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經的起止穴如下:
手太陰肺經,左右各11穴位,起於中府穴,止於少商穴。
手少陰心經,左右各9個穴位,起於極泉穴,止於少衝穴。
手厥陰心包經,左右各9個穴位,起於天池穴,止於中衝穴。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各20個穴位,起於商陽穴,止於迎香穴。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各23個穴位,起於關衝穴,止於絲竹空穴。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各19個穴位,起於少澤穴,止於聽宮穴。
足太陰脾經,左右各21個穴位,起於隱白穴,止於大包穴。
足少陰腎經,左右各27個穴位,起於湧泉穴,止於俞府穴。
足厥陰肝經,左右各14個穴位,起於大敦穴,止於期門穴。
足陽明胃經,左右各45個穴位,起於承泣穴,止於厲兌穴。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各67個穴位,起於睛明穴,止於至陰穴。
足少陽膽經,左右各44個穴位,起於瞳子甥,止於足竅陰穴。
任脈經,為單穴,一穴一名,共24個穴位,起於會陰穴,止於承漿穴。
督脈經,為單穴,一穴一名,共28個穴位,起於長強穴,止於齦交穴。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的四大穴位是非常常用的。
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也是非常非常好用的,五臟病變基本取這些穴位都有非常明顯的療效。
五原穴:肺經的太淵、大腸經的合谷、脾經的太白、胃經的衝陽、心經的神門、小腸經的腕骨、腎精的太溪、膀胱經的京骨、心包經的大陵、三焦經的陽池、乾淨的太沖、膽經的丘墟,也是調補經絡之氣的好穴位。
八脈交會穴:公孫配內關(胃心胸)、外關配足臨泣(目外眥、面、耳後、肩)、後溪配申脈(目內眥、項、耳、肩胛)、列缺配照海(胸肺膈)也是很常用的,臨床配合使用療效非常好。
至於重點穴位,具體要看你希望研究哪方面的疾病了。因為臨床上只要能治病、療效好的就是重點穴位——按照這個標準,361個都可以成為重點;每個醫生自己的習慣用穴也是重點,那麼這個重點就是自己臨床經驗的總結,因人而異。
各經的起止穴如下:
手太陰肺經,左右各11穴位,起於中府穴,止於少商穴。
手少陰心經,左右各9個穴位,起於極泉穴,止於少衝穴。
手厥陰心包經,左右各9個穴位,起於天池穴,止於中衝穴。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各20個穴位,起於商陽穴,止於迎香穴。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各23個穴位,起於關衝穴,止於絲竹空穴。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各19個穴位,起於少澤穴,止於聽宮穴。
足太陰脾經,左右各21個穴位,起於隱白穴,止於大包穴。
足少陰腎經,左右各27個穴位,起於湧泉穴,止於俞府穴。
足厥陰肝經,左右各14個穴位,起於大敦穴,止於期門穴。
足陽明胃經,左右各45個穴位,起於承泣穴,止於厲兌穴。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各67個穴位,起於睛明穴,止於至陰穴。
足少陽膽經,左右各44個穴位,起於瞳子甥,止於足竅陰穴。
任脈經,為單穴,一穴一名,共24個穴位,起於會陰穴,止於承漿穴。
督脈經,為單穴,一穴一名,共28個穴位,起於長強穴,止於齦交穴。
“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的四大穴位是非常常用的。
膀胱經背部第一側線的背俞穴也是非常非常好用的,五臟病變基本取這些穴位都有非常明顯的療效。
五原穴:肺經的太淵、大腸經的合谷、脾經的太白、胃經的衝陽、心經的神門、小腸經的腕骨、腎精的太溪、膀胱經的京骨、心包經的大陵、三焦經的陽池、乾淨的太沖、膽經的丘墟,也是調補經絡之氣的好穴位。
八脈交會穴:公孫配內關(胃心胸)、外關配足臨泣(目外眥、面、耳後、肩)、後溪配申脈(目內眥、項、耳、肩胛)、列缺配照海(胸肺膈)也是很常用的,臨床配合使用療效非常好。
至於重點穴位,具體要看你希望研究哪方面的疾病了。因為臨床上只要能治病、療效好的就是重點穴位——按照這個標準,361個都可以成為重點;每個醫生自己的習慣用穴也是重點,那麼這個重點就是自己臨床經驗的總結,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