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靈獸山
-
2 # 康哥說新商業
免費商業模式早期PC網際網路時代流行於網際網路行業的一種商業模式,典型代表就是BAT和360公司都是採用免費模式做大做強的。
首先說說百度,百度採用的是 “羊毛出在狗身上”C端客戶免費,B端客戶收費的模式;
再來看看阿里巴巴 和騰訊,阿里巴巴的淘寶網當年也是採用免費入駐開店模式,獲取大量的商家,然後再靠廣告模式變現。騰訊QQ當年先採用免費模式,獲取了大量的使用者註冊QQ,然後再靠增值服務收費模式變現,例如:QQ秀產品。
再來看看奇虎360公司,奇虎360也是靠一款免費的防毒軟體,透過快速的迭代獲取了海量使用者然後再透過廣告+增值服務賺錢。
近些年很多公司也開始學習這些網際網路巨頭希望透過免費模式也能快速成功,但是有時候事與願違。康哥認為本質是這些公司沒有抓住免費模式的核心和本質,免費是為了更好的收費,而不是真正的免費。所以在市場中有兩種人:
第一種是網際網路創業者,他們自認為自己很懂技術和產品,往往是希望拿到一筆融資,然後採用免費模式或者燒錢的方式獲取大量使用者(toC或者toB),然後至於變現模式往往先不考慮。結果就是獲取了大量使用者之後,遲遲找不到盈利模式。這種情況在近幾年很多,所以業內調侃說很多創業者的盈利模式是toVC,不斷地燒錢根本就沒有盈利模式。
第二種是傳統型的公司,往往也是以免費等作為噱頭吸引顧客,透過這種方式的目的還是希望延續過去的盈利方式,還是希望羊毛出在羊身上。例如:很多口腔醫院採用免費洗牙,到店後忽悠你這有問題哪有問題,然後引導甚至逼迫你消費。這種體驗結果就是顧客會認為這個公司在玩套路和坑蒙拐騙,使用者體驗很差的免費模式結果往往適得其反,換來的是顧客負面傳播。所以這也是很多公司採用免費模式並沒有迅速開啟市場局面的原因。也有很多培訓公司打著教你學會“免費模式”的商業模式到處招收學員,結果自己還是不斷的收費,這事本身就是矛盾和笑話。這些改器不改制的方式,不可能學習到免費模式的真諦。
免費模式在實際操作中,有幾大問題需要提前想清楚,不然的話一味的模仿別人來免費,往往得不償失,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1)免費的後面靠什麼產品或服務盈利,這個盈利結構需要提前想清楚,而不是到時候再說,堅持“免費是為了更好的收費”指導原則;
2)使用者轉移成本低,如何構建好自己的轉移門檻;
3)如果競爭對手也學習你的免費模式,你如何來防禦?
未來一家公司無論是to C,還是to B,免費模式的構建都需要符合商業邏輯,免費的背後肯定是需要付費,沒有付費盈利企業產品與服務如何持續的最佳化?所以一切商業行為需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盈利。
回覆列表
商業模式是一種連線模式,也是盈利模式。近些年隨著新思維的不斷湧現,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地演進。商業模式是否免費和商業價值大小無關,也和實操中能碰到哪些障礙無關。
無論商業模式是否收費,但其最終是以盈利為目的。只不過是自帶產品盈利還是延伸服務盈利的問題。
免費商業模式更像是獲客的手段,因為表象的無門檻,使得獲客速度加快。但這不代表使用者後續不需要付出成本。給實體店做促銷活動,可以免費設計活動、做好引流規劃、組合小程式等,不向使用者收費,但地推、物料、時間和貨品準備都需要成本支出,但結果如何不確定。我見過還有在過程中商業模式不收費,但售賣裂變小程式的。有一種觀點,“免費的東西是最貴的”,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無論是地方、還是商場招商,都有過給予優惠政策的情況,但是進入的成本可能會更高。土地免費使用,但廠房要自建;商場免租3年,但物業費得繳納。如果專案論證有前途那也就算了,如果是個坑坑的就是自己。因此,免費商業模式還是收費商業模式,都可以採用。最根本的還是模式本身是否正確的、經過驗證的、跑的通的,如果沒有這幾點,無論收費免費都是有問題的。更不用說免費商業模式了,現在的人們對獲客的邏輯已經很清楚,就是不設門檻不收費,先進來先圈粉,有了粉絲有了使用者都好說的邏輯。
真正需要的使用者是精準使用者,把自己的產品、使用者、渠道、市場都測試驗證好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