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跳跳媽03

    你這樣的擔心是對的。

    其實,原因你已經清楚了,是你自己火氣上來控制不住,連你自己都控制不住,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控制住呢?她才6歲呀!

    我想,你之所以對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孩子沒有符合你的要求,也就是你說的“不聽話”,那麼請問,孩子是個有思想的獨立的人還是個任人擺佈的木偶?你一定不希望是後者吧。

    既然她有自己的思想,那就不可能事事聽你的,而你為這生氣,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呢?

    也許你會說,你是為了她好,可仔細想想,你真的是為了她好嗎?還是為了滿足自己各種各樣的心思?人考慮問題,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進行的,父母子女也不例外。

    還有,負面情緒是會傳染的,你對她發火,她就會對你發火,如果你希望她以後成為一個好妻子、好媽媽,那你就自己先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因為你是她朝夕相處的人,她的一切都是跟你學的。

    控制不住脾氣是個大問題,或許你的心裡有委屈感,或許你的身邊也有愛發脾氣的人,但現在,你要試著改變了,網上有很多控制情緒的方法,只要想學,完全可以,重要的是練習,一次一次的練習,讓自己變得更有耐心、更溫柔,給孩子堅定但柔軟的愛。

    希望你變得越來越好,只要你變好了,孩子自然會好。試試吧。

  • 2 # 青音約

    閨女六歲了,越來越不聽話。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也不知道您是爸爸還是媽媽,我這裡只能做一些推測。

    六歲的孩子,一般是剛進小學。很多家長髮現,自從孩子進了小學,親子關係就一落千丈。一個主要原因是,小學開始對學業成績有要求。幼兒園教育的方式主要是玩,這時家長感覺不到自家孩子跟別人家孩子的差距。但是當孩子進入小學,在我們這樣傳統的重視考試的國家裡,學習成績和作業就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殺傷性武器。孩子也會感受到父母態度的巨大變化。有些家長一看到孩子成績不如別人,因為有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誤觀念,他們就非常焦慮。“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被部分家長解讀為一回來就必須先完成作業,而不是及早培養學習語文數學等的學習思維。當孩子出現成績不如其他孩子或字寫得不如其他孩子,就更會被家長逼著連續端坐在學習桌前。孩子焦慮情緒越來越嚴重,卻因為語言能力差,只能靠發脾氣來表達。

    如果這裡您所說的“不聽話”,是指孩子不按照你想象中那樣,乖乖地寫完作業才玩,那我想提醒您,六歲的孩子通常是很想討好父母的,但是如果她達不到父母的期望,她自己內心也會很多壓力。如果動不動就發脾氣或者哭,說明孩子的壓力已經相當大了,內心積累了大量的負面情緒。這時,親子關係已經出現問題了,心理學家李子勳提出過,家庭教育中,親子關係大於教育。如果是親子關係良好,即使孩子暫時出現學業成績稍微落後也是沒關係的,因為孩子的成長有他的規律。小學低年級時,成績不好的往往是精細動作沒有發展好的孩子。但是如果因此給孩子更多學習的壓力而不是根據他具體原因仔細分析,長期批評或者講道理,只會讓孩子更厭學。一旦有了厭學情緒,那孩子學習成績就真的很難再趕上來。

    因為這裡家長提供的資訊比較少,我們無法得知“不聽話”是否是學業方面,可以確定的是親子關係出了問題,建議家長尋找專業人士尋求具體的幫助,讓孩子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否則孩子將會進一步出現更多行為問題或者軀體疾病。

  • 3 # 熊點點

      多用些腦筋,把複雜、繁瑣的事化為簡單的行動,領著孩子一同做。例如起身後就刷牙洗臉,領著孩子去衛生間,你刷你的,他自然也就會做;飯前洗手,你洗了,他沒洗,領著他,“走,洗手去”,不批評不多說,他就會做。

      抓住孩子的優點多表揚孩子。不要總是打罵。這樣孩子才會容易聽你的話。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去理他,事後跟他講道理。

      站在孩子的立場多想一想。瞭解她為什麼會這樣的原因。允許孩子發脾氣。讓孩子把情緒宣洩出來。讓孩子用話語表達,告訴你,她發脾氣的原因。理解接受孩子的情緒時,也要設立界限。告訴她下次可以怎麼做,或者如何做會更好。適時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讓孩子陷於情緒中。正確引導她如何處理情緒。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更多早教育兒資訊,請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

