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軟他哥

    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餵食和照顧,早產兒一般都比較虛弱,身體各項器官發育延遲,所以要付出更大的心血照顧。生活上勤觀察,多檢查。餵養上母乳為先,母乳不足時可用早產兒嬰幼兒配方奶粉。

  • 2 # 妍寶兒小姐

    都知道照顧寶寶要費很大的心力,那早產兒更是費盡心力。

    我家寶寶是34周生的,出生後才四斤多一點兒,我只看了寶寶一眼就被護士抱進了養箱。五天之後我出院,留寶寶自己在醫院裡。你們都不知道我這當媽的是多難受和擔心。

    直到第18天,寶爸和奶奶才把寶寶接回來,18天才長了一斤多一點兒。

    接下來難題來了,

    第一,吸吮力差。我們剛從醫院回來後母乳餵養根本吃不到奶,奶頭就進不到嘴裡,看到寶寶想吃吃不到,急得我都哭。試了很多方法都不行,只能是用吸奶器吸出來倒進奶瓶裡,然後再用奶瓶喂寶寶。後來朋友告訴我可以買一個輔助奶頭試試,買了後剛開始也是吃不到,之後偶爾能吃到了,再之後就越來越好,看著寶寶一點兒一點兒進步,所有的心酸都一掃而空。

    第二,呼吸。都知道肺部是最後發育的,早產的寶寶肺部都沒有發育好,所以呼吸要格外注意,要數寶寶一分鐘的呼吸次數,每次數寶寶呼吸過快時我的心就提起來了,不過幸好之後就恢復正常了。

    第三,撫觸按摩。撫觸按摩對早產寶寶格外重要。無論是對寶寶的大腦或大運動都很好。每天給寶寶做做撫觸操,做撫觸操的同時和寶寶說說話。

    總之,早產兒要比足月兒更要有耐心,不怕麻煩。你付出的每一分汗水當看到寶寶進步時一切都是值得的。

  • 3 # 豆媽育兒育己

    你好,早產兒餵養不同於普通的寶寶,一般早產兒出生的時候會住保育箱,孩子獨自待在這個箱子裡會讓心裡充滿了啦恐懼和不安,所以在對早產兒回家以後我們需要進行特殊的護理,如果我們用哺乳來說的話,早產兒需要超級哺乳。閨蜜的女兒就是早產兒,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很充足,在女兒出生後他看了很多資料,請假了很多醫生,閨蜜自己也是麻醉師,我根據他的經驗進行了總結和細分,希望可以幫助你。

    01

    早產兒餵養,媽媽可以做什麼?

    早產兒在保育箱裡待的時間很長,他缺少媽媽的懷抱,他沒有吃媽媽的母乳,而是護士用奶粉在和他交流,而媽媽也缺少寶寶的吸允乳房的刺激也漸漸在消退。

    和寶寶開始親密接觸

    從媽媽生下你的那一刻,媽媽就希望和你親密接觸,可是你被送去了保育箱。於是媽媽在醫生阿姨的同意下在可以看你的時間和你不停的說話,去撫摸你,讓你可以接觸到媽媽的氣味,因為媽媽知道你一定被周圍的儀器嚇壞了。只要看見你媽媽就會覺得很溫暖,媽媽的乳房也會分泌乳汁。

    媽媽做好準備儘早泌乳,讓醫生注射你的母乳給孩子

    因為早產兒在剛開始的時間裡是生活在保育箱的,所以不能直接吸允母乳,這個時候只能媽媽透過吸奶器或是擠奶去泌乳,然後用袋子把乳汁儲存起來,讓醫護人員透過注射器餵給寶寶吃。這樣寶寶在保育箱裡面也不用吃奶粉了,而可以吃你的母乳,這樣為孩子回家後吃母乳打好良好的基礎,因為這個是熟悉的味道。再加上母乳是可以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調節的,這個時候你的母乳會比其他媽媽的母乳更加高蛋白,之前有機構稱為“超級母乳”。媽媽一直保持擠奶的頻率的話,這樣可以不斷刺激乳房,待寶寶回家以後會有奶吃。這個過程會非常非常辛苦,可是因為我們的寶寶是早產兒他更加需要你的母乳,這是一個偉大的工程。

    注:早產兒哺乳姿勢:用胳膊托住他的全身,用手掌支撐他的頭,用另一隻手托住乳房,然後輕輕地把乳頭送到寶寶嘴裡。如果一次沒有吃上不要著急,下次就會好一些,如果孩子累了,就讓他休息一會。

    袋鼠養育法,把孩子隨時掛在你的身上吃奶

    媽媽隨時把早產兒緊緊的貼在自己的身上,肌膚相親,促進泌乳也滿足孩子吃奶的需求,因為早產兒的胃特別小,需要不斷去補充能量。媽媽把早產兒放在身上也可以讓寶寶保暖,這樣避免寶寶的熱量流失。寶寶隨時在媽媽身上能感受到媽媽的愛,以及媽媽的心跳,聞到媽媽的味道,聽到媽媽的呼吸,這樣寶寶感覺有安全感,可以完全放鬆。(如果是人工餵養,媽媽一樣可以掛寶寶在身上,到了寶寶餓了再餵養即可)人工餵養的寶寶每次吃奶量不大,因為牛奶的蛋白質沒有母乳好吸收,所以根據實際情況家裡人觀察而得,如果孩子哭了可以看看是餓了還是拉粑粑了,或是肚子是不是不舒服了。

    02

    每一個早產寶寶都是一個天使,他們想早一點見到他的爸爸和媽媽,他們迫不及待在來的路上受傷了。希望爸爸媽媽用更多的愛去包容,希望寶寶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會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