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acebook 遭遇了又一場隱私危機,因為《紐約時報》爆出了關於 Facebook 出售使用者資訊的深度長文。
以莫博士(Walt Mossberg)為代表的科技人物,最近紛紛宣佈棄用 Facebook 服務。
我們進行了三組非假設的拍賣實驗,讓使用者衡量‘一年不使用 Facebook’的經濟價值。結果發現,許多人認為‘1000 美元就夠了’。
【截止 12 月 19 日的 Facebook 股價】
此外,與股東相比,使用者對企業的重視程度,其實要高得多。截止發稿時,Facebook 的股價已跌至 133 美元左右。
有趣的是,在假設的‘如果 Facebook 一開始就收費’的情境下,那就算不給錢,使用者也會自行放棄。
影響這一切的因素是,不僅使用者要衡量中途退出這項服務的成本,服務提供商(Facebook 本身)也在遭遇“慢性失血”。
【隱私問題成為了使用者退出 Facebook 重要催化劑】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PLOS ONE》期刊上。原標題為:
《How much is social media worth?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Facebook by paying users to stop using it》
《社交媒體的價值是多少?—— 透過向告棄的使用者付費,來預估 Facebook 的價值》
近日,Facebook 遭遇了又一場隱私危機,因為《紐約時報》爆出了關於 Facebook 出售使用者資訊的深度長文。
以莫博士(Walt Mossberg)為代表的科技人物,最近紛紛宣佈棄用 Facebook 服務。
我們進行了三組非假設的拍賣實驗,讓使用者衡量‘一年不使用 Facebook’的經濟價值。結果發現,許多人認為‘1000 美元就夠了’。
【截止 12 月 19 日的 Facebook 股價】
此外,與股東相比,使用者對企業的重視程度,其實要高得多。截止發稿時,Facebook 的股價已跌至 133 美元左右。
有趣的是,在假設的‘如果 Facebook 一開始就收費’的情境下,那就算不給錢,使用者也會自行放棄。
影響這一切的因素是,不僅使用者要衡量中途退出這項服務的成本,服務提供商(Facebook 本身)也在遭遇“慢性失血”。
【隱私問題成為了使用者退出 Facebook 重要催化劑】
我不是在響應 #DeleteFacebook 的號召,只是覺得將來不繼續使用它也沒啥關係。但是對於企業來說,如果使用者數量開始下降,將會是其面臨的一個重大考驗。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已經發表在近日出版的《PLOS ONE》期刊上。原標題為:
《How much is social media worth? Estimating the value of Facebook by paying users to stop using it》
《社交媒體的價值是多少?—— 透過向告棄的使用者付費,來預估 Facebook 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