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趣談唐宋元明清

    事件回顧

    道光皇帝之所以開始考慮替換皇太子,是在公元1831年也就是道光11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

    沒錯,這件天大的事情就是道光皇帝年長13歲的長子不幸去世。如果說道光皇帝的長子沒有去世的話,最終的皇位傳給誰,一切都是未知,只不過可惜的是這一系列的變故讓所有的人措手不及。

    在公元1840年也就是在道光皇帝的長子死了將近九年的時間之後,道光皇帝終於開始決定確立哪一位為皇太子了。

    這個時候的兩位孩子最有競爭力,奕詝十歲,而那位恭親王也8歲半了,兩個小孩之間相差一歲半。

    儘管老四和恭親王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且他們兩個小孩在年幼的時

    候關係非常的好,可是清帝國只允許有一個人來當做自己的接班人。

    老四和恭親王之間的皇位之爭,並沒有像其他的野史當中記載的那樣血腥和你死我亡、勢不兩立,可是明爭暗鬥卻無法避免。

    而恭親王根據清朝歷史記載,非常的機靈,而且很聰明,經常能夠受到道光皇帝的讚揚,的確有可能受到道光的青睞,並且成為下一任皇帝。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誰也沒有想到,後來道光皇帝反悔了,直接讓自己的第四個孩子當上了皇帝,也就是未來的咸豐皇帝。

    沒錯,這就是事實

    為什麼會有咸豐皇帝,而不是恭親王當皇帝呢?

    主要有三點差距,我們來細細的分析一下。

    第一點就是和恭親王相比,奕詝在幼年的時候並沒有太多的毛病或者問題,顯得非常的老成持重,作為一位成熟的帝國統治者,儘管非常喜歡機靈的小孩子,可是處理政務絕對不是機靈可以解決的,沒有一定的城府,沒有一定的老成持重,其餘方面再好也是白搭。

    第二點就是,道光皇帝前面的三個孩子都已經先後去世,儘管清朝並不是非常的遵循嫡長子繼位這樣的一個順序,可是在清帝國的心目當中,長子的身份和地位永遠要高一些,正是因為這一點點的高度為咸豐皇帝的成長起了一個很好的幫襯作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咸豐皇帝是孝全皇后所生,在後期的時候非常受到道光皇帝的寵愛。所以儘管孝全皇后因為不明不白的一些宮廷鬥爭死去的時候,咸豐皇帝也才僅僅10歲,可在道光皇帝的心目當中,早已經把部分的愛從孝全皇后轉移到了咸豐皇帝上來。

  • 2 # 帝國中興

    道光皇帝當初選擇立咸豐皇帝奕詝為皇太子是因為奕詝是皇后所生,屬於嫡出。而恭親王奕是鈕祜祿氏全貴妃所生,不屬於嫡出。雖然滿族入主中原並沒有中國傳統皇室過分看重嫡庶之分,但是道光皇帝長期受到儒家思想的薰陶,儒家正統思想對他的影響很深,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他不可能對嫡庶皇子的劃分置之不理,不管不顧。奕詝和奕相比,奕詝根本不是合適的皇位繼承人的人選。

    兩個人無論是文采還是武功,奕明顯都要優於奕詝,從生理和麵相上來看奕詝也不是合格的繼承人選,奕詝小時候到南苑打獵時由於不能很好的駕馭馬匹從馬上重重的摔了下來,並且還把腿摔斷了,雖然經過御醫的精心診治還是成為了瘸子,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很不雅觀。而且奕詝小時候還染上過天花,雖然大難不死但是臉上留下了很明顯的麻子,所以又瘸又麻的奕詝顯得其貌不揚,完全沒有帝王之象。而與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奕不但長相帥氣威嚴,而且很有帝王之象。

    道光皇帝作為一國之君雖然政績平庸,做人也比較迂腐但還沒有迂腐到愚賢不分的程度,對這兩個兒子的優劣長短道光皇帝雖然沒有作出過公開的評判,奕詝雖然為皇長子但是碌碌無為,奕卻是聰明能幹,種種跡象表明在他心裡還是最看重奕的,而且曾一度想廢了奕詝立奕為皇太子,清末士大夫李嶽瑞在其所著的《春冰室野乘》一書中記載道:道光皇帝晚年時最為鍾愛恭忠親王奕,“欲以大業付之,金合箴名時,幾書恭王名者數矣”。

    清末民初徐珂編撰的《清稗類鈔》中對於道光皇帝先要廢除奕詝立奕有過詳細的記載:道光皇帝曾經數次想立皇子奕為皇太子,好幾次都差點廢了奕詝的太子之位。道光皇帝在將要崩逝彌留之際,不問皇太子奕詝的情況如何,反而命人將奕宣進宮中臥榻之側。當皇太子聞訊趕到道光皇帝床前時,道光皇帝看到他只是嘆氣不語,而且並沒有什麼囑咐交待。總之在道光皇帝眼中奕詝並不是合適的皇位繼承人,而且道光皇帝對這個兒子並不是很喜歡,對奕卻說這個兒子像我,他想廢了奕詝立奕也就是人之常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芭寶安瓶白天用,有人說晚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