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維腦洞

    謝謝邀請,我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找到貪婪和恐懼的源頭和實質。其實這個並不難找,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叫“貪生怕死”,中立的說,這是人類的本性。英雄往往是逼出來的,對於我們普通人,面對生死時,心中不免“貪生怕死”。所以很好看出,恐懼的最終極的來源是死亡(也許包括某些“生不如死”的狀態,比如欠債被追殺,攜帶一生的慢性疾患,本來健康但突遭事故造成傷殘……)而貪婪的最基礎條件是生存。

    生,可以有機會爭取一切,獲得一切;死,則是剝奪一切,失去一切。所以,我們可以看出恐懼的實質是害怕失去,而貪婪的實質是無盡的獲取慾望。

    在一個正常,安定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人只要沒有遺傳性的致命疾病,基本都能順利地降生,而貪婪便是從人出生便開始紮根的。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和物質、精神產品的極大豐富,人們想得到的東西越來越多,需求越來越緊迫,心態也就越來越浮躁。而發達的商業環境,以盈為利目勾勒的契合人們內心慾望的各種“夢想生活”,為進一步聚攏財富炮製的各類超前消費理論刺激著每個人的神經,控制著人們的情緒和心態,讓貪婪瘋狂生長,永無止境。而控制這些“理論”,塑造這種“環境”的是頭腦精明,心存遠慮,卻更加貪婪無度的“精英”們。

    在這種環境中,想要獨善其身,纖塵不染不太可能,但是慾望的“度”還是能夠把握的。如果缺乏自控,人生便可能失控。有多少人為求暴利身陷囹圄或暴斃橫死;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罔顧法律,突破底限,鋌而走險的人,縱容了自身的貪婪,卻時時活在焦慮和恐懼之中,想獲得一切,怕失去所有,這便是恐懼和貪婪從兩個方面讓人走火入魔的典型表現。

    慾望,或說貪婪既是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又是讓人墮入萬劫不復的陷阱。所以個人認為人在生活中不斷審視自我,正視自己的慾望,評定自己的能力,努力尋找以正當手段實現目標的方法;同時適當控制慾望,加強自律,讓自己平和的,透徹的,睿智地生活於天地之間是真正成熟和智慧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何敢在聯合國大會喊取消五常、改組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