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不斷髮展而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追憶人類計時發展的歷史同時回憶秒的使用及其定義。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訂了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日曆。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每天分為360個週期,每個週期為4分鐘。
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曆,每月29天和30天相輪。與此同時,瑪亞人創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曆。
公元前1500年:埃及發明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週期。接著又發明一種叫漏刻的計時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倫人把一天分為相等的12個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現以一天24小時為基礎的機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開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國發展了機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歐洲得到發展。
公元1350年:德國鐘錶匠發明第一個機械鬧鐘。
公元1500年:義大利教堂響起了機械鐘聲。
公元1510年:德國紐倫堡出現帶發條的懷錶。
公元1583年:格里曆在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部分地區生效。
公元1656年:荷蘭一位天文學家發明自擺鐘。
公元1700年:時鐘上除時針外又加上了分針。
公元1800年:計時精確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公元1850年:計時精確到1/1000秒。
公元1928年:發明石英鐘。
公元1949年:發明第一臺原子鐘。
公元1950年:計時精確到微秒。
公元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以地球公轉的運動為基礎的歷書時秒作為時間單位,即將1900年初附近,太陽的幾何平黃經為279°41"48".04的瞬間作為1900年1月O日12時整,從該時刻起算的迴歸年的1/31556925.9747作為一秒。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提高到十億分之一秒。
公元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穩定度約為10-9。
公元1965年:計時精確到毫微秒。
公元1970年:計時精確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協調時間時。
公元1990年:精確到毫微微秒。
公元2008年:誕生的鍶(Strontium87)原子鐘,固有頻率為429 228 004 229 873,約合430萬億赫茲,更是將精度提高到了10的17次方。
公元2013年:據Oates和Ludlow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用鐿元素(ytterbium)製成的原子鐘問世。鐿原子鐘的固有頻率約合518萬億赫茲,比鍶原子鐘的430萬億赫茲更高。精度也更是高達10的18次方。
秒是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不斷髮展而來。為了說明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追憶人類計時發展的歷史同時回憶秒的使用及其定義。
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以在木棍和骨頭上刻標記的方式來計時。
公元前8000年:埃及文明制訂了12個月每月均為30天的日曆。
公元前3000年: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把一年分為12個月,每月30天,每天分為360個週期,每個週期為4分鐘。
公元前2000年:巴比倫人使用每年354天的月曆,每月29天和30天相輪。與此同時,瑪亞人創立了一年260天和365天的日曆。
公元前1500年:埃及發明第一個移動日晷,將一天分為12個週期。接著又發明一種叫漏刻的計時器。
公元前700年:巴比倫人把一天分為相等的12個部分。
公元前100年:雅典出現以一天24小時為基礎的機械漏刻。
公元200年:西方開始引入星期概念。
公元400年:中國發展了機械漏刻。
公元1100年:日晷在歐洲得到發展。
公元1350年:德國鐘錶匠發明第一個機械鬧鐘。
公元1500年:義大利教堂響起了機械鐘聲。
公元1510年:德國紐倫堡出現帶發條的懷錶。
公元1583年:格里曆在羅馬、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荷蘭部分地區生效。
公元1656年:荷蘭一位天文學家發明自擺鐘。
公元1660年:倫敦皇家學會提出作利用單擺來確定秒,擺長近一米的單擺,一次擺動的時間長度大約是一秒,秒擺的擺長定為長度的單位。公元1700年:時鐘上除時針外又加上了分針。
公元1800年:計時精確度到1/100秒。
公元1840年:建立格林威治標準時間。
公元1850年:計時精確到1/1000秒。
公元1884年:華盛頓會議制訂全球時區表,將一個平太陽日的1/86400作為一秒,稱作世界時秒。公元1928年:發明石英鐘。
公元1949年:發明第一臺原子鐘。
公元1950年:計時精確到微秒。
公元1960年以前:CIPM(國際計量大會)以地球自轉為基礎,定義以平均太陽日之86400分之一作為秒定義。即1 Second = 1/86400 Mean Solar day其穩定度在10-8左右。公元1960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採用以地球公轉的運動為基礎的歷書時秒作為時間單位,即將1900年初附近,太陽的幾何平黃經為279°41"48".04的瞬間作為1900年1月O日12時整,從該時刻起算的迴歸年的1/31556925.9747作為一秒。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提高到十億分之一秒。
公元1960~1967年:CIPM改以地球公轉為基礎,定義西元1900年為平均太陽年。秒定義更改為:一秒為平均太陽年之31556925.9747分之一。1 Sec = 1/31556925.9747 Solar Year at 1900穩定度約為10-9。
公元1965年:計時精確到毫微秒。
公元1967年:CIPM(國際計量大會)依據銫原子的振動而對秒做出了重新定義。即將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結構能級之間躍遷相對應輻射週期的9192631770倍所持續的時間定義為一秒 。按此定義復現秒的準確度已優於十萬億分之一秒。公元1970年:計時精確到微微秒。
公元1972年:建立全球協調時間時。
公元1990年:精確到毫微微秒。
公元1998年:建立超冷銫原子鐘,比微微秒又要精確10萬倍。公元2008年:誕生的鍶(Strontium87)原子鐘,固有頻率為429 228 004 229 873,約合430萬億赫茲,更是將精度提高到了10的17次方。
公元2013年:據Oates和Ludlow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報告,用鐿元素(ytterbium)製成的原子鐘問世。鐿原子鐘的固有頻率約合518萬億赫茲,比鍶原子鐘的430萬億赫茲更高。精度也更是高達10的18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