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堂1999

    我也來吹一波

    由於大部分人只是通過教科書瞭解部分被閹割的滿清歷史,對真正發生了什麼並不了

    我也是看了《韓四當官》這部小說,對僧王的兵敗有了一定的瞭解

    僧王之敗,非戰之罪

    僧王的主子咸豐帝,是中國最後一個受過正規儒家,法家教育的合格帝王。咸豐從小就接受了正規的帝王心術培養,如果不是西方入侵,他是一個合格的中國帝王。

    李開芳林鳳祥帶領著廣西的老弟兄,勢如破竹,一打就打到了黃河邊,咸豐就準備瀋陽北狩了

    這個時候,蒙古八旗的僧格林沁橫空出世,如同岳飛一樣,擋住了廣西狼兵,並生擒了李開芳林鳳祥

    正大家以為,僧王率領10萬大軍南下,秋風掃落葉幹掉太平天國時候,僧王母親去世,咸豐命令僧王交出兵權,回家丁憂。

    咸豐自幼熟讀孫子兵法商君書,明白大將打了勝仗的時候,是君主最危險的時候。他不想做雍正和宋高宗,留下兔死狗烹的罵名,更不想變成李隆基被手下架空,他只有強行讓僧王丁憂退役。

    於是太平天國在將滿清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打爛,咸豐也被動實現了削藩江浙的目的,如果不是西方和日本入侵,是有利於統治的。

    哪知道過了6年,英法要修約,打到了天津,天津守軍不堪一擊,咸豐才想起了奴才僧王,企圖讓僧武穆能力挽狂瀾。

    可惜,僧王打太平天國的精兵早就被裁剪,只能用京城早就不能戰的八旗。

    僧王只好採用殘酷的軍法控制軍隊和英法聯軍死戰,一人逃,殺伍長,一隊後退殺百夫長的戰術。最後八旗軍大部分戰死,從戰略上給咸豐帝朝廷有了撤退的時間

    僧王板載衝鋒,也是無奈之舉。

    再後來僧王失去了信任,更加沒兵沒餉,為捻軍所殺。就如同光桿的關公被馬忠所殺一樣。

    ……………………………………..…………........……

  • 2 # 鹹魚閒聊

    1860年8月24日,英法聯軍攻陷天津,清軍西撤,與此同時,英法聯軍持續進攻通州,9月18日,通州陷落。通州當時是北京城外的唯一防護重鎮,通州陷落後北京城岌岌可危,然而此時咸豐皇帝並不死心,他命令僧格林沁必須於北京城外擊潰英法聯軍,那麼在通州失陷的情況下,咸豐皇帝為何會相信僧格林沁能擊潰英法聯軍呢?主要原因就在於,當時僧格林沁手中握有戰鬥力最強悍的蒙古騎兵,這支騎兵被咸豐皇帝稱為“大清的長城”,在之前的屢次戰鬥中,都表現不凡,而且除了騎兵外,僧格林沁還統率了2萬多的步兵,這樣算來,僧格林沁統率的清軍總兵力在3萬餘人左右,而英法聯軍只有8000餘人。

    兩軍兵力相差懸殊,這就是咸豐皇帝的底氣,於是,僧格林沁便於八里橋佈防,隨時迎接英法聯軍,八里橋東據通州八里,西據北京三十里,是通州進入北京的咽喉要道,清軍將賭注全壓在了八里橋一戰上,若戰敗,咸豐皇帝也只有選擇逃跑了,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八里橋之戰只能勝不能敗,似乎也註定會勝利。

    但戰爭的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英法聯軍驚訝於勝利來的如此容易,而清朝統治者則驚訝於敗的如此突然又如此徹底。

    相差如此巨大的戰損比,讓清政府顏面無存,至今想來也確實非常的窩囊,那麼在這場戰役中,僧格林沁選擇在八里橋這麼一個開闊的地方以騎兵正面衝擊英法聯軍,是否犯下了兵家大忌呢?

    若單以兩軍當時的裝備情況來看,這種戰術肯定是非常落後的,但是,僧格林沁當時選擇這麼一種戰術也是被逼無奈的,那麼,他是被誰所逼呢?答案就是形勢!

