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吉來啦

    本想要和睦的鄰里關係,希望和平解決漏水問題,誰料樓上一心認為“漏水漏到別人家,又不影響自己”,打死不承認亦或是裝傻耍橫,作為樓下,可以怎麼解決呢?

    這是一項持久戰,一旦決定處理此事,一定要及時跟進直到徹底解決問題

    搞明白樓上拖延處理的心理原因,大多是不想承擔維修費用和不願意在自家家中動工。

    從側面瞭解下樓上的基本情況,比如是租戶還是業主?現在有多少住戶?哪個是主要責任人(如果是租戶一定要找房東)?主要責任人的性格、處事習慣等。

    2 明確漏水的原因和責任劃分,並保留證據

    打電話給物業,請小區的水電師傅上門勘測(勘測一般是免費的,如果收費需要保留付款證據)。

    勘測過程中

    首先,明確漏水原因:常見的為水管破裂或防水層問題。

    其次,明確維修方案:水管破裂維修比較簡單,費用也不高,實在不願意糾纏可以在物業見證下與樓上商定好自己付款或者是分攤(因為水管主要是樓上使用,防止維修後樓上用水出現問題過來糾纏不清)。防水層問題需要在樓上施工,且費用較高,建議和樓上進一步協商,包括付款比例和施工方案。

    最後,上述兩部分內容記得錄音、錄影、拍照存證全程最好請物業陪同,注意爭取第三方物業的支援,明確責任劃分

    3 找物業作為中介進行溝通

    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樓上住戶為了推卸責任,容易無理由地謾罵詆譭樓下,注意不要和對方起衝突,自己佔理並且有物業全程陪同,前因後果有人見證,公道自在人心,對方這個時候越推卸責任越顯得無理取鬧。

    注意在和鄰居溝通的過程中,要樹立一個明事理的形象(有些人拒絕溝通是因為心裡認定樓下在訛人、糾纏不清),並且明確自己一定要解決這件事的決心(突出漏水對生活的嚴重影響),並且提出適當的解決方案(包括費用分攤、維修方案、是否需要補償,費用部分可以比自己最終預期多說一些,後期協商過程中才有稍作退步的餘地)。

    和鄰居溝通注意留下聊天記錄、錄音證據,防止鄰居事後反悔。

    4 尋求更權威部門的處理,獲得輿論支援

    物業介入後樓上依然拒絕處理,或者是物業不願意協助處理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一,撥打市民服務熱線12345,通過政府下屬部門協商

    二,訴諸法律,在網上就可以找到律師代發律師函,費用在幾百元不等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跟樓上及各部門明確漏水問題持續侵害樓下權益,一旦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必然索要損害賠償。

    一般經過這兩個步驟,樓上都會願意協商並解決問題。如果依然避而不見,建議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可以自己先想辦法做部分維修(比如用可恢復的方法封堵漏水水管,這個方法可能導致漏樓上無法排水從而主動與樓下協商,但畢竟這個方法做完後自己就不佔理了,沒有把握時慎用),保留好付款憑證和損害的具體情況,最後通過法律求償

    我前一段時間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樓上防水層問題導致持續滲漏,衛生間水管滲水並導致天花板牆壁發黴。樓上鄰居電話資訊不回,登門避而不見,物業協調溝通時多次無原因地詆譭謾罵。

    經歷了3個月的溝通,如果不是漏水問題難以忍受(樓上衛生間漏水至樓下淋浴室),並且因為防水層問題必須樓上配合施工,說不定就放棄了。

    在溝通的過程中我看了不少網上的案例,整理出上述的方案,最終按照如上方案,在打電話到市民服務熱線後鄰居終於鬆口願意溝通,雖然事後有反悔協商方案的表現,但在我出示協商的錄音證據後還是順利地完成施工和賠償。最終以樓上負責全部防水層維修費用並承擔一半的天花板修復費用事情圓滿解決。

    其實從鄰居正式同意協商到維修完成只花了一週左右的時間,雙方態度誠懇一些,費用分攤後也不多,關鍵是要在維持和諧的鄰里關係基礎上解決問題

    現在依然還是有很多樓上住戶會懷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無視對樓下住戶的侵害。我想說:有時候拖一拖漏水問題樓下自行解決了,但是樓上損失的是自己的鄰里關係、損害的是自己在小區中的形象。並且,有的漏水問題不是樓下自行能處理好的,如果樓上不願意溝通,樓下在嚴重影響自身生活的情況下,有的是辦法讓樓上不好過,包括堵水管等等,只是大多數樓下住戶都不願意走到這一步。

