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踏歌悠行

    華人為什麼愛圍觀?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為它可以牽扯出許多東西。華人愛圍觀嗎?回答是肯定的。譬如,張三與李四吵架,不出幾分鐘,四周就有好多人看,吵架越激烈,看的人就越多,最後吵架者被勸開或者被警察帶走,圍觀者餘興未盡,還要議論一番,然後,記起要辦什麼事情,才依依離開。

    有人說,這是華人的一個傳統陋習,他試圖從傳統文化去深挖其中的根源,認為人們愛圍觀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是一種明哲保身思想在作祟,是人們習慣了委曲求全,沒有勇氣也沒有力量去改變現狀,於是選擇了旁觀,做一個看客。還有人說,這是由於人們缺乏信仰,喪失了個性,不善於獨立思考,喜歡人云亦云,亦步亦趨。有的甚至說是制度使然,導致民眾的政治人格的缺失,麻木不仁,這類人就喜歡看白戲,愛圍觀。這樣一說,問題突然變得嚴重起來,不過筆者認為這是片面的。因為,他們將“圍觀”理解成“只是圍觀 ”而無動於衷,無所作為,似乎這些人只是閒得無事,喜歡熱鬧,或者事不關己,只是隔岸觀火,或者幸災樂禍,甚至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魯迅在《藤野先生》中的一個事例是人們最喜歡引用的:魯迅到日本留學,本想以學醫來救國救民,可在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時,有一次觀看反映日俄戰爭的影片,片中有華人圍觀日本槍斃給俄華人做偵探的華人,他們的麻木神情給魯迅以很大刺激。從此,魯迅棄醫學文,決心用文藝作為武器進行戰鬥,喚起國民的覺醒。其實,魯迅震驚的並不是“圍觀”而是圍觀者所表現的態度。圍觀本身,無可厚非,關鍵在於,圍觀者的心態,圍觀者的反應和作為。

    喜歡圍觀,這是人之常情,“人從眾”這三個漢字可以詮釋人們的心理,一個人跟著另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在一起就是“從”,“從”即“跟從”的意思,到了三個人,就成了“眾”,這就是從眾心理。心理學說,從眾是人受到群體壓力而跟從群體選擇的一種社會心理。我們的思維裡有一種潛意識:別人是這麼做的,我也這麼做,就不會錯,或者不會受到傷害,從眾能夠給人們帶來一種安全感。據說,有兩個人在步行街搞惡作劇,拼命地往前跑,周圍不明真相的人也開始跑起來,接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恐慌地跑,最後,不幸引發了踩踏事故。

    好奇心理是人們喜歡圍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好奇心是個體遇到新奇事物或處在新的外界條件下所產生的注意、操作、提問的心理傾向。好奇心是動物處於對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屬性空白時,本能地想新增此事物的屬性的內在心理。其表現為:對一些事物表示特別注意的情緒;喜歡探究不瞭解事物的心理狀態;對於怪誕的嗜好或熱情。由此可見,圍觀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狀態,外華人是動物,外華人也存在這種心理狀態,因此,外華人也會圍觀。巴黎聖母院火災,不是也有許多法華人圍觀嗎?

    我們談圍觀,不能總是停留在魯迅先生所痛心的那種麻木不仁的圍觀,這樣會陷入一種心理定勢。這種傾向帶有片面性。我們談圍觀也要看圍觀的物件。如,一個男人向女人求婚,這時就會有許多人圍觀,這其中除了看熱鬧,無形之中,也在為愛作見證。有時候,還會出現感人的場面:求婚者深情告白,將掩埋多年的心願和愛意一吐為快。姑娘驚喜萬分,熱淚盈眶,這時,圍觀人群突然一起喊起來“嫁給他!嫁給他!”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求婚的成功。這樣的圍觀者不是很可愛嗎?

    我們可能有幸見到過最近時興的“快閃”表演,至少在電視轉播中看到過。這些“快閃”表演,是一種行為藝術。我曾看到,表演者演唱愛國歌曲,所傳遞的是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表演很快吸引了周邊的群眾,他們受到現場氣氛的影響,也會一起快樂地鼓掌,激動地跟唱。這時,還有志願者來分發國旗,男女老少揮動著分到的國旗,合著節拍,興高采烈。在圍觀者當中,也有外華人,他們手中揮舞著中國國旗,樂在其中。

    從圍觀者的反應可以看出國民的素質。比如,同樣是看人吵架,有圍觀者猶如看戲,面帶微笑;有圍觀者順手牽羊,扒竊手機;有圍觀者起鬨煸動,想讓場面失控。但也有圍觀者出面勸架促和;有圍觀者主動報警;也有圍觀者事後做目擊證人;甚至有圍觀者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等等。我們為什麼不提倡女人走夜路,其實就是因為夜闌人靜,一旦有事,沒人圍觀。如此看來,圍觀有時也是一種安全屏障。

    要說的情形還有很多,不再一一述說,總之,我們應該正確對待圍觀,以良好的心態去圍觀,並要有所作為,促進社會的文明進步與和諧安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沒有“網際網路+地產”的新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