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別人都叫我知識小王子
-
2 # 我是大贏家王富貴
今天是 五月初五 ,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也是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據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設立的。我們家要包粽子,我包了一個又一個,速度倒是挺快的,但是樣子怪異,結果媽媽說:“這樣不合格,讓媽媽來教你吧。”說著媽媽就做起了示範,先把竹葉拿在手上,捲成圓錐形,再往裡面放糯米、大棗,然後摺疊竹葉,包成四角形的,再用線捆綁起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的方法,我就做了一個又一個。我看到自己包的粽子有模有樣的就按耐不住心頭的喜悅,媽媽也讚不絕口。我和媽媽把粽子包完了,媽媽把粽子放到鍋裡煮,半個鐘頭後,熱騰騰的粽子出來了。散發著悠悠陣香的粽子太誘人了,我迫不及待的伸手就抓起一個,滾燙滾燙的,我的手可受不了了,一下把粽子甩出老遠,再看看我自己的手,已經被燙得紅紅的。沒辦法,我只好守在粽子旁邊等了一會,媽媽說:“饞貓,可以吃了。”我拿起一個胖胖的粽子,一聞陣陣香氣沁人心脾,我禁不住誘惑,迅速開啟竹葉,狠狠的咬了一口。啊!潤潤的、滑滑的、香香的、甜甜的,我不禁讚歎道:“美味呀!”一邊吃我一邊想:從小到大,我沒有吃過這麼香甜可口的食物,可能因為這是我自己動手勞動的緣故吧!我吃了一個又一個,爸爸、媽媽也一邊吃,一邊讚歎!飄香的粽子,讓我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想起端午,總會想到那滿城的粽香,。拿起一隻粽子,解開細細的線繩,掰開深綠色的粽葉,露出晶瑩的糯米,咬一口,唇齒生香…… ――題記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是華人民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有很多自古延續下來的風俗:踏青、懸掛艾草,佩香囊,賽龍舟、包粽子……。端午節來來歷有很多的傳說,有人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故事是這樣的,屈原是楚懷王的大臣。他領導能力超群,使得國家國富強兵,後來,他主張主聯齊抗秦國,遭到那些貴族和一些有權有勢的人的強烈反對,屈原被楚懷王免職,被趕出皇城,後被流放。他在流放中,得知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這是端午節的來歷!但是我覺得不管端午節是怎麼樣由來的,我都喜歡它,因為這個節日會帶給我無限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