    集中化的高樓住宅,越來越多人成為了樓中的一員。我們同時承接著樓下和樓上的鄰里關係。希望所有樓中人都能遇到通情達理的鄰居,也希望即使遇到問題樓中人們都能夠理性地解決

  • 2 # 小雨嘀嗒嘀

    此問題說明,你們溝通過,對方沒有解決的誠意。這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結合實際,來給你三點建議,一是拍照留存證據,他不是不管不問嗎,你也別去找他了。你去找物業,去物業理論,收了物業費就得幹人事。大聲說出來,讓鄰居們都聽得見,拉攏一下人氣。通過施壓物業,讓物業出面去找他維修解決。[愛慕]

    二是注意把之前溝通的證據也留存好,報警處理。人民警察為人民,好好向警察同志訴訴苦,把對方的過錯都說出來,什麼態度不好啦,什麼不願意解決啦,什麼不講鄰里感情啦。讓自己在士氣上更旺盛。

    三是諮詢律師,參考舊例,準備起訴他,讓他那顆孤傲的心去找法官說吧。民事糾紛可以申請附帶民事賠償,除了維修外還要賠償事宜。當然,前提還要看對方裝修的錯,還是開發商蓋樓防水沒做好,有沒有出質保期之類的。[摳鼻]

    不要急不要躁,理在你這邊。你著急了,反倒亂了方寸。一步一步,步步為營,搞定他。

  • 3 # 梅姐來說劇

    樓上漏水樓到了樓下,可樓上不聞不問,樓下住戶該怎麼辦?對於這個問題,真是鬧心,一輩子也就買得起一兩套房,可是房子居然漏水,這不光是房子的事,更是我們身心得事,如果處理得不好,人財兩空啊!

    怎麼處理呢?

    1,自己出面找樓上,這是最直接最簡單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只要不是不講理的人,溝通個幾次下來,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了。

    2,在自己直接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找物業出面,當然這是在有物業存在的情況下,不管物管是不是站在我們這一邊,至少物業出面還是能夠發揮部分作用的。

    3,找政府,為什麼要找政府呢,因為這漏水也有可能是房子質量問題,既然是質量問題,我們就可以找政府,讓政府幫助我們找房開商,當然這還的有理有據,還要房子在保修期內。

    4,找裝修公司,如果這事可裝修有關的話,就可以找裝修公司,當然這不可能是我們去找,我們要引導樓上的業主,讓他去找給他家裝修的公司,讓裝修公司來處理,或是重新處理,或是賠錢。

    5,找媒體曝光,現有還是有一些可靠的媒體願意幫助弱小的文明人的,這個方法可以試試的。

    6,這一點就是關於自己的了,房子漏水,全家的心情那是非常的糟糕,但是我們自己一定要放寬心,千萬不可鬱結於心,時間久了,怕是得鬱郁症,到時候真是得不償失,所以千萬自己要保重,鬥爭的路還長,自己可不能先掛了!

    最後,房子是一輩子的大事,還沒買房,沒收房,沒裝修的可得用心了!

  • 4 # 板材衣櫃哥

    樓上漏水漏到樓下了,這一內行人一看就是樓上的防水沒有做好。

    還記得有一次。

    下班回家,我剛準備要洗澡,“滴答……滴答……”,抬頭一看,咦?衛生間天花板居然在漏水!這一看就是樓上鄰居家衛生間防水沒做好,滴水情況還很嚴重,於是我趕緊找樓上鄰居溝通。

