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霧海詩帆

    薩達姆的保皇兵只對屠殺國內人民有幸趣,甚至成癮:對與外國軍隊作戰,貪生怕死。

    薩達姆並不想殺太多的子民,因為他要靠子女生產財富。殺人成癮的保皇兵就不一樣了,薩達姆只令他們嚇唬一下老百姓,保皇兵則要殺人;薩達姆最多是殺一警百,保皇兵則將全村人斬盡殺絕。

    各國的保皇兵都一樣,只要聽到要屠殺人民,人人都像打了雞血針的,興奮不已。說上級給他們吃興奮劑,此話不真。因為他們根本不須服藥。

  • 2 # 慶陽親王

    接過薩達姆的家底,並在美國的臂護下,現軍力規模仍然龐大,三軍共計達60萬人馬,在海灣和西亞這臥虎藏龍之地,並不落人下風。

    但,戰鬥力確實使人不敢恭維。一五年伊拉克駐摩蘇爾國防軍5個師3萬多人馬,被“伊斯蘭國”600名悍匪擊潰,不可思議地生生丟掉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石油基地。直到,一八年,在美國特種部隊和強大的庫爾德武裝的支援下,20萬伊拉克軍隊,苦戰一年餘,才收復摩蘇爾。唉,號稱新伊拉克,有美國做後盾,石油富豪,又創下戰爭史上又一個丟人奇葩!

  • 3 # 數學蔣一刻

    首先我認為,一國軍力和其民主與否沒有任何關係。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而經濟是軍力的基礎。

    按照上面所說的邏輯,我們來看一下薩達姆時期,伊拉克的軍力為何較為強大?

    1.經濟基礎:伊拉克的石油工業是其經濟支柱,原油儲量排名世界第四,僅次於委內瑞拉、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朗。薩達姆政變上臺後,隨著蘇聯與埃及關係急轉直下,蘇聯與伊拉克的關係急速升溫。1971年,蘇聯向伊拉克提供了6億美元的“經援”:隨著1972年薩達姆與柯西金的互訪,雙方出於自身的需要,簽訂了“友好合作條約”。依仗蘇聯的支援,薩達姆將原本由外國控制的油氣資源收歸國有,伊拉克經濟自此駛上了快車道。1990年年石油出口總額高達1000多億美元,海灣戰爭之前的伊拉克GDP增速全球排名第四,人均收入在1980年達到12000美元,與美國持平。在上世紀70年代,伊拉克就已經實現了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養老和免費住房的國民福利目標。因此,伊拉克因油氣資源帶來的充實資金、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伊拉克軍力的強盛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2.政治延伸:伊拉克未成為現代國家前,原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省,內地種族、宗教及經濟差異極其分離:什葉派與遜尼派的交惡,阿拉伯人與庫爾德人的積怨、部族首領與城市新興商人階級的鬥爭,一直困擾伊拉克國境。伊拉克和伊朗長期以來存在著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5年兩國曾為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簽署了阿爾及爾協議,伊朗同意停止支援伊拉克庫爾德反政府力量;伊拉克則同意將阿拉伯河南段102公里中心線定為兩國水界。1979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係日趨惡化,不斷髮生邊界衝突。因此可以看出,國內局勢動盪不安、國際上與伊朗因邊界衝突不斷,是伊拉克不斷加強自身軍力的出發點,以期讓軍力成為國家穩定安全的壓艙石。

    下面再讓我們看一下當時伊拉克的軍事實力:

    伊拉克軍力在海灣戰爭前期達到鼎盛,號稱世界第四軍事強國。軍隊總員額高達120萬人,裝備有5800輛坦克,5100輛裝甲車,3850門火炮,2000枚反坦克導彈,1500枚地空導彈,800餘枚戰術彈道導彈,100餘架直升機,700餘架戰機,60艘主戰艦艇,以及大量的生化武器,成為當時波斯灣最強大的武裝力量。

    那麼“民主”後的伊拉克軍隊是個什麼狀況呢?現在很難查到詳細、權威的資料,但是可以大致分析一下:

    1.軍事目標的轉變:之前伊拉克的軍事力量主要為應對與伊朗的正面戰場對抗,而當前伊拉克的軍事力量主要配合美國軍隊完成反恐任務,並維持國內治安,打擊國內分裂勢力;

    2.經濟大幅倒退:這裡簡單的舉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數字,1990年伊拉克GDP為1800億美元,2017年其GDP為1977億美元,雖然看似增長了177億美元,但美元的購買力卻下降了許多,舉個不是很嚴謹的例子,1990年時1盎司黃金價值600美元,2015年時1盎司黃金價值1200美元,伊拉克經濟倒退可見一斑;

    3.政治:薩達姆時期,依靠國家經濟的強盛、軍力的發展以及蘇聯的支援,伊拉克成為地區強國,而在美國完成對伊拉克的入侵後,民生凋敝,恐怖主義猖獗,國家分裂勢力愈演愈烈,中央政府權利不斷弱化,自顧不暇,已基本退出國際政治舞臺。

    因此,從當前伊拉克的情況來看,其經濟倒退嚴重,國際上無暇參與國際事務,對內主要以反恐維穩為主,因此多方原因決定了伊拉克當前軍事實力必然大幅倒退,基本可以判斷,其軍隊已經退化為類似於武裝警察的職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失戀被甩了,不甘心!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