  • 4 # 小笙常談

    這個年齡的女孩懂些又不懂一些,要連哄帶教。光正面教育不一定聽你的。

    如浪費糧食,每日都食到一天一地,碗底很多,講大道理未必聽,就換個講法,你說,聽從前的人講,剩飯碗以後大了恐怕要嫁個花臉佬真不真就不確定,但怕不怕呢?怕。(我們小時候聽了這個,就把碗底吃到鏡子那麼幹淨,成了習慣就好,近日有在幼兒園試過都很有效)。有時哄還能起到正面教育達不到的效果。例子還有很多。具體的人哄法不同。

    多看些有臭脾氣的人不好下場的寓言,如灰姑娘裡的後媽和姐姐。白雪公主裡的後母皇后。踩著麵包走的女孩的女孩,木偶奇遇記的比諾曹都是反面教材,有益的故事很多要自已去找,每次都對她耐心分析解說,這個時候是關鍵。

    試試啦,古今中外的好故事聽多看多了,她心裡什麼是好什麼是壞自然有個數,孩子是一張潔白的紙,有樣學樣更快,一樣能見賢思齊。讓她從小就明辨是非,學會講道理以後就好引導了。

  • 5 # 知電影

    您說她現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知道您有沒有察覺,她現在的脾氣越來越隨您了。小孩子懂什麼?其實她什麼都不懂。在這一階段包括到下一階段,她學到的東西自己能真正理解其實少的可憐,甚至都可以說沒有。

    這時的她不過就是在模仿而已,在家模仿父母親人,在校模仿老師同學,要不為何說中國的基礎教育搞的最好呢,就是因為填鴨填的滿,把小孩子的智商硬是給撐起來了。智商倒是快速發展了,但情商卻沒跟上啊。

    回家後呢又都是各種寵著慣著,站著怕累著,躺著怕窩著,要天給天要地給地的,順心時摟著抱著圍著親著,怎麼整都稀罕不夠,不順心時輕者就一通唔呶(wūnāo)喊叫(方言:大聲嚷嚷),重者就連掐帶打,這就造成了孩子在情商的形成方面失去了很好的模仿物件,學到的不是低幼的就是極端的情商表現,完全無法與自己目前的智力相結合,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就是“焦慮反應”。

    其實就是沒有做好早期教育,導致孩子心理發育不完善的結果。您要知道學齡前是孩子性格、思維養成、潛能激發的最佳時期,一旦這一時期沒有利用好,以後格局養成了就很難改變了,於是有了三歲看老的說法。

    但是您也不要為此過於急躁,因為事情還沒有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既然孩子已經可以明白大人的意思,之所以違背就是慣性思維使然,您只要掌握正確方法,還是可以改變的。

    俗話說:“正人先正己。”你首先要做到的是讓自己耐心下來安穩下來,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模仿物件,讓孩子有時間把自己的智商與情商結合起來進行思考做出反應。再有就是給孩子培養一項興趣愛好,記住就一項不能多,這很重要,而您也要為自己培養一種好的行為習慣,對於這種行為習慣您自己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一點都不重要,只要記得天天能讓孩子看到這種行為習慣就好。

    還有就是您要時常肯定鼓勵孩子,而不是經常否定打擊孩子,因為小孩子最愛聽的就是鼓勵,順其所好辦事保靠。孩子都是好孩子,不能因為我們的失誤耽誤了孩子的成長啊

    分享就是最大的鼓勵 關注就是最好的溝通

  • 6 # 始終142942699

    孩子的脾氣,往往跟家長一模一樣,所以人們才說“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孩子是家長的鏡子”等等。

    孩子個性強,全因家長自己個性也強;孩子不聽話,全因家長自己也不聽自己父母的話;孩子不愛聽批評,全因家長自己也不愛反省,專愛指責;孩子愛發脾氣,全因家長自己脾氣也大。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正人先正己,律人先自律”!……不讓別人犯的,自己先別犯!

    不然的話,在自己小家裡,家長不就成了“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昏官”了嗎?