    結果,鄰居耍無賴,硬是不承認自家衛生間防水沒做好。

    大家都知道,衛生間是經常用水的地方,環境是比較潮溼的,時間一長,牆壁和死角位置會出現黴斑,滋生細菌,危害健康。

    最重要的是,衛生間使用時間長一些,水就會滲漏到樓下,造成樓下鄰居家天花板漏水的情況。

    脾氣好一些的,會和你好好溝通,檢查檢查。要是碰到脾氣不好的鄰居,直接拖著不管,結果你也只能向物業投訴,到時候賠錢不說,還和鄰居家關係惡化,得不償失。

    作為樓下的使用者,先跟樓上的使用者進行溝通,協商這件事情,因為長時間的不處理真的會成為”樓上洗澡,樓下下雨“的景象,我們樓下的只能成為受害者。

    如果樓上使用者直接是,不管不問,跟他協商也是毫無進展,直接物業進行投訴處理。

    所以,衛生間防水,一定一定很重要,不只是對於你家有好處,對於樓下的住戶也是一種保障。

  • 5 # 裝修第一站

    孫子兵法裡面有一句,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以前站主做裝修的時候就剛好遇見過這樣子的事情。

    第一種情況:樓上根本不知道

    站主以前租房子的時候,客廳可能是房子老舊,有一條縫隙漏水,但是漏的不多,所以平常也就隨它去了,但是後來越來越嚴重,我就想上面的人怎麼也不注意一點,直到有一天,站主找上門去,才知道人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地面漏水,還每天撒水降溫忙的不亦樂乎呢。

    1.漏水是因為房屋質量導致的:這個時候我們樓下的使用者應該找到開放商一同維權,這樣不僅能夠避免鄰里之間的直接衝突,而且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優解。

    2.漏水是樓上業主自己不按規範裝修導致的,這個時候樓上業主肯定就是不想花這個錢了,並且他們也會認為反正漏水不會影響到我就好。

    但是一旦遇到蠻橫不講理的人,也不能忍氣吞聲,要積極堅決的維護自己的利益,我們可以去找物業或者小區居委會前去溝通,還是不行的話那就只能上告法院,讓法院來強制執行了。

    我是站主,雖然給大家指明瞭遇到這種情況時該怎麼做

    但是站主衷心希望大家永遠都用不上~

  • 6 # 法律故事匯

    “遠親還不如近鄰”,這當然說的是好鄰居,如果遇到了一個不講理的鄰居,只能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了!

    而王先生就遇到了這麼一個鄰居難題。

    王先生的樓上搬進了新鄰居。奇怪的是,自從新鄰居搬進來以後,王先生髮現自己的房子有漏水的現象:天花板溼噠噠的。一開始王先生覺得是天氣的原因,可是一個星期過後,王先生髮現自己家的牆壁大面積的滲水,這時候才意識到是樓上的問題。於是王先生將此事告知了新鄰居,新鄰居也點頭表示會修好。

    可是幾個星期過後,仍不見好,屋內總是溼溼嗒嗒,家裡的老人還因此險些摔了一跤。為此王先生多次與新鄰居交涉但都無果,而鄰居還反過來說王先生三番兩次的打擾已經影響了他的生活!

    遇到這種“奇葩”的鄰居,先分析具體的事件:屋內漏水,漏水的原因已經查明是因為樓上用水以及排水不當問題。而王先生也曾經多次與鄰居交涉,鄰居實際的表現是並不願意解決這件事。也就是說,不願意去處理屋內漏水的問題,不理會給別人造成的影響。

    但是,真的可以置之不理嗎?結合上述案件來說,王先生和鄰居家屬於共用不動產。中國民法裡明確規定了: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儘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確定這一前提之後,再看問題產生的因果關係,王先生家中因為樓上漏水時常溼溼嗒嗒的,家中的老人行動不便也險些摔跤,所以可以認定為樓上用水對王先生家產生了影響。

    王先生完全有理由去主張自己的權利,可以先找居委會從中調解,如果鄰居還是要撕破臉不願意解決這個問題,王先生還可以走法律的途徑起訴要求鄰居賠償損失,但是要相應保全證據。

    在相鄰的問題上,法律上是主張團結互動,公平合理,方便生活,有利生產的原則。當相鄰出現了問題,矛盾,我們能用協商方式解決最好,可以雙方坐下來好好協商或是通過小區的負責人出面協調。

    但要是遇到像這樣的“奇葩”鄰居,我們也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自己本身也不能以身試法,勿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以和為貴,大家在同一個小區生活,應該互相尊重才是。