    當時咸豐皇帝強令僧格林沁必須在北京城外抵擋住英法聯軍,對於前不久在天津大沽口受挫的僧格林沁來講,他已經正面接觸過英法聯軍,也已經認識到他們的厲害,所以他非常清楚,以當時清軍的實力和平津地區的地形條件,是根本不可能擊敗英法聯軍的,蒙古騎兵擅長平原作戰,而英法聯軍的火槍陣及先進的火炮更適合平原作戰,如果讓英法聯軍在大沽口成功登陸,那麼華北平原就是他們發揮自身武器優勢最有利的舞臺。

    因此,在大沽口,僧格林沁想盡一切辦法擊潰了英法艦隊,其目的就是阻止他們踏上清朝國土,可惜英法聯軍採取了迂迴包抄的策略,打了一個時間差,側面繞過大沽口,而後包夾了僧格林沁,這才造成了僧格林沁的大沽口之敗。

    所以,大沽口陷落後,僧格林沁就已經不抱任何戰勝之希望了,但面對咸豐皇帝的要求,他也不得不去執行,因此,八里橋之戰實屬僧格林沁的被迫一戰。

    在被迫一戰的情況下,僧格林沁一直在思考如何發揮己方的優勢,最終,他得出的結果就是,必須以騎兵快速衝到敵方陣前,與他們進行肉搏戰,才有勝利的一絲希望,所以才有了後來蒙古騎兵一次又一次的衝擊。

    可是,英法聯軍的陣型非常嚴謹,所配備的也都是當時最先進的前裝擊發線膛槍和火炮,其裝填速度快,威力大,射程遠,精度高,所以,蒙古騎兵根本近不了身。

    我們可以看一下英法聯軍的進軍速度和發起攻擊的時間,不難看出,僧格林沁根本沒有充足的時間去迎接英法聯軍的來襲,而且非常重要的第一點就是,英法聯軍於凌晨就開始集結推進,早上7點就主動發起了進攻,很明顯,他們也想到了清軍夜襲的可能性,所以才會選擇這一時間段來打破了清軍夜襲的幻想。

    所以,當時的僧格林沁是真的難,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主動進攻也不是,被動防守更是坐以待斃,騎兵衝擊不成,夜襲更不可能,總而言之,對於僧格林沁來講,無論他怎麼選擇,八里橋之戰都是必敗之局。

  • 3 # 李飛叨

    僧格林沁是滿清少有的猛將,但八里橋一戰之中,中國軍隊在武器方面的絕對落後,卻顯露無疑。僧格林沁對其蒙古鐵騎充滿信心,但傳統的大規模騎兵衝鋒,在先進的武器面前,顯然是不堪一擊的。

    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陷落,僧格林沁退守張家灣、八里橋一帶。此地是北京的門戶,僧格林沁已經無路可退,如果再後撤就撤進北京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只能選擇在此與英法聯軍決戰,而八里橋一帶的開闊地形,也讓僧格林沁多少有些希望,畢竟這種地形對於騎兵來說,仍佔據著地利。

    9月21日凌晨,完成集結的英法聯軍,從東、西、南三路對八里橋發起攻擊,清軍則按照既定部署,對敵人正面展開衝鋒。

    但現實卻十分殘酷,八里橋之戰從早上打到中午,清兵的馬隊、步兵數次衝鋒,都遭到了敵人的優勢火力壓制,最後英法聯軍攻佔八里橋,清兵死傷慘重之下潰退。戰後統計,英法聯軍陣亡12人,受傷者僅30餘人,而清軍傷亡高達千餘人。

    不難看出,裝備上的絕對落後,是清軍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順便說一句,夜襲是不靠譜的。當時的清軍,因為營養問題,很多人都有夜盲症,這樣的部隊去在黑夜中偷襲敵人,無異於羊入虎口!

  • 4 # 歷史環形社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八里橋上發生了中國最窩囊的一次戰爭,當時天津大沽淪陷,八月底的時候皇帝跟侵略者談判,還是失敗了。

    在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清軍已經瞭解了英法海軍的實力,所以在炮臺海防的建設上投入比之前加大了很多,尤其是對於天津和大沽炮臺的建設,格外的重視,面對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皇帝是有所準備的,也比較有信心,英法部隊在北上的時候打到了大沽口,皇帝雖然有點擔憂和恐懼,但是至少主戰還是比較強硬,讓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抵禦聯軍,聯軍經過了第一次交手,認為清軍不堪一擊,所以有些輕敵,沒有想到僧格林沁的軍隊非常的英勇,頑強抵抗,最終清軍陣亡了38個人。

    騎兵最主要的優勢就是可以在開闊地訓練,馬兒可以活動的範圍也比較大,忽左忽右,很快就能把敵人繞暈,活捉敵人。僧格林沁使用的就是這種戰術,無論情況怎麼複雜,這個戰術在當時都是最準確的,但可惜是選錯了物件。如果對方是太平天國,一定會把他們徹底消滅。還有人會疑惑為什麼不能用夜戰和近戰。在這之前的張家灣戰爭中,僧格林沁就讓自己的騎兵和英法聯軍進行了擂臺賽,本來騎兵是把聯軍給繞暈了,但是後來對方的士兵反應過來之後,一排排的子彈打過去,騎兵們就全部倒地不動了。

