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K王者天下WK

    卞之琳《斷章》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卞之琳《斷章》賞析

    我個人非常喜歡卞之琳的詩作,喜歡她在詩中蘊藏的人生哲理,喜歡她在詩中創設的美好畫面和意境,喜歡她在詩中暗藏的深切的期盼。讀他的詩,讀他的文章,彷彿感到是來自古代的才子,沐浴過歐洲文化之雨,又來到了現代中國,用天賦的手撥響了白話詩的語言與格律的琴絃,發出似曾相識又非同凡響的音韻。《斷章》是卞之琳詩作中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同時也是引起極大的討論和爭議的詩作。《斷章》這首詩選自《魚目集》,寫於1935年10月。據詩人自己說,這首詩起先只是一首詩中的四句,因只有這四句詩人感到滿意才保留下來,自成一篇,不料這首詩竟成了詩人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詩,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詩是這樣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精簡的四句話,描寫了四個鏡頭,不同的意境,不同的心緒,帶給讀者不同的心境,所以不同的人讀《斷章》,品讀出不同的韻味,有著不同的感受。

    學者、翻譯家李健吾認為,這首詩是在“裝飾”兩個字上做文章,認為“詩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裡卻埋著說不盡的悲哀”,此詩主要是在暗示人生不過是互相裝飾,蘊含著無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卻不以為然,他說:“這是抒情詩……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寫一剎那的意境。我當時愛想世間人物、事物的息息相關,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風景,也可能自覺、不自覺點綴了風景;人(你)可以見明月裝飾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覺不自覺地成了別人夢境的裝飾。”又說:“我的意思是著重在相對上。”由此段答辯看來,詩人的主要意圖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物與物之間,不論自覺與不自覺都可能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相對關係。當我們細細品讀《斷章》的時候也能夠體會到其中蘊藏的深刻哲理:人可以看風景,也可以成為風景,人生可以互相裝飾;明月可以裝飾你的窗子,也可以反去裝飾別人的夢,由這層去理解的話,我們就能夠發

    現這首詩中蘊含的唯物辯證法的道理,世間主客體本來就是相對的,宇宙萬物原本就是互相依存,息息相關的。

    短短35字的一首小詩,朦朧中帶有深意,表現出一種哲理化的情感體驗,蘊含一種朦朧複雜、不易道明的況味,詩人的高超的表現技巧不得不令人佩服。

    可是當很多學者包括詩人自己都把《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從哲學角度詮釋此詩的時候,我卻被詩中美麗的畫面,朦朧的意境給吸引著,感覺詩作言有盡而意無窮,明白的話中有著觸動人心的落寞感情,給我帶來了無盡的遐想……

    詩中用幾個我們常見的,甚至是古典詩歌中詠得爛熟的事物:人物、小橋、風景、樓房、窗子、明月、夢……可是這些經過作者精心的選擇、排程安排,營造了兩個優美的意境,同時帶著深深的感傷,使得詩作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魅力,在讀者中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詩的上節“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並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的身上,以寫實的筆法曲曲傳出了那隱抑未露的橋上人對風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樓上人對橋上人的無限厚意,構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戲劇性場景:

    “你”站在橋上,看橋下流水淙淙,想那光潔的石或綠油油的青苔;聞吟吟風聲,想那深深的林中清脆的鳥鳴。一切都那樣的自然,那樣的明淨、悠揚而和諧,面對著這些,“你”顯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態。而此時,那個也是為“看風景”而來的樓上人,登臨高樓,眼裡所看的竟不是風景,而是那個正“站在橋上看風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9400f,華碩z390plus,華碩rtx2060o6GE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