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東哥的日常生活
-
2 # xiao愛影視
您好,非常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四大名著只要一說很多人就知道《水滸傳》,相信大家對這部電視劇有著深刻的印象,因為裡面的英雄好漢都有著不一樣的形象、性格和本事!比如:李雪健老師出演的宋江、林沖、魯智深、武松、壞人高球等等,被刻畫的栩栩如生,形象塑造的非常的成功.討論的地方太多.第一,自身修養吧!高俅身為地痞無賴,但是自我能力方面還是做足了功夫,有句俗話藝多不壓身,不愁隔夜糧,意思是說有了一技之長就餓不著,高俅會踢球,古時候叫蹴鞠,就被重用了,一下命運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水滸傳》中最成功的人就是高俅了!但是很多英雄好漢為了義氣,把自己的前途都毀了,有的英雄被壞人逼上了梁山,比如林沖,家破人亡,非常慘淡!《水滸傳》中值得討論的問題太多,只能簡單的概括,因為作者把每個人物刻畫的太逼真了,太符合當時當下的朝代!回答完畢,希望您會認可!謝謝
-
3 # 王小白OoO
《水滸》一書中最令人產生爭議的一個問題是宋江被招安到底是對還是錯。
宋江原本是鄆城縣押司,自小深受封建儒學教育,一腔正義,一心報國。然而無奈由於朝廷奸邪當道,宋江飽受排擠。宋江有謀略,有志向,不滿足於現狀,這點在“潯陽樓宋江吟反詩”中可見一斑。梁山泊好漢除暴安良,紀律嚴明,深得民心。然而在組織及帶領梁山107名好漢替天行道一段時間之後,宋江也在不斷思考一個問題,以後的道路該怎麼走,難道真的一直和朝廷對立嗎?長此下去,難免會有王寇之爭。由於深受封建儒學教育,宋江並不願意也不敢長時間和朝廷為敵,所謂一朝為臣民,不得叛逆。以及思圖報國。從現實的角度講,宋江帶領下的梁山泊也並不想與朝廷為敵,只是奸邪當道,官逼民反,不得已而為之。於是乎,招安似乎成了梁山泊好漢的必然結果。
然而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否定,既然明知朝廷蔡京、高俅、童慣等奸邪當道,排斥異己,招安之後與之有過節的宋江等人又如何能安好?事實不是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招安之後,宋江等人任命仍受排擠,還差點被冠以擁兵自重之賺疑。直到被派平判方臘,方有立足之地。方臘是打下來了,可梁山泊好漢十去七八。不亦悲壯。可仍不得善終,宋江、盧俊義最後還是死於奸臣的陷害。何等淒涼。
宋江心不心痛,當然心痛。然而用他的話說這是大義,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換成吾等是小民,只想安穩生活與工作,何等大義談不上。再說在那朝代,君主無能,奸邪當道,民不寮生。朝廷之中正義何在。本來依靠自己已經實現了自由,亦得以除暴安良。從歷史的意義上說,一個朝代既然不能代表歷史發展的朝流,等待的只有新的力量來推翻它,實現改朝換代。可宋江卻還是要走回頭路。落了個悲慘下場。
從企業等利益集團的角度講,宋江的戰略選擇是錯誤的,至少所謂的“大義”也許是一個爭議。試問當時的朝廷否能夠代表“大義”。再試問讀者一句:如若你是宋江,又如何選擇?事實證明這種不符合歷史潮流的理想最終總是會走向破滅。
回覆列表
武松固然英雄,但在婦人潘金蓮面前,卻沒很好自處。先是送了不該送的禮物,後又強硬憤恨的態度來對待嫂嫂的求歡,不給嫂嫂留下一絲情面,使自己成為有家難回的漢子,一段時間後又當著嫂嫂潘金蓮和哥哥武大郎的面,說了一大堆不該說的話,使潘金蓮陷入徹底的絕望,破罐破摔。
潘金蓮固然可恨,但潘金蓮的可恨,並不全是潘金蓮的錯。潘金蓮拒絕主家公的惡意,被主家公報復,嫁給不般配的武大郎。武大郎並沒有潘金蓮期望的陽剛之氣,在清河縣受盡欺侮,只好帶著潘金蓮搬到陽穀縣,而後,在陽穀縣,潘金蓮又遭到武松的鄙視,遭到王婆的唆使和西門慶的撩撥,陷入絕望情緒的潘金蓮便開始了自己的放縱。
試想,如果武大郎是矮腳虎王英一樣的人物,潘金蓮還會跟西門慶私會嗎?不會的,王英雖然生得矮小,但王英好歹是條好漢,絕非任人宰割的窩囊廢,關鍵時刻該出手就出手,這就是潘金蓮需要的丈夫。
武大郎固然窩囊,但武大郎也不是一無是處。世人常見武松的高光時刻,但卻不曾記得,往日沒有潘金蓮的時候,武松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怕都是武大郎提供的,武大不招災不惹禍,本本分分做買賣,辛辛苦苦攢錢,如不是生得三寸丁谷樹皮,也不次於何九叔之類的市井小民吧?說不定也會如西門慶一般,有朝一日發達了呢。
至於鄆哥、縣令、何九叔等人,在整個事件中,也如王婆一樣,有著自己的算計。王婆貪西門慶的銀兩,縣令何嘗不貪?鄆哥就不貪嗎?何九叔就不貪嗎?鄆哥是想貪貪不到,惱羞成怒之後才攛掇武大郎去捉姦。何九叔也貪,但何九叔既怕西門慶的勢更怕武松的拳頭,所以才首鼠兩端。
整整三回,寫的並非一個桃色事件,而是人性,是人間悲劇,是人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