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哎喲小太陽

    動作1:快速墊步

    在節拍器伴奏下,訓練雙腳快速交替轉換墊步能力,設定步頻為180步/分鐘。

    動作2:左右提拉墊步

    雙腳開立,左右交替墊步,轉換時,注意腳跟向臀部提拉,頻率可以設為100-120步/分。

    動作3:快速蹲跳

    雙腳開立,做快速蹲下,下蹲幅度要小,起跳高度也不用太高,主要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起跳的能力,頻率要快。

    動作4:快速弓箭步跳

    做雙腿交替快速弓箭步跳,下蹲幅度不用太大,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跳起能力,頻率要求要快。

    動作5:弓箭步接抬腿跳

    要求快速跳起,同樣落地後要迅速再次反彈跳起能力,動作幅度不用太大,但頻率要求要很快。

  • 2 # 小峰峰侃球

    跑得更快,跑得更遠,跑得更輕鬆是幾乎所有跑友的希望,這當然需要平時跑步積累、體能的提高,不大可能一蹴而就。但跑友也會問,有不有什麼比較速成的方法可以實現跑得更輕鬆更快呢?小編的回答是:短期內想要跑得更快並不現實,但想要跑得更輕鬆,短期內是有可能做到的!怎麼做?在適當減小步幅的基礎上,適度提高你的步頻!

    一、步頻是什麼

    首先我們還是要簡單瞭解一下原理:跑步是一項雙腳在地面不斷進行轉換的運動,一旦開始跑步,身體向前的動量就帶著身體的重心超越原有重心,因此另一足必須要向前一步身體才不會跌倒。於是,透過雙足連續和交替的向前實現了前進,而雙腳轉換頻率的快慢,也就是步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跑步效率的高低。

    所謂步頻是指走路或者跑步時,每分鐘腳步落地的次數,例如:在1分鐘內,左右腳共踏出150步,那麼你的步頻就是150次/分鐘,如果左右腳共踏出180步,那麼步頻就是180次/分鐘。

    二、增大步頻有利於提高跑步效率

    我們讓一位跑者做了一個簡單的小實驗,讓他在速度跑步不變的情況下,以快步頻和相對慢一些的步頻分別跑步,並用佳明飛3運動手錶記錄步頻、步幅以及垂直振幅。所謂垂直振幅實際了反映身體重心起伏,垂直振幅越大則代表身體重心起伏越大(佳明飛3透過胸帶式心率帶上的感測器記錄身體重心起伏)。步幅則表示一步的距離。兩部的距離則表示跨步長(跨步步幅)。

    這是該跑者以較快頻跑步測量出的資料:

    步頻=182步/分

    每步耗時=60÷182=330毫秒

    顯示觸地時間為227毫秒

    騰空時間=330-227=103毫秒

    騰空時間/觸地時間=0.45

    垂直幅度顯示為7.86釐米

    在步頻變慢的情況下,垂直振幅變大,也即重心起伏在增加。

    借鑑《丹尼爾斯跑步方程式》中的資料可知:

    普通跑者:騰空/觸地在0.3~0.5,垂直幅度區間在8~12釐米,

    資深跑者:騰空/觸地在0.5~0.8,垂直幅度區間在6~8釐米

    優秀跑者:騰空/觸地在0.8以上的,垂直幅度區間在6釐米以下

    所以在步頻相對降低的情況下,垂直振幅會有一定增加,身體起伏的增加就需要多消耗額外的能量從而影響到跑步效率,你會感覺跑起來更吃力,而加快步頻,減少垂直振幅,自然跑起來就輕鬆了。

    四、訓練步頻的具體方法

    那麼如何去改變才能降低垂直振幅呢?首先就是提升步頻,每分鐘步頻至少在180步及以上是公認的理想步頻,速度越快步頻則越快,如何訓練步頻?我們來教你。

    動作1:快速墊步

    在節拍器伴奏下,訓練雙腳快速交替轉換墊步能力,設定步頻為180步/分鐘。

    動作2:左右提拉墊步

    雙腳開立,左右交替墊步,轉換時,注意腳跟向臀部提拉,頻率可以設為100-120步/分。

    動作3:快速蹲跳

    雙腳開立,做快速蹲下,下蹲幅度要小,起跳高度也不用太高,主要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起跳的能力,頻率要快。

    動作4:快速弓箭步跳

    做雙腿交替快速弓箭步跳,下蹲幅度不用太大,訓練落地後迅速反彈跳起能力,頻率要求要快。

    動作5:弓箭步接抬腿跳

    要求快速跳起,同樣落地後要迅速再次反彈跳起能力,動作幅度不用太大,但頻率要求要很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雲閃付一直在搞活動,可是為啥感覺使用者依然比例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