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風奇門
-
2 # 有書共讀
以前經常聽老人們說,哪年有閏月。有書君1971年出生的,那年就是閏五月,也就是有兩個五月。我堂姐出生在前五月十六,我出生在七月。
我很不理解為什麼一年會出現十三個月。
原來在中國,幾千年前就使用農曆,一直延用至今。農曆是以月球繞地球來制定的歷法,每年和地球繞太陽一週的365天5時48分46秒相差約10天21 小時。
中國古人雖然沒有發明陽曆,但卻透過長期觀察和研究,為了保證農時,就固定農曆年的正月到三月為春季,四月到六月為夏季,七月到九月為秋季,十月到十二月為冬季。
因為過了幾年就會多出來一個月的時間,利用三年閏一個月,五年閏兩個月。
在十九年中,有十二年有十二個月份,有七年有十三個月份,多出來的一個月稱作閏月。
農村老話說“七年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一、“七年難逢九月閏”
這句話裡的“七年”指的是,十九年裡有七年有十三個月份,但是卻很難遇到閏九月。
有書君查詢資料發現,中國從秦代和西漢初期使用的是《顓項歷》。
裡面規定九月為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十月為一年的開始,把閏月安排在九月的後面,叫做“後九月”。
到家西漢時期,朝廷制定了太初曆,按照農事,規定年末時間不安插閏月。固定沒有中氣的那幾個月作為閏月。這樣,會出現兩個月是都是一個月序,相同的那個月稱為“閏某月”。
這種方法延續到到清代,清代又以定氣注歷,以兩次冬至之間包含有13個月的定為閏年,閏年的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定為閏月。
這樣閏年中以閏四、五、六月最多,這樣不影響農時。而九月和十月作為秋收季節,出現閏月也最少,因為這樣就不影響農事。十一月、十二月和正月作為冬季,幾乎沒有農事生產,所以沒有閏月。
因此,從清代開始至今,閏九月就非常稀少。史料記載1832年出現了閏九月,然後是2014年才出現了一次閏九月。
有書君的爺爺是1920年出生的,直到2014年才遇到過一次閏九月,而此時爺爺已經94歲了。
而推算後可知,下一個閏九月是在2109年,今年是2019年,這豈止是七年難遇,簡直就是百年難遇。
二、“百年難逢初一春”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大年初一和立春是同一天,是100年也難遇到的。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春日定於每年的陽曆2月4日左右,農曆因為來回調節,日期是沒辦法固定的,日期相差最多的時候,甚至有一個月時間。因此,過去的農村老人才會說“百年難逢初一春”。
有書君爺爺說在1943年是初一春,那年正好我父親出生。老人們說這可是百年一遇,是個好兆頭啊!於是,爺爺給父親取了一個乳名叫“一順”,寓意為“一順百順”。
1992年2月4日立春之日也是大年初一,我父親說自己真是有福氣啦,都說“百年難逢初一春”,他就逢到了兩次。
有書君經歷了一次“初一春”,也希望自己能夠沾沾福氣,再通父親一樣,不久的將來再次遇到“初一春”。
經過推算得知,下一次“初一春”是在2038年。今年是2019年,也就是再過十九年,我們就能遇到啦。
綜上所述,“一生難逢九月閏,百年難逢初一春”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不管怎麼樣,我們都要珍惜每一天,把每天都當成是難遇的吧,因為過去的一天,永遠將成為歷史。好好學習,努力工作,不負青春,不負歲月,成就最好的自己!
回覆列表
這兩句話是說農曆的潤九月和正月,要明白這個首先要知道農曆的來源,農曆是陽曆和陰曆的結合,陰曆是根據月亮的朔望制定的歷法,從月朔到月望算上半月,從月望到月朔算下半月,這個是月球公轉引起的,公轉的週期大概是29天半,這樣轉十二圈就是陰曆的一年,也就是354天左右,而陽曆的一年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時間大概是365.24天,農曆把兩者結合以後發現陰曆少了十天,所以農曆要值潤也就平均三年中有一年是十三個月,這樣算起來十九年七潤。至於潤哪個月要結合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裡的節和氣是分開的,比如立春是節雨水是氣,我發個以前講課的圖,看第一個能量曲線圖,在春分,秋分,這兩氣太陽直射赤道,在冬至夏至這兩氣,太陽分別直射南北迴歸線,以此類推氣代表的是太陽直射點,那麼值潤的時候要選有節無氣的月份,這樣的月份理論上是隨機的,但是由於地球公轉軌道是橢圓,公轉的線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有節無氣的月份雙數月比單數稍多,其次就是一月和十二月因為涉及起點和終點值潤的機率非常小,可以透過圖二比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