  • 7 # 老徐說事999

    以前住的房子屬於小產權房,沒有物業,什麼都沒有。房子質量也一般,

    剛開始入住的時候還沒什麼事,住了兩年之後,樓上的衛生間開始漏水。

    白天去敲樓上人家的們,總是沒人開門,。

    但是有人住的啊。

    於是,後來沒辦法,就只能晚上去樓上敲門,

    終於有人開門,跟男主人說了一下情況。

    幸運的是男主人還是很明事理的,到我們家看了天花板之後,

    直接讓我修,說多少錢給他說一下,事後賠償給我。

    也可能他自己也知道自家的衛生間防水沒做好吧。

    但這個錢我也沒再跟他要,只是跟他要求儘快把自家的衛生間防水再做一次。

    後來,買了新房之後搬到了現在住的小區。

    新房剛裝修好,物業打電話給我,說我們衛生間防水沒做好,

    樓下鄰居反映漏水了而且還很嚴重。

    反正氣勢洶洶的樣子來我們家討說法了。

    當時,我直接打電話給我們做防水的師傅,大家一起去樓下看情況,

    師傅去樓下一眼就看出來,不是我們衛生間防水的問題,而是樓下鄰居的排水管鬆了。

    自己衛生間吊頂裡面的下水管漏水。

    直接把吊頂去掉,下水管再擰一下就好了。

    當時,擰好之後,我又把衛生間放滿水,讓樓下鄰居上來看著。

    試了兩天的水,一點問題都沒。

    自此,樓下鄰居開始閉嘴。

    這個事情,一定要解決,不然受傷害的還是你家。

    不聞不問你就一直找他們家,

    白天不行就晚上。

    現在很少有這種不講道理的人了。

    當然,如果他耍賴皮,建議你比他更不講道理才好。

    沒辦法,遇到這種人也是很無奈的。

  • 8 # 使用者105147588175

    找樓上協商,可是人家就是不承認,隨後找了物業來協調,物業看了一眼就走了,讓我們等著。這一等就是兩個月,突然有一天,物業說要來給我們賠付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協調了,既然要賠付,我們當然接收。可是當物業帶著一大群人來家裡的時候,又重新詢問情況,說再回去翻翻之前的紀錄。這一離開,又兩個月過去了。截止目前,差不多快半年了,還是沒有任何解決措施。

    中途物業催我們交物業費,我們也拖著,反正,牆面問題不解決,物業費就一直拖著吧。

    出現漏水情況後而樓上業主不聞不問的事我也見過一些,不論樓下業主如何溝通,找物業等等就是不管不問,有著一些愛咋地就咋地的態度,反正就是不處理,遇到這樣的玩無奈的業主作為樓下的業主打心裡在罵樓上業主,但是又不能說直接來硬的解決這個問題啊。

      像這種漏水,其實只是下水管周圍滲水。未處理前整個角上都是溼的,首先把管周的塗層鑿掉,讓滲水不擴散。然後買一付吊板,鋸一段桶的上沿做一個盆,鑽孔接管,打好膠做一個盆裝上就可以了。物業來了可以搞清楚這漏水是樓上主觀搞成這樣的,還是開發商遺留的。要是開發商遺留的問題樓上屬於客觀配合一起解決,要是樓上主觀造成的話,物業會替您出面的,您可以給物業施加壓力,催促儘快處理。

      業主在接房時應認真檢查廚房、廁所是否漏水,一但接房,房屋所有權就發生轉移,業主在裝修時應當做好防水,防水做三遍且一定要做閉水試驗,若沒搞好,樓上業主應對漏水負全責。一般樓上的下水檢修口都在樓下,開啟下水管檢修口直接找東西堵上,然後去別的地方住別在家,不出一天樓上的住戶,物業會瘋狂聯絡你的,你就說在外地一時半會回不來,然後禁止別人不通過同意去你家。

      其實住在一棟樓裡,但凡不是別人主觀故意造成的,就沒必要搞到面紅耳赤,人家若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的情況下讓物業出面的話避免正面接觸。若客觀造成的話,樓上配合了也無濟於事的話,多一個人多一分力量,可以找相關部門處理,要是搞的不開心了,樓上本就不是他的原因的話那連個幫您一起說話的也沒有。和諧社會盡量要以和諧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事,遇到不講理的鄰居是可以使用非常規的方式來處理,但要把握這度,切不可隨時處理,最好找到物業來見證處理方式,這樣也是留有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 9 # 企鵝打採找@89550

