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琮
-
2 # 愛美食的薪薪
現在感覺沒有年味無非就是國家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人們條件好了過年出去旅遊的多了,我個人感覺最主要的還是年輕人在外工作的越來越多,農村的一些老傳統都不會了,比如包粽子、做豆腐、殺年豬等等等等...
我記憶中的年味是這樣的
首先在臘月之後以後,家家戶戶趁著好天氣開始打掃衛生,家裡的傢俱玻璃什麼的全部洗乾淨,意在除舊迎新。
接近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會包粽子(答主是浙江的,不止是端午才包粽子),家家戶戶做豆腐,然後把豆腐切成各種形狀用油炸了,剛剛炸出來的豆腐泡真美味呀。
我們村裡現在養豬的是越來越少了,一個村也不過才十頭豬。想起以前每家快過年的時候都會殺豬,然後挨家挨戶吃殺豬飯真是懷念。還有熏製臘肉的時候考幾個紅薯,一群人坐在火堆邊上聊天,這才是過年呀。
變化太大啦!生活是好了,但是依然懷念以前的過年,雖然沒什麼錢吃不了好的東西,但是小朋友一起放火炮,彼此比比自己的新衣服誰的好看,想想都有趣。
一、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提高,一些人們以前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的東西也在平時也能吃得到。而注重養生又使得人們對大吃大喝敬而遠之。
二、“過年過年、姑娘要花(兒)小子要炮”,隨著全面禁放煙花爆竹政策的施行,放煙花放炮這一傳統年俗正在一年一年地走向消亡,到今年天津地區已經徹底禁放煙花爆竹,這一紅火的景像已不復存在。
三、市場管理嚴禁擺攤,每年一進臘月賣花、賣福字、賣吊錢(兒)(過年貼吊錢是天津民俗)的攤位擺滿了大街小巷,今天下午我去市場買東西,看到這樣的攤位少了許多,在天津除了古文化街以外其他的地方賣福字吊錢的攤位都少了。
四、文化娛樂的多元性,隨著多元文化的興起看“春節晚會”已不再是人們年三十守夜的唯一選擇,通訊工具的發達使得過年拜年形式也越來越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