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風雨中的梅雲

    真實的韓信跟史書記載的差不多。出入不是很大。我們都知道,韓信長偏了。說的簡單點,韓信的調兵遣將的能力可謂是當時的第一。在排兵佈陣上,項羽都要屈尊韓信之後。有一個成語,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雖然有點狂傲,但對於韓信來說,也是實至名歸。我之所以說韓信長偏了,那是韓信除了帶兵打仗之外,他的情商真是令人堪憂啊。所以說,韓信是軍事天才,政治上的白痴。話雖然不好聽,但你們能說我說的沒有一丁點的道理嗎?正如韓信的軍師蒯徹說的那樣,韓信助項羽,則劉邦完蛋。反之,項羽結束。可以說,韓信在當時就是劉項爭霸的分水嶺。說句不好聽的,韓信當時甚至能剿項滅劉,面南登基也未嘗不可(稱不稱職單說)。但韓信最終還是選擇了助劉滅項。

    既然主意已定,那就該全力以赴。再看韓信。劉邦在滎陽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韓信等人救援。但大家看,韓信卻像個沒事人般的。請封偽齊王。大家說,韓信這不是茅坑裡面插吸管——嘬(做)死(屎)嘛?

    既然你已經選定了自己的道路,那就該同仇敵愾,一鼓作氣。再看韓信,劉邦撕毀停戰協定,號召韓信彭越英布一同圍攻項羽。這哥三是滿嘴答應,就是不動窩。弄得本來信誓旦旦的劉邦一個人被項羽連強暴帶蹂躪。劉邦被項羽禍禍的提著褲子找不著腰。本來想露臉,結果露出了屁股。劉邦之所以如此狼狽,說白了就是以韓信為首的三個人給鬧得。再後來,韓信私自收留鍾離眜,而且還沒有上報給老闆。再往後,他不得已而為之,跟陳晞私通。陳晞兵敗身死,韓信也被呂雉所殺。

    我們常說,種什麼因,就結什麼果。韓信的悲劇並非是劉邦嫌韓信功高震主這一個原因。而是韓信一系列的反覆無常所導致的。

    按照我們常人的正常思維,既然自己不會選擇面南登基,那就全力以赴的幫助團隊達成既定的目標。了卻君王天下事,留的前生身後名。對吧。韓信如果在劉邦一統天下後,立即交出軍權。推辭王位。並向劉邦討要美女,金銀。甚至是良田千頃等等。韓信的結局還會是身首分家嗎?所以說,要給韓信定位。我只能說,韓信,軍師天才。政治上的蠢材。謝謝。

  • 2 # 閒看秋風999

    漢初“三傑”——張良、蕭何、韓信,都是高祖劉邦非常倚重的人才;韓信是無業遊民出身,因為在項羽處得不到重用而改投劉邦。

    現在人們對韓信的瞭解,都是透過《史記》到描述,也不知道司馬遷那時是否知道有“包裝”這個詞,不過現在我們所認識的韓信肯定是經過了“包裝”以後的。

    不管你是否知道韓信這個人,或者說真實的韓信到底是個什麼樣子,但是與韓信有關的兩條成語以及一句詩作想必應該是有所耳聞,或者爛熟於心了。

    第一個成語是“胯下之辱”。這個成語來自司馬太公的《史記·淮陰侯列傳》。

    司馬遷在書中是這這樣講述這個故事的:“淮陰屠中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從別人褲襠下爬過去,對任何人來說都應該是奇恥大辱了。

    第二個成語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信點兵,多多益善。

    一次劉邦問韓信: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如何?曰:臣多多益善耳(《史記·淮陰侯列傳》)。

    這段對答說漢王問:以你之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答:你最多帶十萬。漢王又問:那麼,你能帶多少兵?韓信答:我多多益善,即越多越好。後來人們把這個典故歸納成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夫人。這也是流傳甚廣的一句詩——知己應該是“蕭何月下追韓信”的蕭何;而“兩夫人”,一個是漂婦,另外一個應該是呂雉了。

  • 3 # 繽揚

    韓信 (約公元前231——前196年)今江蘇省淮安市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

    ’ 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 ‘神帥’。

    秦朝末期,韓信先投奔項梁,項羽。不得任用。後投奔劉邦,拜為大將軍。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於垓下。威震天下。後被蕭何,呂后害死於未央宮。

  • 4 # 老道石敢當

    韓信確有此人物,他的細節,都是傳說,是作者編輯的故事,他的真實就很難說了,誰人能知道韓信的真實,真實就要對他十分了解,才是真實,古代歷史人物,誰都沒人見過,誰人見過他,誰人知道韓信真實人怎麼樣,都是傳說,即使有歷史記錄,也沒有百分之百的真實,歷史記錄,是聰明的作者,作為寫作的參考,大多數都是作者編輯的,誰編輯,只要順理,才能成章,理不順,章不成,任何小說故事,開心,看趣味,沒有真實的故事小說,都是編輯的。

  • 5 # 蕭湘居士

    出身貧下中農,日度三攴難以顧腹,故有漂母之恩千金亭,由此而見重情。又有懷國大志,懷才不遇,偶遇比劉邦還小的地痞欺負,卻顯大度雅量,顯君子之腹不幾小人之仇。胸藏百萬兵,當時無人識,項王封他拾戟郎無眼光。劉邦只管自足不但輕視還目中無人。小何成者知己敗小人人品不值一提,韓信從此進樊籠。到也是他大顯身手好時機,把平身所學一展天下,肯定了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軍事天才。可惜不通政治要求封個齊王,我理解他學習前輩姜太公為周朝一統天下封齊王之典故。時則他與姜尚有過之而不及,何在齊王?一掃劉項自領天下無有不可。

    韓信歷史傑出軍事家,是戰爭取勝的兵仙,也是功高震主被冤殺的苐一大功臣。

  • 6 # 錢君史話

    劉邦曾說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劉邦偏居蜀地時,聽蕭何建議,封韓信大將軍,以與項王爭天下,韓信戰無不勝,終滅項羽,其間劉邦兩次奪其兵權,虛意立其齊王,項羽遣說客,蒯通進諫言,而韓信說至死不叛漢。漢家江山,韓信為攻取三分之二,項王死之日,既徙韓信於楚,以偽遊雲夢,逮韓信於京師,而終殺之,韓信總以大丈夫之量待人,多不忍負人這也許天性如此吧!

  • 7 # 融媒中心

    我認為對韓信一生的評價,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青少年時代,沒加入劉邦集團之前,作為一名出身草根而又不乏野心的青年,他是奮發努力的。第二部分是壯年時代,加入劉邦集團並嶄露頭角,他透過自己的赫赫戰功、忠心,在人才濟濟的劉邦隊伍站穩。第三部分是劉邦得了天下之後,韓信功成名就,位列漢初三傑。但我觀察,此時此刻的韓信驕傲了,飄飄然了,是否真有不臣之心不知道,但至少是缺少警惕,缺少自省。終引起漢高祖劉邦戒心,被殺並被滅三族。可悲,可嘆,可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很迷茫咋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