     出現漏水情況後而樓上業主不聞不問的事我也見過一些,不論樓下業主如何溝通,找物業等等就是不管不問,有著一些愛咋地就咋地的態度,反正就是不處理,遇到這樣的玩無奈的業主作為樓下的業主打心裡在罵樓上業主,但是又不能說直接來硬的解決這個問題啊。

      像這種漏水,其實只是下水管周圍滲水。未處理前整個角上都是溼的,首先把管周的塗層鑿掉,讓滲水不擴散。然後買一付吊板,鋸一段桶的上沿做一個盆,鑽孔接管,打好膠做一個盆裝上就可以了。物業來了可以搞清楚這漏水是樓上主觀搞成這樣的,還是開發商遺留的。要是開發商遺留的問題樓上屬於客觀配合一起解決,要是樓上主觀造成的話,物業會替您出面的,您可以給物業施加壓力,催促儘快處理。

      業主在接房時應認真檢查廚房、廁所是否漏水,一但接房,房屋所有權就發生轉移,業主在裝修時應當做好防水,防水做三遍且一定要做閉水試驗,若沒搞好,樓上業主應對漏水負全責。一般樓上的下水檢修口都在樓下,開啟下水管檢修口直接找東西堵上,然後去別的地方住別在家,不出一天樓上的住戶,物業會瘋狂聯絡你的,你就說在外地一時半會回不來,然後禁止別人不通過同意去你家。

      其實住在一棟樓裡,但凡不是別人主觀故意造成的,就沒必要搞到面紅耳赤,人家若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的情況下讓物業出面的話避免正面接觸。若客觀造成的話,樓上配合了也無濟於事的話,多一個人多一分力量,可以找相關部門處理,要是搞的不開心了,樓上本就不是他的原因的話那連個幫您一起說話的也沒有。和諧社會盡量要以和諧的方式來處理這個事,遇到不講理的鄰居是可以使用非常規的方式來處理,但要把握這度,切不可隨時處理,最好找到物業來見證處理方式,這樣也是留有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 10 # 智漏-龔文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樓上漏樓下的那點事兒

    一、警察來了:不是我們業務範圍

    “你別走啊,一定要講清楚!”,一位年輕人拉著一位中年大叔的胳膊,有些著急的對他說,不想讓大叔離開小區,“你放手,不要找我了。我是不會出錢的,要搞你自己搞。”中年大叔有些惱怒的大聲地說道。年輕人身材稍矮,想拉住大叔有些困難,想著自己家衛生間天花漏水的事情一直沒有辦法解決又不甘心,見拉不住大叔趕緊打了110報警。警察很快來了,一位正牌警察和一位協警,滿身的單警裝備威風凜凜,問了雙方爭執原委,表示不是警察管轄範圍,還是需要雙方協商解決,或者去法院起訴。但不能打架鬥毆,聚眾鬧事,否則雙方都要帶到派出所去,隨後轉身離開了小區。看到警察離去,中年大叔面無表情地扔下一句“我是不會出錢的,你出錢要做,我可以開門讓你搞。”,也跟著走了。年輕人無奈,氣憤,著急,上火……

    二、第一次查漏,虛驚一場。

    時針往回撥到2017年3月,我們接到越秀淘金坑一位裝修業主的電話,說自己裝修的房子,房間天花有些滲水,裝修公司介紹找到我們,想請我們過來查漏,看看是否需要處理。我們按約定趕到業主所在小區,發現疑似滲漏的房間天花,樓上旁邊就是衛生間,之前反應滲漏就在衛生間地面做過一次防水,還不到一年的時間。經過仔細檢視後,我們認為房間天花沒有滲漏了,滲漏的痕跡都是之前造成的。

    不過,看了樓上衛生間後,發現用水環境非常糟糕,已經發生水平滲漏,衛生間門口及附近牆面起泡,潮溼和剝落。也就是說,做了防水沒做二次排水,積水長期浸泡地面,很容易再次產生重力下滲,提醒樓下業主密切觀察衛生間天花。

    三、第二次查漏,滴水成災。

    再回到文中開頭的2017年10月下旬,我們再一次接到樓下業主袁生求助,衛生間天花一根水管從樓上滴水下來,速叫我們過來檢視。跑過來一看,衛生間天花上有一根截斷的生鏽鐵水管,一段在樓板裡面,露出來約有8CM,管裡面用水泥封住了,但有水從水管與樓板之間的縫隙不斷滴水下來。這個情況,是3月檢視的時候沒有發現的,詢問袁生,原來水管是埋在牆裡面的,為了擴大衛生間面積,把原來的牆打掉往房間移了大約10CM左右,水管就不能包在牆裡面了,經過諮詢物業,這是一根沒有用的水管,然後就鋸斷了,當時沒有發現滴水,過了三個月左右,即5月的時候開始滴水。

