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三色葉讀史
老規矩,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一起去史料中看看兩人的故事:
方孝孺之死
朱棣率軍攻入京城之後,下令通緝建文舊臣,沒成想收斂疑似朱允炆殘骸時一個人滿身縞素,
趴在地上痛哭,朱棣一看,原來是方孝孺。方孝孺是讀書人的楷模,姚廣孝曾經對朱棣說過,叫他入京後不要殺了方孝孺,於是朱棣將他逮捕下獄。
沒過多久,朱棣準備即位詔書,想讓方孝孺來起草,好說歹說,方孝孺就是不配合,泥人還有三分火,何況朱棣呢,對方孝孺說“就算你自己不怕死,難道就不顧念九族嗎?”沒想到方孝孺也剛烈,直接回了句:“就算是滅我十族,我也不怕。”又寫了四個字“燕賊篡位”給朱棣。朱棣憤怒了,下詔緝拿方孝孺的九族,再加上朋友以及門生,作為十族。每緝拿一個人,就帶給方孝孺看。方孝孺毫不顧忌,燕王將他們一律殺死。後來又把方孝孺推出聚寶門外,處以極刑。
景清之死
景清,建文帝時的御史大夫,朱棣即位前景清表面追隨燕王,暗地裡卻聯絡人員,謀劃討伐叛逆。朱棣攻陷南京城後給景清官復原職,他表面不動聲色,暗地裡卻別有心思。
朱棣上朝的時候,景清忽然躍起撲向朱棣。朱棣將他拿下之後,在他身上搜出了一把利刃,便質問他想幹什麼。景清憤然說道:“我想為故主報仇,可惜沒有成事!”並且破口大罵朱棣:"叔奪侄位,如父奸子妻。爾背叛太祖遺命,真乃奸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朱棣聽後勃然大怒,打掉了他的牙齒,割了他的舌頭,以"磔刑"處死了他,並將他剝了皮,在腹中裝進茅草,懸掛在長安門示眾。接著又實行了慘無人道的"瓜蔓抄",誅滅九族,凡景姓的族人幾乎斬盡殺絕,還殺了景清的老師、親戚、朋友、學生,直殺得屍體遍野,血流成河。最後,我們知道了方孝孺是一開始就反對朱棣的,但是景清卻是表面歸順,暗地裡背叛,行刺朱棣,這種是最不能忍的,為了以儆效尤,景清死的比方孝孺還慘。
最後,我們知道了方孝孺是一開始就反對朱棣的,但是景清卻是表面歸順,暗地裡背叛,行刺朱棣,這種是最不能忍的,為了以儆效尤,景清死的比方孝孺還慘。
-
3 # 陳志明先生
方孝孺是一開始就反對朱棣的,而且一直在對抗朱棣。可是景清卻不同,景清表面歸順,暗地連絡建文帝的舊臣,暗地裡背叛朱棣,又冒然行刺朱棣,欲置之於死地。這種形境是最難防範的,也是最不能容忍的,為了警告所有的建文帝舊臣和暗地裡的叛黨,所以朱棣大開殺界,景清死的比方孝孺更慘,牽連更廣。
回覆列表
方孝孺,字希直,他是明朝時期的大臣,朱元璋駕崩時對方孝孺委以重任,讓其輔佐建文帝,後來因為建文帝推行削藩,導致燕王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最終朱棣打敗建文帝,當時很多人都歸附於朱棣,但方孝孺堅決不投降朱棣,同時又拒絕為朱棣寫繼位詔書,因此惹怒朱棣,朱棣處死方孝孺。並且方孝孺的弟弟一起而死、方孝孺的妻子和兩個兒子自殺而亡、方孝孺的兩個女兒投河而死。
那景清到底做了什麼事?為什麼下場比方孝孺還慘呢?
景清小的時候家裡很貧窮,但他卻非常好學而且聰明,又有過目不忘的本領,在朱元璋時期,景清開始進入仕途。
朱元璋駕崩後,朱允炆登基,是為建文帝,當時藩王勢力強大,威脅到皇帝,所以建文帝決定推行削藩。但因為削藩,導致朱棣起兵發動靖難之役。
而這時的景清是忠於建文帝的,他表面歸附於朱棣,而暗中卻和齊泰、方孝孺等朝中大臣往來。然而後來建文帝還是被朱棣打敗,齊泰、方孝孺等人也因此而死,但景清卻沒有被牽連在內,並且在朱棣登基後,朱棣還任命他為御史大夫。
因為景清在朱棣手下做官,所以有很多人背地裡嘲笑他貪生怕死,雖然如此景清卻不在乎別人的嘲笑。景清這時想的是以靜制動、等待時機,然後刺殺朱棣。
後來景清終於等到機會也下定決心刺殺朱棣,他在朝服之內又藏有利器,但因為朱棣見景清走路與平常不同,因此讓朱棣起了疑心。於是朱棣命人抓住景清,然後搜出利器。
朱棣問景清意欲何為,景清回答是為建文帝報仇,同時又大罵朱棣叔叔奪侄子之位、違背明太祖的遺命、是一個奸臣賊子。
朱棣聽後大怒,命人把景清的牙齒打掉,又把舌頭割去,之後又對景清分裂,裝入矛草,而後又掛在外面示眾。
朱棣對景清還不僅如此,景清的族人幾乎全部遭難,同時受牽連的還有景清的老師、學生、親戚、朋友。當時景清事件牽連很廣、又很悲慘,因此當時被稱為天下奇冤。
因為景清刺殺朱棣不成又大罵朱棣,惹怒朱棣,因此景清的下場很悲慘。
後來在明宣宗時期,才為建文帝時期方孝孺等人平反,稱他們為大明朝的忠臣。而景清忠烈過人,因此得到追封諡號為忠烈。同時又為方孝孺和景清建祠用來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