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怯之

    知足常樂一詞,如我沒弄錯,應是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六章。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老子原話怎麼說,以下是老子第四十六章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這段話,若套用今天的語境,大意可以這樣理解:

    當天下有道(意為人類認識宇宙時空的規律法則並遵循宇宙時空的規律法則)時,武器裝備如同糞土一樣毫無價值。一旦天下無道,各種各樣的尖端武器將會遍佈於各戰略要地。

    再大的禍患比不過不知足惹來的禍患,再大的災難比不上想獨佔引發的災難。所以知足之足,才是真正的滿足。

    由是可知,知足常樂一詞,是對老子原文的引申變用,詞義已經脫離老子想要強調的本義。但老子的"知足之足,常足矣",既可是對每一個人的警醒,也是對每一個組織及全社會的警醒。

  • 2 # 山澗一清泉

    事實上,《道德經》裡並沒有知足常樂這四個字,知足常樂只是後人解讀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這句話時的總結,大意是說懂得滿足、知進退可以長久快樂。那麼何謂“知足”呢?

    《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說文解字:足,人之下也,在下;辱,恥也,從寸在辰下,失耕時,於封畺上戮之也。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該耕地時不耕地,卻在耕地上進行殺戮(戰爭),是為辱;止,下基也,同足;殆,危也。如果按照說文解字原意解讀,足字似乎不好理解,那麼我們看看什麼是辱,辱的本意是指誤了農時,耽擱了耕作大事,我們華夏民族是一個農耕民族,不像夷狄和西方民族一樣是以搶劫為生的,如果該種地時不種地,那麼就會沒有食物吃,你就得去乞討或者搶劫,別無他途。這樣的做法稱之為恥辱!那麼反過來,什麼是不辱呢?就是根據天象(易經起先就是伏羲根據北斗七星等星宿的執行規律總結出來的指導農業生產的書)該種地時去種地,這樣可以不辱。換句話說,老子說的知足不辱的本意是指我們遵循天地法則去做事,如此則可以不殆(沒有危險)、可以長久,知足常足亦是這個意思!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知足常樂這四個字與老子的原意是有差別的,可以算是部分解讀吧。整部道德經告訴我們的是要遵循天道,而摒棄人道。知足就是知天道,你遵循天道法則,自然天亦樂助你,然後可以沒有危險、可以快樂長久。知足常樂若理解成懂得滿足、知進退可以長久快樂只是站在人道的高度理解的,並不全面、沒有體現老子的本意。

  • 3 # 一明道首

    人之私慾,一似擔雪填井,永無止足之期。嗜好興以貪婪出,得乎此又羨於彼,不得盼得,既得懼失,居小思大,苛求不已,如此長往,綱常必壞,禍患必興,國家必亡。所謂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古聖先賢竭力剋制人慾,因其人之私慾能使人變成人獸,假設無慾,貪從何來?貪既不生,則官清民淳,天下一家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病人住院時,醫院檢查出病人患上乙肝但未告知,算不算醫療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