    1860年,清軍在八里橋集結,僧格林沁也早就在這裡準備好作戰,它們的信心還是很足的,她當時帶著最厲害的一個騎兵隊伍,大概有一萬人左右,步兵兩萬。他的計劃是分三路截殺敵人,他最自豪的隊伍就在八里橋上,而八里橋是對方並經之地。當時兵器主要是冷兵器,槍械很少,敵方之前就有觀察了他們的戰略部署,他們的武器都是非常先進的。想用橋另一邊的27尊炮的炮兵連和正黃旗八旗兵來守住這座橋。

    早上9點的時候,僧格林沁帶著部隊多次衝擊都沒成功,聯軍就地建起了8門炮直接摧毀了炮兵連的營地,清除了清軍的炮,看到這場景,清軍很多人都逃跑了。聯軍也沒有派兵深入,只是讓步兵拿著刺刀,跟清軍在橋頭進行對抗,最後法軍渡過了運河,清軍就失敗了,一部分逃回了北京,一部分跑到了蒙古草原。

    這次戰事失敗主要就是因為騎兵沒有作戰經歷,敵方中箭的人很少,清軍也不敢靠近搏鬥,就算有英勇的士兵,也是少數。根據最後的統計,英國死了2個人,受傷29個人,法國死了3個人,受傷17人。而清軍死了有3千人,數字對比差距還是很大的。蒙古的騎兵也並不是不勇敢,面對對方先進的武器,他們是非常弱小的,這次戰爭可以說是最窩囊的異常了。於是英法聯軍進入北京,洗劫圓明園等,中國的屈辱就這樣開始了。

  • 5 # 劇透歷史

    八里橋之戰開打前,留給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的選擇餘地已經很少。

    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炮臺後,順著白河溯流而上攻佔北京的門戶天津,接著由天津出發兵鋒直指大清帝國的心臟北京。

    這是一場敵人兵臨城下的被迫決戰,僧格林沁對戰場、戰法,根本來不及做細緻的部署。夜戰,發揮不出滿蒙騎兵快打猛衝的速度優勢。近戰,僧格林沁倒是真想,但也要英法聯軍“同意”跟你這麼打才行啊!

    所以,此時戰爭的主動權完全在英法聯軍一方,由不得僧格林沁說了算。

    自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序幕開啟以來,戰爭的爭奪焦點,最關鍵的是在制海權層面的控制。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就吃了喪失制海權的虧。

    在那支木板帆船組成的水師被殲滅後,英軍艦隊憑藉堅船利炮,在沿海各地風馳電掣、來去自如,往往能在一個登陸點上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導致清軍在各個戰場疲於奔命,反倒讓轉了半個地球遠道而來的英軍佔了主場優勢。

    對雙方軍事層面的差距,清政府倒也有些教訓吸取,對拱衛北京的天津和大沽口地帶,加強了不少炮臺之類的岸防工事修築。

    1859年6月的大沽口炮戰,僧格林沁利用有利地形和十分到位的偽裝手段,著實讓輕敵冒進的英法聯軍吃了大虧。清軍以傷亡32人的代價,換來了打死英法聯軍94人、打傷369人的難得勝利。

    此戰,一舉打破了“洋人不可戰勝的神話”,更給身在圓明園的咸豐皇帝帶來了洗刷第一次鴉片戰爭國恥的錯覺,隨後與英法的外交交涉也趨向於強硬起來。

    但運氣沒有再次眷顧咸豐,捲土重來的英法聯軍,很快就攻陷了大沽炮臺和天津,直接威脅到帝國的都城北京。

    可見,在失去制海權的情況下,北京作為國家首都的地理位置極為不理想。大沽口、白河、天津、北京之間緩衝的地帶十分狹窄,沿途基本無險可守,整個北京城直接暴露在了英法聯軍面前。

    至此,清軍和英法聯軍對陣的主戰場,就集中到了僧格林沁匆忙佈置,距離北京僅僅8公里的通州、八里橋一帶防線。

    或許在僧格林沁眼中,開闊的通州八里橋,還是較為理想、對清軍有利的開戰地呢。

    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和英國進行的主要是海戰和城池、炮臺等據點的攻防戰,在開闊地帶面對面的野戰騎兵對決還尚未經歷。躲在工事後被動挨打,或是用步兵靠雙腿的衝鋒,都給人以缺乏速度衝擊力的感覺。

    而騎兵卻不同,僧格林沁使用猛打快衝的滿蒙八旗勁旅,估計意圖是儘可能最大限度發揮速度優勢,衝擊打亂英法聯軍的陣型。只要先頭的1萬騎兵開局漂亮,跟在後頭的2萬步兵就能成功實施白刃格鬥,解決掉8000來人的英法聯軍。

