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野生科學家

    我們把地外空間叫做什麼?太空。這兩個字就是對宇宙非常準確的詮釋,即使物質密集的太陽系內部也是如此。這種圖片只是示意圖,與現實相去甚遠↓

    影視作品中我們常看到飛船穿越小行星帶的畫面——密集的“石頭雲”中,主角駕飛船前衝後突,閃轉騰挪,費盡周折,終於脫險……實際上呢?根本不是這麼回事兒。

    太陽系小行星帶位於火星軌道與木星軌道的中間,它是“帶”狀的,寬度超過1.5億公里。這個結構非常巨大,它的最內側直徑七億公里,最外緣直徑則超過十億公里,厚度約六千公里。別看它如此巨大,小行星帶中所有物質的質量之和還不到地球的百分之一,你可以想象它內部有多麼空曠了吧。

    如果你駕駛一艘飛船穿越小行星帶,這趟旅程很可能非常無聊。也許會有一些塵埃之類的小顆粒撞到“擋風玻璃”上,但遇上肉眼可見天體的可能性並不高——木星強烈的引力攝動使這裡無法形成比冥王星更大的星球,這些碎片只能永遠以現在的形態繞太陽執行。

    所以旅行者號也好,未來的航天器也罷,它們穿越小行星帶時基本不會考慮星際物質撞擊的問題。所以別被電影和網路圖片誤導了,小行星帶根本不是這樣↓

    現實中的小行星帶其實是這樣的↓

    一片空曠,廣闊寂寥。倒想撞呢,跟誰撞去?如果是不容有失的載人任務,那也有辦法規避風險。小行星帶物質相對密集的區域,厚度只有六千公里,飛船稍微變一下軌就躲過去了。

  • 2 # 淡雅謐致遠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大約有50萬顆左右。其中最大一顆是穀神星約950公里。由於小行帶非常稀薄,人類已有三個探測器通過了小行星帶。

  • 3 # 遲到的成功者

    人類根據蝙蝠的超聲波定位障礙物的原理,在探測器上安裝了雷達探測前方執行軌道上的小行星,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知道前方有小行星,經過電腦精確計算從而改變探測器的執行姿態和軌道,當然不會碰上小行星了。

  • 4 # 來看世界呀

    在太陽系模型中,小行星帶的天體十分密集,但是實際上它們的距離相當遙遠,旅行者和它們碰撞的機率很低。此外,旅行者並不算是直接橫衝直撞穿越小行星帶,而是跨越。

    以結論推測原因很容易推測,因為旅行者1號、2號在跨越小行星帶的時候,的確沒有和小行星或者隕石碰撞,分別飛出去220億公里和190億公里,沒碰到就說明小行星帶的天體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密集。在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太陽系內應該是形成了一個球狀的氣體、塵埃和星子組成的“雲”,但是由於太陽自旋帶來的引力的拉扯,逐漸將太陽系的物質拖到一個平面上,在經歷了大量的撞擊形成太陽和八大行星後,消耗了絕大多數的太陽質量,如今的小行星帶分佈在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一條扁平的軌道範圍中。小行星帶雖然有至少幾十萬顆小行星,但是分佈在2.17-3.64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約等於1.5億公里)的範圍內,因此其分佈是非常稀疏的,並不像我們在微縮的太陽系模型中看到的那樣密集,探測器穿越的時候與小行星撞擊的機率也是非常低的。

    其次,旅行者號當年的探測任務主要是土星木星等太陽系外側巨行星,並不是如今的向太陽系外飛去。從火星到木星的時候,必然要經歷軌道的調整,因為要進入木星的軌道,還有利用火星的引力彈弓,旅行者號的飛行軌跡其實是和小行星帶有一定夾角的,這就又降低了旅行者號和小行星的撞擊。在探測完木星和土星等巨行星和其部分衛星後,由於其仍有公里,NASA的空氣動力學實驗室才操縱它們利用巨行星的引力再次進行軌道和飛行速度的變更,一直向太陽系的外側飛去,目前旅行者號已經飛出去220億公里,跨越了小行星帶,也跨越了柯伊伯帶,證實了以往人類太陽系模型製造的正確性,如今它們還有一些能源,但是預計到2025年電力就不足以供應任何一個單一儀器。

    旅行者號在跨越科伊伯帶後也獲得了一些探測結果,發現在科伊伯帶外的射線密度和種類發生了變化,科學家據此認為它們飛入了太陽系物質和星系物質的過度區域,但並不是媒體誤解的那樣已經飛出了太陽系。旅行者號大約17公里每秒的速度如果飛出太陽系,還需要至少一兩萬年的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500—2000買什麼手機好,愛數碼的我也犯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