    可能你覺得這些都是“老生常談”,毫無新意,那就還是講個故事吧!

    不知你聽說過“聖雄甘地”這個人嗎?……他是上個世紀和特蕾莎修女、曼德拉總統、馬丁·路德金一樣名垂青史的世界偉人!

    “一位七十八歲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個世界,賦予世界新的希望!

    他所顯示的力量,可以勝過原子彈的威力!”

    愛因斯坦也評價說:“我們下代的子孫,恐怕很難相信,世界上真有過這樣一個人!”

    ❶非暴力的課程:

    甘地小時候既不聰明,也不很乖。他經常做些偷偷摸摸的事:偷偷地抽菸,偷父母的錢到餐館偷吃羊肉……

    15歲時,有一次他向哥哥借錢去外面大吃大喝,然後為了還錢又偷刮哥哥金鐲子上的金子去賣。

    他的父親知道這事後非常難過,加上工作勞累過度,就病倒了。

    由於不敢當面認錯,他就寫了一封悔過信交給父親。

    他原以為會受到重罰,沒想到病榻上的父親讀後淚流滿面,竟原諒了他!甘地因此感動得哭了。

    這是甘地人生中,第一堂“非暴力”課。

    他認為,父親信任與慈愛的力量,遠遠勝過責罵和棒打。

    後來他在自傳中寫道:

    “這些愛的眼淚洗滌了我的心靈,抹拭了我的罪汙。只有親自經歷這種愛的人,才能認識它的價值……”

    ❷一塊糖果的故事

    甘地日後領導了舉世矚目的針對英國殖民統治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並獲成功,而一舉成為令人敬仰的世界名人。

    那之後有一次,有位婦女去見甘地,請求他說服自己的孩子不要吃對身體有害的糖果。

    甘地聽後,輕輕地說:“請你下週再來吧!”

    一週後,這位滿心疑惑的母親帶著她的孩子,如期而至。

    甘地於是就對這個孩子說“不要吃糖果了”,並和孩子嬉戲了一陣後擁抱告別。

    臨走時,孩子的母親忍不住問:“為什麼上週您不說呢?”

    甘地答道:“因為上週,我也在吃糖。”

    甘地就是這樣,凡事都堅持“身體力行”,因而才最大限度地感染和帶動了其周圍的人,令他們也紛紛行動了起來,放棄那些有損身心健康和靈魂尊嚴的東西,並去尋求生活的意義和真諦!

    總之,

    “人格的力量”,不言而教,上上之策;

    如果不具備,就卑以自牧、沉默是金(凡自己做不到的不說;自己做的到的,也儘量少說),此是中策;

    如果不具備,自己還不改,就“有話好好說”,“聽就聽,不聽就算”,凡事隨緣、順其自然,只能跟子女做個朋友,此是下策(令人遺憾的是,現在不少家長就是這麼做的……這樣教出的孩子,自然難有很大出息);

    如果不具備,還以長輩自居、以教育為名,居高臨下、喋喋不休,那就只能“適得其反”,跟子女做一輩子的冤家對頭了,此是下下策。

    最後,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建議靜下心來,好好看看臺灣曾仕強教授的24集《家庭教育》(愛奇藝影片)。

  • 7 # 南寧地產草莓小魚

    6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思想了,可以對於某件事情有著自己的看法。所以如果這時候特別不聽話,說兩句就發脾氣的話,大多說明大人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給孩子養成了愛發脾氣的習慣。

    如果孩子發脾氣時,大人要有耐心,切忌不要指責,更不要動怒打罵。要把她當一個大人般溝通,問問孩子怎麼啦?瞭解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孩子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發脾氣的。只有知道原因,才能對症下藥。等她冷靜下來,跟她分析一下這次發脾氣的對錯,讓她自己思考一下自己對不對。而不是直接就說你這樣發脾氣是錯的。這樣孩子的方式接受程度是比較差的。

    小孩子也是需要尊重的,不能什麼都是大人說了算。關於小孩的事情,都可以詢問她的意見,不要自己幫她決定。

    像我兒子四歲多,很多時候我都會詢問他的意見。例如給他買衣服,鞋子,我大多數讓他自己挑選,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其實孩子發脾氣,大多數是覺得大人不理解她,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尊重。

