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先播於萌發茵中用塑膠袋裝著,以每穴放菌棒10根為例,開深30釐米的穴,如是坡地,穴底順著坡向做10-15度的斜面。先栽下層,撒0.5釐米厚一薄層樹葉,將已培養好的菌棒順坡擺5根,順坡放菌棒比橫坡放容易排水。棒與棒的距離為一指半至兩指,即1.5-3釐米左右。放好栽子後,填好兩棒間孔隙,然後蓋1釐米厚的土至棒平,在蓋好的土上撒一薄層樹葉。用同樣方法栽上層最後頂蓋土10釐米。 (一)播種期:田間育種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較大,不同地區播種期不同。湖北西部海拔1500米的山區,在7月中、下旬播種;陝南寧強縣海拔1100米的地區,在6月中、下旬播種好;北京室內自然溫度下,在5月底至6月中旬播種。將播種期提早是高產的關鍵,採取溫室育種,如能爭取在5月初播種,等於延長了播種當年天麻的生長期,則播種當年即可收穫到高產並可作種栽的白麻。 (二)播種量:天麻一個果實中,有種子3-5萬粒,按此數量推算,在0.5m2的一個播種穴中,播1-2個果實就有6-10萬粒種子。目前採用共生萌發菌拌播,種子發芽率可達30-70%,但大量的發芽原球莖不能和蜜環菌建立共生關係,得不到營養而死亡,只有少數原球莖萌生的營養繁殖莖被蜜環菌侵染得到營養而生存下來。接蜜環菌率低,是目前科研和生產上還未能完全解決的難題。由於天麻種子數量較多,這是天麻有性繁殖能儲存後代的一種有利條件。所以目前我們也只有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加大播種量。一般0.5m2的播種穴中,播10-15個果子為宜。 (三)播種深度:天麻有性繁殖播種穴的深度,仍應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選擇坑播、半坑播及堆播的方法。坑播穴深30釐米左右,半坑深10-15釐米,一般播兩層,用純砂覆蓋,砂厚不得少於13-15釐米,砂壤土中播種後覆土10-12釐米。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樹葉菌床法,另一種是純菌種伴播法。先介紹樹葉菌床法。
種子先播於萌發茵中用塑膠袋裝著,以每穴放菌棒10根為例,開深30釐米的穴,如是坡地,穴底順著坡向做10-15度的斜面。先栽下層,撒0.5釐米厚一薄層樹葉,將已培養好的菌棒順坡擺5根,順坡放菌棒比橫坡放容易排水。棒與棒的距離為一指半至兩指,即1.5-3釐米左右。放好栽子後,填好兩棒間孔隙,然後蓋1釐米厚的土至棒平,在蓋好的土上撒一薄層樹葉。用同樣方法栽上層最後頂蓋土10釐米。 (一)播種期:田間育種受自然氣候條件影響較大,不同地區播種期不同。湖北西部海拔1500米的山區,在7月中、下旬播種;陝南寧強縣海拔1100米的地區,在6月中、下旬播種好;北京室內自然溫度下,在5月底至6月中旬播種。將播種期提早是高產的關鍵,採取溫室育種,如能爭取在5月初播種,等於延長了播種當年天麻的生長期,則播種當年即可收穫到高產並可作種栽的白麻。 (二)播種量:天麻一個果實中,有種子3-5萬粒,按此數量推算,在0.5m2的一個播種穴中,播1-2個果實就有6-10萬粒種子。目前採用共生萌發菌拌播,種子發芽率可達30-70%,但大量的發芽原球莖不能和蜜環菌建立共生關係,得不到營養而死亡,只有少數原球莖萌生的營養繁殖莖被蜜環菌侵染得到營養而生存下來。接蜜環菌率低,是目前科研和生產上還未能完全解決的難題。由於天麻種子數量較多,這是天麻有性繁殖能儲存後代的一種有利條件。所以目前我們也只有利用這一有利條件,加大播種量。一般0.5m2的播種穴中,播10-15個果子為宜。 (三)播種深度:天麻有性繁殖播種穴的深度,仍應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選擇坑播、半坑播及堆播的方法。坑播穴深30釐米左右,半坑深10-15釐米,一般播兩層,用純砂覆蓋,砂厚不得少於13-15釐米,砂壤土中播種後覆土10-12釐米。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樹葉菌床法,另一種是純菌種伴播法。先介紹樹葉菌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