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營養師阿喵
-
2 # 朵媽聊育兒
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不同年齡段寶寶的每日鈉攝入量做了具體推薦。根據這個推薦量,按照1g鈉=2.5克食鹽的粗略換算公式(鈉元素相對質量佔比為39.3%,約40%),我對每個年齡段寶寶的食鹽攝入量做了總結:
因此得出結論,7個半月的寶寶是可以吃鹽的,但建議可免則免。
1、過早吃鹽的危害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寶寶作為特殊群體,他們的腎臟功能和消化系統雖然在逐步發育,但還不是很完善,對鈉的代謝能力還比較低。
如果攝入過量,寶寶沒有能力將多餘的鈉代謝出去,就會加重腎臟負擔,大大增加將來患上高血壓、心臟病的機率,還會誘發呼吸道感染等等。
2、有必要透過吃鹽來補充鈉元素嗎?
寶寶六個月以後基本就可以嘗試新增輔食了,這個時期的食鹽需求量不到1克,而母乳、奶粉、米粉、果泥、蔬菜等各種輔食都含有鈉,所以不必刻意給寶寶加鹽。
3、有必要透過吃鹽來刺激味蕾嗎?
四到七個月是寶寶味覺發育的敏感期,媽媽們應該讓寶寶多接觸各種各樣的食物,品嚐食物天然的味道,而不是加鹽或調料。
4、食物沒味道,寶寶不愛吃咋辦?
寶寶在三歲以前,能不加鹽就不加鹽,雞精、味精這類調味品也不要放。
當寶寶對無鹽或少鹽食物產生牴觸的時候,媽媽們可以選擇用芝麻醬、番茄醬、蝦皮等來調和食物的色、香、味,用檸檬汁、酸橙汁來增加食物味道的層次。也可以給孩子的食物變變花樣,比如笑臉飯糰、彩虹饅頭等,來提高孩子的食慾。
無論任何時候,鹽總是最後的選擇。清淡飲食,不僅對寶寶,對每個人一生的健康都是大有好處的。
你好,7個半月的寶寶屬於新增輔食開始階段,《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明確建議寶寶輔食應保持原味,不加鹽、糖以及刺激性調味品,保持淡口味。
淡口味食物有利於提高嬰幼兒對不同天然食物口味的接受度,減少偏食挑食的風險。
淡口味食物也可以減少嬰幼兒鹽和糖的攝入量,降低兒童期及成人期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所以,寶媽 一定要忍住,一歲以內寶寶輔食不加鹽,為了寶寶終身的健康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沒加鹽寶寶不愛吃怎麼辦?那麼,沒加鹽的輔食,比如小麵條什麼的寶寶確實不愛吃?這是一個實際問題,應該怎麼辦呢?寶媽不妨試一下下面的這個做法:利用天然有味道的食物相互搭配來增進口味。
嬰幼兒的味覺、嗅覺還在形成過程中,父母及餵養者不應該以自己的口味來評判食物的味道,也就是說,給寶寶做輔食,食物搭配可以超出你平時的常見搭配,大膽創新,重用天然有味道的食物,比如玉米、豌豆、南瓜、紅薯、甜椒、西紅柿、胡蘿蔔、洋蔥,以及蘋果、橙子等。麻麻們還可以自制天然調味粉,比如香菇粉、蝦皮粉等。透過不同食物的搭配來增進口味,如番茄蒸肉末、土豆牛奶泥等,其中天然的奶味和酸甜味是嬰幼兒最熟悉和喜愛的味道。
小麵條怎麼做寶寶愛吃呢?最後針對提問題的寶媽專門提到的小麵條,有2個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方法:
① 番茄雞蛋麵
食材: 西紅柿、雞蛋、麵條
步驟:
1、西紅柿洗淨去皮、切丁,雞蛋打散(7個半月寶寶還沒加蛋白的可以只用蛋清);
2、鍋中水煮沸後(水不要太多),加入麵條和西紅柿丁;
3、麵條煮好後,灑入碎雞蛋液,雞蛋煮熟即可出鍋。
這裡,七個半月的寶寶可以用研磨碗或料理棒弄碎西紅柿,如果是自己做的麵條,要細短一些,如果是買的麵條(注意選擇不加鹽的)煮之前用手將乾的麵條掰成小段,也可以根據需求加入其他的蔬菜、肉類等。
這個麵條利用了番茄本身的酸味和雞蛋的鮮味兒,給麵條賦予了味道。
② 蔬菜擠擠面
步驟:
1. 將各種蔬菜和肉類,用料理機打碎
2. 和麵粉一起調成很稠的麵糊
3. 麵糊裝入裱花袋中,底部用剪刀剪出一個小口,水燒開後,將麵糊擠入沸水中煮熟即可,這樣做出的麵條特別軟爛哦!
當然,你也可以把蔬菜、肉類等用料理機打碎新增到麵條中或者雞蛋裡面,粥裡面,不僅有了味道,寶寶還可以一次性吃到不同的食材!
其實只要用心,輔食真的可以做出很多花樣來,考驗和磨練寶媽的時候到了!我也是一名寶媽,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努力,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