    很明顯,這是水管管口滲漏,從樓上衛生間地面與水管之間的縫隙滲下來的,水源是來自樓上衛生間瓷磚與樓板之間的積水,而不是水管的水,也就是說,樓上一年前做的衛生間防水已經失效了,積水穿透了防水層漏下來的。

    四、交涉不成欲動粗

    知道原因後,袁生找到樓上業主,就是開頭提到的中年大叔理論,理論來理論去,雙方達不成一致意見。找到物業,一來物業不懂防水,二來也不是物業能管的範圍,愛莫能助。袁生把求助的眼光望向我們,我們只講原因,提方案,不負責評判和定責,無法幫到他。雙方你來我往,樓上認為,是樓下業主擅自把水管鋸斷導致漏水,樓下認為,鋸斷水管當時不漏,是樓上防水層破了導致漏水。樓上意見是可以修,但自己不出錢。樓下意見是自己可以承擔一半,另一半由樓上負責。爭來爭去,沒有結果,雙方都來氣,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警察、物業和樓上業主走後,袁生還在憤怒當中,說想請古惑仔黑社會來幫他搞定樓上業主。我們一聽,趕緊拉住,這隻會火上澆油,於情於法都行不通,本來有道理的一個事情,最後變成自己失去更多,時間,金錢,自由和道義,可不是正確、理智的做法。

    五、滲漏找物業行不?

    等袁生冷靜下來後,結合我們處理過的上下樓滲漏案例,給他小小分析與建議。一是找物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樓下的鄰居找到物業,要求物業溝通樓上處理,要知道,你不找物業與樓上溝通,有些樓上鄰居甚至都不讓你進門。而物業除了在保修期內的新建築物防水工程由他們負責聯絡維修外,其他大多數存量房產出現滲水,只能出面找到兩家進行協商。水管滲水,有些物業的工程部水電師傅是可以處理的,但一般都沒有防水專業技術人員,基本不懂建築防水。我們在蘿崗區遇到一位業主求助,說是衛生間漏水,約了物業工程部一起檢視。到了現場,經過仔細檢視後,我們認為是建築滲漏,物業認為是水管漏水。業主起初認同物業意見,沿著水管打鑿,挖出物業認為的水管,並沒有出現滲漏,業主又把我們叫過去,要我們按建築滲漏來處理,結果把衛生間沉箱挖開看到1/3的明水這才相信。由於不懂建築防水,也不是自己的管轄範圍,沒有利益驅動的情況下,大多數物業只能隔岸觀火,袖手旁觀,僅僅起溝通協調作用。

    六、滲漏找警察行不?

    二是找居委或警察。鄰里之間有矛盾、糾紛,一些老城區、回遷戶的居民,比較中意找居委會的工作人員來調解處理。新城區或者新廣州人,基本不識居委會的門在哪裡。當然,居委會一般也不會輕易上門。我們有一次在獵德一個社群查漏,就發現是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在協調和調解,樓上衛生間漏樓下天花,靠近公共管口的位置,漏了幾年了,樓上一直不處理。雙方當時就在樓道大吵,鄰居紛紛出來看熱鬧。最後在居委會調解下,雙方同意一家出一半的費用,這事才算圓滿解決與平息。如果找警察,基本不會調解,他們會告訴你,不能打架滋事,會建議你去找居委會,實在不行上法院起訴。這實在不是他們的業務範圍。

