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宮女史
-
2 # 歷史寶藏
先說下這個凌煙閣,凌煙閣是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當初一起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唐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為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為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李靖一生之中為大唐打下來半壁江山,征服了威脅唐朝的突厥、吐谷渾,為大唐盛世基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並非按照功勞大小排名,而是在貞觀十七年,唐太宗選出二十四個功臣後,按照最高官職排名,李靖在凌煙閣排名第八,其實這個排名對於李靖來說只低不高。
李靖年輕時候曾表示大丈夫生於世間應當建功立業以求榮華富貴,但在他得到這些之後,卻是如履薄冰,因為他是武官,常常統帥大軍出征,老是遭人嫉妒,多次被人誣陷謀反,所以李靖懂得急流勇退,在634年擔任了四年尚書右僕射(宰相)之後堅決辭職。之後的他身上只有虛職,比如正二品的文散官特進和從一品的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在當時的武官中,李靖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將入相的,可以說是武官中官職最高的。
李靖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第八位,說高也高,畢竟作為武將能進凌煙閣第一層成為宰輔之臣,確實是很高的榮譽;但說低也低,按照他對大唐的貢獻來說確實低了。但是這個排名並不是單單按照功績來排名的,功臣就在那裡,排名的話還要看他們當時的官職大小。
我們知道643年,李世民下令設的這個凌煙閣功臣,當是李世民和大臣們選出這些功臣來,然後按照當時的官職來排名,李靖在643年之前擔任過不少職位,比如吏部尚書、兵部尚書(正三品)、尚書右僕射(從二品),不過這個職位後來李靖辭了,然後在634年李世民給了他一個正二品的文散官特進。
我們再來看看排在李靖前面的七位功臣的官職:
第一位就是長孫無忌,643年已經是正一品的司徒。長孫無忌既是李世民的忠實追隨者又是外戚,自然功勳卓著,深得李世民的信任,排在了第一位;另一位643年之前已經是正一品官職的就是房玄齡,他是司空,不過房玄齡排在了第五位,原因就在要考慮到死後追封這件事。按照慣例,死去的功臣一般會被追贈一個較高的官職。
比如說排在第二名的河間郡王李孝恭,生前的官職只是正三品的禮部尚書,但他在640年去世後直接被追封為正一品的司空和揚州都督;排在第三位的杜如晦生前的官職是從二品的尚書右僕射,630年去世後被追封為正一品的司空;排在第四位的魏徵生前官職是從一品的太子太師,643年去世後被追封為正一品的司空。
凌煙閣功臣的前五位生前也好死後也罷,都在入駐凌煙閣之前是正一品的官職。然後是第六位的高士廉,他在643年擔任的從二品的尚書右僕射、太子太師,以及從一品的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第七位是尉遲敬德,我們都知道尉遲敬德在玄武門之變中立功最多。李世民繼位後,尉遲敬德被封為右武侯大將軍,後來出任地方刺史和都督,643年,尉遲敬德請求致仕,李世民給了他一個從一品的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
接下來第八位就是李靖。但我們知道李靖的功績排在第八位似乎是有些低了,其實在當時來說並不低。要知道凌煙閣是643年才設,當時已經是貞觀十七年的太平盛世,文官為主、武官為副。我們看凌煙閣第一層的這八位中,只有三位是武官,分別是李孝恭、尉遲敬德和李靖,而且李孝恭如果不是提前去世被追封了正一品的官職,他的排名還會靠後,甚至不在前八位裡。
至於尉遲敬德能排在李靖之前也是因為他請求致仕,得了個沒有實權的從一品官職,而且李靖之前是尚書右僕射,但是他自己主動辭職不做了。如果沒有變動的話,李靖的排名是在尉遲敬德之前的。
在當時的武官中,李靖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將入相的。可以說是武官中官職最高的。但是他非常的低調的,但還是時不時被人盯上,總是被人誣陷謀反,所以李靖在朝堂上是儘量不說話,能低調就絕不出頭。武官能做到李靖這樣已經是很不錯了。
李靖年輕時候曾表示大丈夫生於世間應當建功立業以求榮華富貴,但在他得到這些之後,卻是如履薄冰,因為他是武官,常常統帥大軍出征,老是遭人嫉妒,多次被人誣陷謀反,所以李靖懂得急流勇退,在634年擔任了四年尚書右僕射(宰相)之後堅決辭職。之後的他身上只有虛職,比如正二品的文散官特進和從一品的文散官開府儀同三司,但這並不妨礙他掛帥出征。
635年已經65歲的李靖還掛帥出征土谷渾,班師回朝後接著閉門謝客,然後在644年,李世民準備親征高句麗之時,還徵求李靖的意見,74歲的李靖表示願意前往,只是在相州因病留了下來。649年,李靖去世,被追贈為司徒和幷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