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獨自漂泊在遙遠的異鄉,作為一個來自外地的客人,每當遇到佳節,就更加思念故鄉的親人和朋友。有一種“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之感。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 2 # 使用者990366978738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意思是:獨自漂泊在遙遠的異鄉,作為一個來自外地的客人,每當遇到佳節,就更加思念故鄉的親人和朋友。有一種“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之感。其中“每逢佳節倍思親”更是千古名句!

    一,這句詩的出處和寫作背景

    這句詩出自:《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篇佳作之一,被選入小學課本。全詩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年少成名,十七歲時進長安科考,第一次考試不順,一個人獨自漂泊在異鄉異地,遠離親人和朋友,倍感孤獨淒涼,他一個人登高,想起了故鄉的親人和朋友。於是有感而發,寫了這首千古名作,和他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

    二,結合全詩,領略思鄉之情更甚

     1.起句:“獨在異鄉為異客”,寫出了詩人在異鄉的孤獨之感。詩人在這短短的一句話中用了一個“獨”、兩個“異”字,可見詩人在外強烈的異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獨,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強烈。那時候交通阻塞,通訊不發達,寫一封情書都可能一個月兩個月收不到。不像現在,通訊發達,可以打電話,發影片,雖遠隔千里萬里,甚至是到了月球上,都能猶如在身邊。

    雖然看似平淡地敘述自己身在異鄉,但是其中卻包含著詩人質樸強烈的思想感情。

     2.承句:“每逢佳節倍思親” ,這就是說平日裡思鄉之情也是有的,遇“佳節”的時候,尤其那麼的強烈,那麼的倍感孤獨。佳節是親人們團聚的日子,而此時此刻,卻天各一方,登高遙相眺望思念,而又是不得相見的那份失落和遺憾,油然而生。

    3.轉句:“遙知兄弟登高處” ,這句沒有順著“佳節倍思親”作直線式延伸,而是轉向遙遠的故鄉,就是說我這麼想念老家的親人朋友,對方也在一樣的思念我,透過這樣看似平靜的方式,卻反襯出我的思鄉之情是如此深沉。

    4.結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老家的親人朋友歡度佳節的時候,身上插滿茱萸,就少了我一個,肯定是更加思念著我的。把感情推向了又一個高潮。

    第三句和第四句跟杜甫的《月夜》:“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有異曲同工之處。《繭齋詩談》中這樣評價這兩句:不說我想他,卻說他想我,加一倍淒涼。

    結語:我們孤身在外的遊子,對異鄉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思鄉懷親之情,往往遇到“佳節”──就很容易爆發出來,甚至一發而不可抑止。這就是所謂“每逢佳節倍思親”。

    佳節,往往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對家鄉風物的許多美好記憶油然而生,這種體驗,可以說人人都有,但在王維之前,卻沒有任何詩人用這樣樸素無華而又高度概括的詩句成功地表現過。而一經詩人道出,它就成了最能表現客中思鄉感情的格言式的警句,經典佳句,千古傳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打了耳洞能帶黃金耳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