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朋至斯孚

    感謝邀請!我不通曆史,只能猜想!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原因一是書籍也屬“影子的影子”,與“真理”隔了幾重,辭不達意,在所難免。原因之二是歷史的真相本來就撲朔迷離、是非難辨。原因之三是寫史的人,從不同目的和需要出發,隨意“塗抹”,信史難覓。所以,史書亦不可全信。如何判斷史書所記接近“真實”呢?我以為:一看常識。二看立場。三看利益。

    信口開河,見笑!

  • 2 # 今古講堂

    毛澤東說過:“如果因為歷史大半是假的就不讀了,那就是形而上學。不讀,靠什麼來了解歷史呢?反過來,一切信以為真,書上的每句話都被當作證實的信條,那就是歷史唯心論了。正確的態度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它、批判它,把顛倒的歷史顛倒過來”。

    正史與正史之間本身就經常互相矛盾。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鑑的記載,就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續資治通鑑長篇和元代人編的宋史,也有很多地方不一致。戰國策和史記,很多地方內容記載有出入。同一本史記,本紀和列傳記載同一件事,還會有矛盾。

    比如,趙氏孤兒的故事,就有若干個版本。司馬遷《史記.趙世家》是參考趙國史書裡的描述,和時間在此之前,更加可信的《左傳》裡的情節,完全不是一回事。顯然,趙國史書出於美化的需要,對真實事件進行了藝術加工。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之說,舊唐書根本沒有這種記錄。高陽公主好好的住在宮裡,並給住在宮裡治病的公爹房玄齡端茶送水,李世民還誇獎房玄齡生病了還憂國憂民。編撰新唐書時,突然出現這個情節。並說李世民氣得不准她再進宮相見。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跑去“跪而吮上乳”,一邊哭一邊吮吸他爹李淵的乳頭。這麼一個雷人的情節,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記載。到了資治通鑑記錄這件事時,突然冒出來這麼個說法。

    再如同一本史記:史記呂不韋列傳中,說秦始皇的母親趙姬“自匿有身,至大期,生子政”。說秦始皇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到了秦始皇本紀中,又說:“秦始皇者,秦昭襄王子也。”請你解釋一下,哪一段記載更加真實?

    同樣是史記,關於秦王子嬰的身份,記載也是前後矛盾。秦始皇本紀記載:“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嬰為秦王”。李斯列傳記載:“高自知天弗與,群臣弗許,乃召始皇弟,授之璽”。史記六國年表史則講:“高立二世兄子嬰”。

    秦始皇本紀說子嬰是秦二世的侄子,李斯列傳說是秦始皇的弟弟,六國年表的記載有爭議,有人解釋為二世兄:子嬰,也有人解釋為二世兄子:嬰。充分說明司馬遷自己也沒搞清楚。

    關於這一類的事例很多,在此也沒有必要一一列舉。

    還有一些記錄過於荒誕,或者帶有神話色彩。比較典型的是,描寫到皇帝出生一般都有一些異常現象。根據宋史記載:“後唐天成二年,生於洛陽夾馬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日不變”。講趙匡胤出生時,又是發出紅光,又是有異常的香味,生出來的小孩渾身金光閃閃,非常魔幻。史記中還說劉邦不是他爹生的,是有一天有一條神龍盤踞在他媽身上,把他媽強暴了,生下的孩子就是劉邦。並說劉太公是目擊證人。

    還有一些記載過於神奇。宋史中多處出現岳飛一個人單挑敵人的大部隊並且大獲全勝的情況。最神奇的一次是一個人擊退了聚眾擾事的賊眾50萬人。

    還有一些對帝王的描述與正常的人體生理結構不相符合。比如說周文王有四個乳頭,劉邦大腿根上有72個黑子。晉文公重耳駢脅等等,故意把這些人的生理結構描寫得有別於常人。顯然也是不可信的。

    由此可見,中國的史書本身就是三分寫實七分創作。除了戰國策等很少的史書,是當代人記當代事之外。一般都是後人編撰而成。而且史書的作者往往都不是事件的親歷者。作者在撰寫史書時,摻雜了很多政治因素和個人情感。

    史料來源一般包括官方文件,如詔書、律法等,還有的來源訪談,比如司馬遷撰寫史記時,多次訪談當事人的後人。有的是根據之前的記錄,比如漢書撰寫時,就大量的參考了史記的記錄。由於都是傳來的資料,就存在很大可能與事實有出入,甚至故意顛倒黑白。 1或者出於美化、醜化等政治目的,故意曲筆。

    我這樣解釋給你聽吧:同樣一個案件的目擊證人,在對同一件事情作證時,可能所做的證言大相徑庭。你是相信哪個證人的證言?作為法官,他只能採信那種有其他證據能夠互相印證的。再以經驗法則進行判斷,排除合理懷疑。你更何況古代人記錄歷史。記錄的內容與事情的本來面目有很大的出入,就再也正常不過了。

    還是回到開頭毛澤東講的話:盡信史不如無史。既不能陷入歷史不可知、歷史虛無主義,也不能對史書記載的內容不加甄別,一概採信。認真加以分析,才能更加接近歷史的本來面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新英雄塞拉斯可偷所有英雄大招,那麼偷誰的大招最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