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勇教授說王弼是“祖述老莊”,這裡借用的是“祖述堯舜”句式,認為王弼主要繼承了老莊的思想。但就王弼的觀念體系而言,莊子的思想在他這裡並不明顯,而主要是《論語》、《易傳》和《老子》。就貢獻來說,他年紀輕輕便有不小的註疏成就,讓人難免產生天妒英才的感覺。
玄學這個玄字本身是《老子》裡面的,到了楊雄的時候,他把玄這個概念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玄學時期就以此為核心,因此,玄學跟老學是有差別的。這裡面,王弼是個很有名氣的年輕人,曾跟何晏爭論聖人是否有情一命題。
《論語》裡有本末一說,王弼的思想便據於此,並綜合老子的“無”,提出以無為本,以有為末,守母存子的觀點(母是老子的觀點)。但是,老子本人並沒有提出這種本末觀般的“本體論”(有別於西方的“本體論”或“存在論”),而只有“有生於無”的宇宙論。所以,中哲史中一般會稱魏晉玄學時期出現了“本體論”——當然,是否到了魏晉時期才出現“本體論”,大家現在還有爭議,我們且不管它。但是很明顯,王弼改造老子的思想文字,主要是《易傳》和《論語》。儒家的易和乾坤的關係(此或為孔子本人思想,而為弟子所記載),或者說形上形下的關係,便是王弼本末、母子之說的根據。這樣一來,老子的宇宙論就轉化成了儒家的本末論,卻依舊保留著老子的概念,可以說,王弼的構建算是儒道合流的典範——但同時也招來個別民哲的辱罵,以為王弼偽造篡改了老子,其實不然,王弼所使用的通行本老子是早於王弼時代就存在的,王弼並未修改什麼內容。如果民哲要噴王弼,保證老子的純粹思想,那麼應該去噴莊子後學和黃老學派,他們是真的把老子文字給做了大手術。其實後人改動也未必就完全不對,譬如老子原本作“侯王亦大”,後人給改成“人亦大”,至少面臨的現代攻擊要少些。
王弼提出過“孔聖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總結起來就是常見的這句話——“孔聖體無,老莊言無”,“言聖不如體聖”,臺灣學者楊儒賓說這算是“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的翻版,很貼切。王弼的觀點,核心即在於《論語》的子貢之問孔子之答——天何言哉?所以,按照王弼的構想,體聖是不屑於言談“無”這些內容的,而只會論“有”——但這並非王弼自己的創造,我們在《莊子》裡面同樣能看到這樣的構想,即混沌術和真正的聖人,也是為他人所不知的。
此外,王弼自己註釋過《論語》,他當然知道“仁”這個概念在《論語》中不是最高概念,也就為他的“有”之說提供了證據。故他眼裡,孔子體無,所以言有,老莊做不到體無,所以只能言無。後人說他是儒家,也有道理。
方勇教授說王弼是“祖述老莊”,這裡借用的是“祖述堯舜”句式,認為王弼主要繼承了老莊的思想。但就王弼的觀念體系而言,莊子的思想在他這裡並不明顯,而主要是《論語》、《易傳》和《老子》。就貢獻來說,他年紀輕輕便有不小的註疏成就,讓人難免產生天妒英才的感覺。
玄學這個玄字本身是《老子》裡面的,到了楊雄的時候,他把玄這個概念的地位提高了不少,玄學時期就以此為核心,因此,玄學跟老學是有差別的。這裡面,王弼是個很有名氣的年輕人,曾跟何晏爭論聖人是否有情一命題。
《論語》裡有本末一說,王弼的思想便據於此,並綜合老子的“無”,提出以無為本,以有為末,守母存子的觀點(母是老子的觀點)。但是,老子本人並沒有提出這種本末觀般的“本體論”(有別於西方的“本體論”或“存在論”),而只有“有生於無”的宇宙論。所以,中哲史中一般會稱魏晉玄學時期出現了“本體論”——當然,是否到了魏晉時期才出現“本體論”,大家現在還有爭議,我們且不管它。但是很明顯,王弼改造老子的思想文字,主要是《易傳》和《論語》。儒家的易和乾坤的關係(此或為孔子本人思想,而為弟子所記載),或者說形上形下的關係,便是王弼本末、母子之說的根據。這樣一來,老子的宇宙論就轉化成了儒家的本末論,卻依舊保留著老子的概念,可以說,王弼的構建算是儒道合流的典範——但同時也招來個別民哲的辱罵,以為王弼偽造篡改了老子,其實不然,王弼所使用的通行本老子是早於王弼時代就存在的,王弼並未修改什麼內容。如果民哲要噴王弼,保證老子的純粹思想,那麼應該去噴莊子後學和黃老學派,他們是真的把老子文字給做了大手術。其實後人改動也未必就完全不對,譬如老子原本作“侯王亦大”,後人給改成“人亦大”,至少面臨的現代攻擊要少些。
王弼提出過“孔聖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總結起來就是常見的這句話——“孔聖體無,老莊言無”,“言聖不如體聖”,臺灣學者楊儒賓說這算是“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的翻版,很貼切。王弼的觀點,核心即在於《論語》的子貢之問孔子之答——天何言哉?所以,按照王弼的構想,體聖是不屑於言談“無”這些內容的,而只會論“有”——但這並非王弼自己的創造,我們在《莊子》裡面同樣能看到這樣的構想,即混沌術和真正的聖人,也是為他人所不知的。
此外,王弼自己註釋過《論語》,他當然知道“仁”這個概念在《論語》中不是最高概念,也就為他的“有”之說提供了證據。故他眼裡,孔子體無,所以言有,老莊做不到體無,所以只能言無。後人說他是儒家,也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