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雙子座男孩Gemini

    銀行裡的理財,和存款不同。有預期收益和浮動收益(也就是所謂的保本型和風險型)。買理財之前可以做一個風險測評,現在手機很多APP都有風險測評(比如支付寶,招商銀行手機銀行)測試自己是屬於穩健型和激進型的投資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高收益往往伴隨著高風險,就是我們常說的投資有風險。

  • 2 # 地獄傘兵

    銀行理財收益是浮動的,以前經濟時期相對好的時候是穩賺的,現在中美毛衣戰,金融證券也有大面積虧損,所以不能再盲目買了,還是要了解一下,在考慮買入。如果金額要大,其實可以和銀行談判,500萬年收益8%也是不錯的

  • 3 # 佛能

    任何理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只是風險程度到底有多大,不同的理財產品收益和風險成正比,目前市場理財風險等級由低到高,依次銀行儲蓄,國債,貨幣基金,信託,P2P,股票期貨外匯等!

  • 4 # 易瀟說商業

    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如果是保守型的儲蓄存款是沒有風險的。如果買信託和基金是有一定風險的,可以找專家專業人士諮詢一下。

  • 5 # 投機說

    銀行理財一定不會虧本嗎?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銀行的理財產品是絕對靠譜,安全可靠的。虧損的機率基本也非常非常小。所以很多家庭會拿出比較多的資金用於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下面我們來看兩個案例。

    【案例一】

    2015年,某銀行的一款的理財產品宣傳年化收益26%,結果近半年虧了15%,導致上百名投資者聚集在銀行門口討要說法。

    許多投資者在銀行理財經理的推薦下,購買了一款說是“低風險穩健型”的產品。但實際上投資者購買的並非銀行理財,而是銀行代銷的基金。

    【案例二】

    2017年上半年曝出,北京某銀行分行行長售賣根本不存在的銀行理財產品,稱該產品保本保息,並以產品“讓利”轉讓的方式吸引該行私人銀行的高淨值客戶,致使超過150名投資者被套,涉案金額或高達30億元。

    【案例三】

    2011年,青島王女士在銀行買理財,理財經理推薦了黃金T+D業務,王女士投入180萬元進行T+D交易,一開始賺了90萬,但由於貴金屬價格暴跌,客戶爆倉,最終保證金賬戶僅剩1萬。

    透過上面的三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還是有很多投資者缺乏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客觀認識和基本常識。比如不會區分該產品是銀行自營還是銀行代銷理財,或者不知道如何區分是真理財和假理財產品,以及購買的產品是否在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範圍內。

    2 如何分辨銀行理財產品的真偽關於如何分辨銀行理財產品的真偽,在這裡給大家做一個小的知識普及。 許多投資者不知道其實每一個銀行理財產品都是有唯一的登記編碼的,甚至連許多理財經理都不知道如何查詢理財產品的真偽。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前可以到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資訊披露入口網站——中國理財網進行查詢。透過中國理財網查詢,主要是核實該產品是否為正規理財產品,能夠防範虛假理財和銀行飛單。

    3 你知道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嗎?除了要對銀行理財產品有基本常識的認知了解外, 你是否還知道從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險條例》正式開始施行。《條例》明確規定,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而且《條例》明確規定,一旦銀行破產,最高償付限額為50萬元人民幣。更重要的是如果銀行破產,你在這家銀行購買的理財產品是不受保護,不適用於存款保險制度。所以選擇理財的銀行也是至關重要的。

    怎麼判定銀行理財是否安全?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的安全要看的是資金安全還是本金安全。資金安全主要看的是理財產品到期後能不能按期兌付,即會不會違約。如果不能按期兌付,就算收益再高也沒什麼用。從這方面來說,銀行理財即便不再保本,但資金還是安全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沒有聽說過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過違約的情況。當然,如果只是銀行代銷的其他機構的理財產品,還是有可能出現違約的。

    而本金安全,就主要是看買了理財產品之後會不會虧錢。從理論上來看,銀行的保本理財具有保本承諾,所以一般本金是不會出現虧損的。在銀行理財不再承諾保本之後,顯然就存在了虧損的可能,所以投資者的擔心也不無道理。不過從實際來看,即使銀行理財不再保本,也並不意味著銀行理財的本金就不安全了。

    總得來說做什麼投資理財都是有風險的,在買的時候一定要了解之後取一部分錢買入,分散投資。

  • 6 # ljs0107

    只要涉及到理財產品就會存在風險,只是不同的理財產品風險大小不同。銀行理財產品有保本型的和非保本型的,即使是保本型的到期後不會有虧損的風險,但是也會受到利率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從而導致虧損的風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名爵ZS這款SUV值得入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