    七、實在不行,上法院起訴。

    八、雙方友好協商,和氣解決。

    四是雙方協商處理。有些樓上的鄰居很好商量,樓下找過來,自己一看,知道是自己的責任,基本不用樓下跑三趟,就出錢出力買材料找專業防水公司來處理。需要給這樣的業主點贊;有些是雙方協商處理,各自承擔部分,有的樓上承擔買裝修材料,樓下出防水的錢。有的按總費用五五開,一家承擔一半。有的三七開,有的四六開。實際上,這種協商處理方式還是比較客觀公正的,因為有些漏水還真不能完全怪樓上;有些是樓下花錢處理,出錢請防水公司,出錢買瓷磚等,樓上不願意掏錢,只答應開門治漏;有些就比較奇葩了,比如衛生間漏到下家,不僅樓下要出錢做防水,連衛生間的換馬桶、洗臉盆都要樓下出錢,這樣做下來沒有1-2萬根本搞不定。還有更離譜的,住賓館的錢要樓下出,或者樓下找上來,根本連門都不開,就是一通大聲吵鬧,物業來了也不開門,隔著門說話,沒說三句就關門,根本沒有商量的餘地,樓下氣得炸肺,高血壓,失眠抑鬱上醫院都有,這種情況還不少。

    九、成人的世界,只分利弊與得失

    聽完這些,我對袁生說,你看,你樓上還願意讓你做,根本不是最壞的情況。袁生聽完也消了氣,但一直說這個事情根本就是樓上錯了,自己是對的,非要分個好壞與對錯來,不是錢不錢的問題。我突然想起《明朝那些事兒》裡面有句話,用來勸說袁生:小孩子才分好壞對錯,成人的世界,永遠只分利弊與得失。何必要與樓上分個對錯,你對了又如何?有沒有想過這個對的代價有點大?你需要忍著新裝修的衛生間天花天天滴水?你要找律師委託其幫你打官司,然後律師一臉嫌單小,搞不清你才是客戶的樣子?你受不了律師的態度,就想拿大錢甩在他臉上裝大爺?律師終於找好了,跑到法院立案一看,漏水官司排到幾百號等到哪一天不知道?終於立案了,法院要調解又聯絡不上對方,又要等等等?開庭打官司鑑定取證一年半載又過去了,你家房子還是不能住。就算你贏了,法院要樓上承擔60%,你不樂意又要上訴?官司打贏了,嗯3年過去了,樓上還是沒有反應,你申請執行沒人理咋辦?只要用最小的代價解決問題就是勝利與成功。實際上,解決這個問題,只需要一天的時間和三千多塊錢就可以了。你要找古惑仔或者法院告他,時間和所費的金錢根本不止這個數。袁生聽了沉默了一會,覺得有點道理,他自己再想想後與我們聯絡。

    十、終於想通了

    幾天後他告訴我們費用他出,要我們從樓上、樓下都施工,徹底解決管口滴水的問題。我們開啟樓上衛生間的地磚,與預想中的一致,瓷磚下面沒有沉箱,挖開一汪的積水,正是這些水,把K11防水層泡爛,從管口與樓板之間的縫隙滲漏下來,形成滴水。

    我們出動三個師傅,半天時間就做好了防水,貼好地磚,鋸掉鐵管,搞好衛生清理退場了。當天袁生沒有到場,是其父親與我們接洽的。樓上業主也沒有到,只是吩咐租客開了門。袁生的父親貌似官員,繫了一根愛馬仕的皮帶,開口就是“我不知道情況,否則絕對不是我們出錢搞。”,我趕緊說,“阿叔,您是對的。先把樓上漏水整治好再和他理論吧”。我生怕還沒有搞完,理論理論著樓上一生氣,還沒有搞完就給轟出來,那就前功盡棄了。總算袁生的父親聽了勸,直到配合著搞完退場。後續是否要找樓上理論,可以慢慢來。

    十一、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這句俗語的最新解釋是:你家要是漏水到了樓下,鄰居就會跑上來找你。貌似是樓下的鄰居來找樓上漏水的麻煩,樓上鄰居得找物業找居委找工人費時間來維修,麻煩不斷煩惱纏身。而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遇到的,有樓上鄰居花錢處理的,也有樓下鄰居自己處理的,我們無意來統計那種情況多點,那種情況少點。因為每一種滲漏都不一樣,每一位鄰居也是千差萬別。重要的是,如何花最少的錢,做最少的事,把滲漏的問題解決。另外,很多樓下鄰居找到我們,除了查明原因做報價和治漏方案外,還讓我們評判是誰的責任。我們不是法官,不能評判誰對誰錯,誰的責任大些誰的責任小些,這一點也請理解。但對於比較理性和客觀的處理方式和方法,我們可以列出來,請大家圍觀和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學歷不高卻能寫出非常優秀的文章甚至出版書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