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言醉62

    謝榛是明代的一位布衣詩人,博覽群書,十六歲即作樂府商調,流傳頗廣。謝榛無意於仕途,喜歡雲遊,愛結交四方好友,常與友人聚在一起談論詩詞。

    有一次,謝榛遊歷至一個濱海小鎮,當地一名學子久聞謝榛之名,特設宴熱情招待。初次見面,兩人相談甚歡。不過,舉箸之際,謝榛卻甚覺掃興。原來,謝榛嗜魚,幾乎每頓飯都要吃魚,簡直是無魚不歡,甚至稱得上是無魚則粒米難進。然而,宴席上杯盤雜陳,卻獨獨無魚。這讓謝榛失望之餘更有些不解:很顯然,對方並非沒有誠意,菜餚上了一道又一道,且不乏珍饈。而此地乃濱海之城,魚類應該是特產,對方為何偏偏像與自己作對一般,沒有安排一道魚呢?出於禮貌,謝榛隱忍不發。不過,他也沒有高談闊論、把酒當歌,因此席間氛圍非常冷清。

    傍晚,察覺到異常的學子來到謝榛下榻之處,問道:“先生似有不快,在下是否有禮數不周之處?”謝榛連連擺手,對學子的盛情款待表示了感謝。接著,他忍不住好奇地問:“此地無魚嗎?”“先生何出此言?此地正是以魚為特產啊!”學子回答。謝榛更加疑惑了:“那為何席間無魚?”“原來先生也留意到了在下的良苦用心。”學子笑著回答,“在下極其討厭魚,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都討厭的東西,怎敢奉與先生?不是此地無魚,而是我不敢以魚褻瀆先生啊!”謝榛聽後,良久無言。

    後來,謝榛對友人提及此事,說:“吾曾深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皆非矣。‘己所不欲’可能正是‘人所欲’,所以己所不欲也不妨施於人。”

    大多數人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卻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己所欲”也應“勿強施於人”,且更少有人知道“己所不欲”未必“不可施於人”。說到底,“施”還是“不施”,評判標準不應該為是否是“己所欲”,而應該為是否是“人所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歲男生該用哪些護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