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NGHE領赫體育
-
2 # 貝貝運動生活圈
不是打籃球,所以羽毛球水平和身高不一定是正比。因為羽毛球運動是非接觸性對抗的運動專案,因此身高的高矮並不起決定性的作用。羽毛球技術最主要的就是手法技術和步伐技術,所以會涉及到一個人全身的力量、速度、協調、耐力、靈敏和柔韌性。當然身高臂長也有一定的優勢,如搶至高點下壓殺球、劈吊,搶在球落地前把球打回對方的有效區域等,身高臂長就更舒展,比個子矮的早接觸到球。再比如在接對方的高遠球或平高球時,身高臂長腿長的球員可能不用退到底線而直接2步在中後場就可以回擊,縮短時間甚至帶來主動;但是矮個子的隊員肯定做不到,而是要退到底線去接球。但高個子球員重心高,轉身慢,重複往返的協調能力稍差。就拿去年世錦賽女單決賽,奧原希望2-1戰勝辛杜為例,奧原希望個子小跑不死,耐力好,她打四方球,打重複線路的球,讓1米79的辛杜反覆的做轉髖往返的步伐,次數多了以後辛杜的步伐漸漸跟不上了,接連失誤丟分,最後丟了冠軍。當然今年辛杜復仇了,兩個21-7打得奧原希望毫無招架之力,這場復仇的完勝也是辛杜利用的高個子的優勢,只要球過頭頂就下壓,拉高遠球也是利用身高優勢儘量把弧度打高。
反之,高個子的短板就是小個子的優勢,因為個子小,所以較高個子就比較靈活、重心穩、揮拍擺速快、小球技術好。印尼的小黃人組合,兩人身高都是一六幾,但速度非常快,特別是平抽打,算是當今羽壇雙打擺速最快的選手。還有日本的雙打選手渡邊勇大,才1.65米高,但跑動非常靈活。雙打搶網和平抽打用得比較多,所以雙打選手蠻多個子不高,也要看地域,亞洲這邊是普遍不高,除了小黃人,日本的雞血、遠渡、保木/小林組合也都不到170。中國的雙塔都是以一米九的身高,能打到世界排名第三,已經蠻奇葩的了,當然這跟他們的努力分不開。再看看單打選手,日本雙姝奧原希望和山口茜才1.56米,男單現排名第一的桃田賢鬥也就1.74米,剛退役的天王級人物李宗偉才1.72米,比李宗偉還要矮的印尼隊的金廷,還有很多不勝列舉的小個子,速度、靈活跑動都是他們的制勝法寶。高個子的冠軍也不少,上面提到的雙塔,還有丹麥的安塞龍,中國的諶龍,一米九左右的身高也能玩轉羽毛球。也能總之,不管是高個子還是小個子,都要找出適合自己的打法,練就制勝武器,才能成為羽壇高手。
-
3 # 大太陽sun
雖然和個子高矮不能直接評論羽毛球水平的高低。個人還是覺得高個子會更有優勢,畢竟身高臂長,腿長會比矮個子少跑動一些。大家可能會說,女單,山口茜,澳原希望個子矮不是照樣水平很高。那大家想一想,她們在場上的跑動那麼多,她們的體能訓練在場下肯定是比高個子的運動員付出的更多,不然她們靠什麼去支撐那麼長時間的對抗。
回覆列表
體育運動很多專案都對運動員的身高有很大的要求,比如籃球排球,身高優勢就非常明顯,這裡不多贅述。
在羽毛球專案中,身高與打球的關係並不是很大。首先,過去中國後備人才濟濟,國家隊培養頂尖選手是會選擇身高好的苗子,太矮的會被邊緣化,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個例子就是早些年國家隊女子單打的皮紅豔,就因為身高沒有優勢被退回省隊,隊內參賽也會限制,不得已皮紅豔歸化法國,受邀加入了法國國籍,但後來她也打出了不錯的成績,最好世界排名達到前十。
再說一個國羽的例子,目前炙手可熱的混雙世界冠軍,鄭思維。他剛進國家二隊的時候,身高170多一點,也一度不被看好,是小鄭經過自己勤奮努力的訓練才打破質疑,才有今天驕人的成績。
其次,再從身高對打法技術的要求上分析,高大的選手進攻能力相對較強,彈跳高度很高,對於殺球落點就越尖,在單打方面的防守區域也會更大一些,這是優勢;當然也有不足,就是單位時間內身體的消耗會大一些,轉體,起跳等需要更多的體能,所以個子高的選手大多打快速進攻和防守反擊,個子矮的就主打拉吊;雙打中身高沒有優勢的話,殺球很難殺死對方,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日本的嘉村健士和園田啟悟。這是普遍規律,有個別球員打法有自己的特點。
當今羽壇頂尖高手高個子有安賽龍,諶龍,馬琳,辛德胡,李俊慧,劉雨辰,張楠,亨德拉,日本的女雙永和組合等等。矮個子選手有桃田賢鬥,奧原希望,山口茜,戴資穎,日本的雞血組合,福廣組合,印尼的世界第一組合蘇卡穆約和吉迪恩,還有女雙波利和拉哈尤,他們身高不佔優勢,但防守大多很好,因為如今雙打的打法是快速連貫,中前場的拼鬥和雙壓,防守時的分球技術等等。女子單打的奧原希望和山口茜都號稱小馬達,全場跑動超級靈活,這也是她們雖然很矮但能立於世界頂尖選手行列的原因。
總之,如今羽壇個子高矮不是技術水平和選拔優秀運動員的標準了,無論高矮,都各有優勢和不足之處,看怎樣權衡,和找不足從而用一方面的長處彌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