    大人也要以身作則,小孩子都是愛模仿的。所以如果大人之間都應該吵架發脾氣,那孩子的脾性自然好不到哪裡去。俗話說: 家長的言行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父母一定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一種良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情緒的爆發,培養良好的性格。

  • 8 # 飛雪268506907

    誰都想讓孩子聽話,可往往事與願違,訓他兩句便亂髮脾氣,怎麼辦呢?父母都很苦惱。現在的孩子都是很聰明的,父母的一言一行無形中都影響孩子的判斷力,父母兩人遇事不急躁,用溫和的語調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那孩子就會效仿你的言行,孩子是最善於模仿的,在孩子眼中,你是無法戰勝的將軍,他是以你為榮的。如果夫妻總吵架,火藥味十足,讓孩子總生活在爭鬥中,久而久之使孩子性格逆向發展,不和你溝通,時常頂撞發.脾氣,加上青春判逆期做梗,那孩子肯定使父母操心惱火的。父母不要簡單粗暴的教肓孩子,孩子的心是透明,不允許蒙上一絲灰塵,要創造和諧溫暖的家庭氛圍,多和孩子溝通,多去公園郊遊,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和孩子交朋友,讓孩子真正成為家庭一分子。這樣,孩子一定會開朗起來的,試試吧!

  • 9 # 娛樂回聲

    第一,要樹立家長威信,恩威並施,針對孩子不聽話,不能光是發脾氣來壓制孩子,有的時候講道理不管用,小孩子最管用的是獎勵,獎勵比懲罰管用,換種方式,比如說,我們家孩子想看電視,我們就會和他講好,你今天乖乖的寫作業,完成語文作業後,可以看電視20分鐘,比如說孩子不好好吃飯,可以誘導她,每天好好吃飯,連續一週,可以買你想要的什麼玩具,等等,這種獎勵機制比單純教訓孩子要管用得多。

    第二,立規矩,這麼小的孩子要開始告訴他,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比如說家裡來了客人要主動叫人、打招呼。這麼小的孩子對平板電腦、手機 缺乏抵禦能力,我們就給他立規矩,每天可以看,看20分鐘,看超了,第二天就不能看了,家長可以立規矩,但關鍵是你得監督,這麼小的孩子,你不監督,他不懂時間觀念,你監督提醒他,他慢慢的會糾正一些缺點、壞習慣。

    第三,孩子永遠在有樣學樣,你比如說他發脾氣,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跟家長學的,所以,作為家長咱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事情想辦法去解決這個事情,單純發脾氣,對孩子不管用,我小侄女前一段在我家住,吃飯挑食的厲害,他叔叔連哄帶罵,根本就不奏效,他不吃這一套,你說你的,她哭他的,哭完了,下次還是挑食,哪怕喂到她嘴裡,她也吐出來,我也氣的沒辦法,後來我轉變了想法,這個孩子愛吃肉,我炒菜,弄一葷一素,她想吃肉,有個前提,吃三口素菜,才能吃一塊肉,她為了吃到肉,吃素菜吃得比誰都快,吃飯再也沒有生過氣,換一種教育思路,比發脾氣,打罵孩子更有效!

    第四,孩子在這個階段,最是單純善良,哪怕生氣發脾氣,也堅持不了半個小時,想想孩子單純可愛的模樣,作為家長的我們,在每次生氣的時候,一定要告誡自己,我們想要的結果是什麼,是孩子聽話,不是家裡雞飛狗跳的生活,所以慢慢改進教育方式,持之以恆,就有效果。

  • 10 # 教育初心

    我覺得,孩子這樣的脾氣,應該不是6歲才形成的!

    記得我接手一年級的時候,有個女孩子第一天上學就生悶氣,不去上體育課。我跟她聊天,她怎麼都不說話。後來請她家長來,家長都說得口乾舌燥的她才勉強說了一句話:“我不想去上!”

    接下來經常上課開小差、打瞌睡、發脾氣,家長還說叫她在家裡朗讀課文,都要跟家長講價!我問家長,孩子是上小學才這樣的嗎?家長說,從小就這樣!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建議你追根溯源,好好回憶一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到底有哪些做法導致孩子出現現在的情況,然後,和孩子一起改變,才能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媒體運營要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