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咸陽一支筆

    我面臨的問題和題主一樣,傳統媒體幹了5年,寫過深度、特稿,做過暗訪、策劃,最後還是轉型了,不轉沒辦法,單位效益不行。

    好在寫作水平不錯,很多跑口單位比較認可,去年給一個區上的GAJ做過寫作培訓,也算漲點見識,有了小目標。

    之前認識一個一線媒體同行,80後女性,如今單靠知識付費年收好幾萬。還有一個哥們兒,轉型做營銷策劃,憑藉媒體單位的人脈和資源,也做的風生水起。

  • 2 # 快樂要多一點點

    我覺得有很多,

    1.長時間的見識,或者採訪,可以寫下來(這個是個長期過程)

    3.開設傳媒班(說真的,我覺得這個很賺錢而且有意義)

    4.看看自己喜歡什麼,去學習,然後以此為生

    等等

  • 3 # 賈林浩

    第一,作為廣告發布平臺的,價效比降低了。

    傳統媒體的廣告定價其實很有意思,廣告費年年漲,是因為任務年年漲。但是作為廣告發布平臺的作用,效果,尤其是硬廣,我個人認為價效比確實降低了。

    第二,透過電視看電視節目的人可能少了,但是透過網路看電視節目的人肯定多了。

    請思考一下,不僅僅是電視,所有的傳統媒體,生產出的內容,透過網際網路平臺,使得傳播範圍廣了,其實受眾也更多了。也就是說傳統媒體,在內容生產方面,是有優勢的。比如說,安慕希投放了奔跑吧兄弟,那麼它的廣告價值就不僅僅體現在頻道播出平臺上,要去思考他在網路上的留存以及影響性。

    第三,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以及品牌價值,是絕對的優勢。

    就好像現在很多人都說不看電視節目,但是隨便,一個電視節目的錄製現場都會吸引大量的人。那是因為傳統媒體的公信力以及品牌價值,有著絕對的優勢。另外從個人角度來考慮,你作為一個媒體記者,無論去與政府還是與企業聯絡,都是一個很好的敲門磚。要比普通的傳媒公司與大家的切入更順暢,更值得信賴,也就是說人脈關係更廣。

    那麼,傳統媒體從業者的升級,就要從這一個缺點,以及兩個優點,作為突破口。

    內容方面如何更適應新的媒介平臺,以及受眾體驗。如何更好的利用更新的科技,以及各類網際網路工具。如何利用好公信力以及品牌價值,做好媒體+產業的融合,廣告產值可能降低了,但是總產值反而可以上升。比如一些報業企業的非報產值已經佔比超過50%。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媒體的升級難點,也得考慮體制問題,不像公司化運作那麼靈活,那就更得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的去了解現在的趨勢,提出好的方案,主動的去改變,改變思維模式,開啟思路。傳統媒體從業者,無論是從原崗位上好好工作,還是自己創業,都要利用好你原有的媒體平臺,這是最現成的資本,都要去規避一個劣勢,卻利用兩個優勢。

    再有一點就是建議在職的媒體從業人員能夠去做自媒體,利用現有的媒體平臺資源,學會運用各類新的網際網路工具,無論是在內容方面還是在粉絲吸引力上面,都是具備優勢的。要相信,在這個變革的時期,才更容易創造奇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們如何才能防控沙糖桔樹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