    然而,戰鬥一開打,清軍便暴露出戰術戰法和武器裝備的嚴重不足。

    這個階段的西方軍隊,已經普遍裝備射程和威力都很不錯的滑膛炮,以及配備有刺刀的前膛燧發槍,甚至還有部分射擊精度更高的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火炮和步槍的組合,完全足以抵消騎兵正面衝鋒的速度優勢。

    清軍也有少數滑膛槍,但更多的是那種一人用肩膀抬、另一人瞄準射擊的老古董抬槍,餘下的就是腰刀、長矛等冷兵器。

    武器裝備的巨大代差,導致清軍槍械在射程、射速、精度各個方面統統遠遠落後於英法聯軍。

    滿蒙八旗輪番衝擊英法聯軍陣地,但在火炮和子彈封鎖下死傷慘重,即便有極少數突防成功的騎兵,也在近距離射擊和刺刀格鬥中墜馬戰死。整場八里橋之戰,英法聯軍只陣亡了12人,而與之對戰的清軍卻幾乎是全軍覆沒。

  • 6 # 三度扯歷史

    僧格林沁選擇八里橋開闊地和英法聯軍開戰,主要原因是條件限制,被逼無奈。至於夜戰近戰的方法,更是因為條件限制,根本無法進行。

    1.僧格林沁是誰?

    有人評價說僧格林沁是中國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實至名歸。

    僧格林沁,出身蒙古貴族,但家境貧寒,自小跟隨父親給富戶幹活謀生,機緣巧合得貴人賞識,開始接受教育並在清朝擔任職務,以其作戰勇猛、有將帥之才,一步步得到了清朝道光皇帝和咸豐皇帝的青睞,走進了清廷權利中心。

    雖說其並未真的獲得“鐵帽子王”稱號,但確該如此。

    關於其人,是難得的將帥之才,同時又能夠體恤下屬,愛民如子,所以為民眾、普通將士的愛戴。

    被稱為“國之柱石”,雖大起大落,亦為滿清名將,死後入紫光閣,視為無上榮耀。

    2.僧格林沁為什麼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與英法聯軍開戰?

    提到僧格林沁,就不得不提起他與英法聯軍之間的戰鬥。

    眾所周知,第一次鴉片戰爭和第二次鴉片戰爭是中國歷史上恥辱的一筆。

    但恥辱當中也有火光,也有血色,更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僧格林沁當屬其中之一。

    很多人認為鴉片戰爭中國是全面戰敗的,但事實是,正是因為僧格林沁,雖然鴉片戰爭最終的結果不好,但也有勝利的一幕。

    第一次鴉片戰爭,僧格林沁沒能說服咸豐皇帝和主和派,故而恥辱求和。

    而第二次鴉片戰爭初期,僧格林沁提前做好了準備,在咸豐帝的支援下,重挫英法聯軍,當時馬克思還發表了對中中國人民勇於抵抗侵略的文章。

    然而,這只是英法聯軍輕敵所致。

    清政府的腐朽並非僧格林沁一人可擔當,落後的武器裝備和自由散漫的軍隊紀律使得反應過來的英法聯軍如同餓狼般反撲。

    毫無疑問,清廷敗退。

    吃了虧的英法聯軍揚言要打進北京城,活捉咸豐帝。

    僧格林沁一路阻擊,最終敗退至八里橋,與英法聯軍開戰。

    準確來說,這不是開戰,而是被迫應戰,或者說,是決戰。

    當時,咸豐帝在紫禁城已經開始慌亂,甚至開始準備出逃,卻嚴令僧格林沁阻敵於北京城之外。

    可是,當時的僧格林沁手中,只剩下一萬蒙古鐵騎算是王牌。

    前有軍令如山,後有猛敵似虎,僧格林沁該怎麼辦?

    只能是採取硬碰硬的辦法,排兵佈陣,正面開火。

    同時,因為當時的英法聯軍數量也在一萬人左右,所以在數量上幾乎是旗鼓相當。

    然而,英法聯軍的武器是當時先進的火器,而僧格林沁手中的王牌——一萬鐵騎所倚靠的,只是大規模作戰中,重騎兵的橫衝直撞。

    結果可想而知。

    所以說,僧格林沁為什麼選擇在八里橋開闊地與英法聯軍開戰,原因無非三個:

    a.從戰略層面考量,前有軍令如山,後有猛敵似虎,八里橋不是僧格林沁的選擇,而是軍令和敵人的選擇;

    b.從地理因素考量,背靠皇城北京,為了不負皇恩,八里橋無疑是最好的開戰之地;

    c.從戰術層面考量,一萬重騎兵需要的就是開闊地帶以橫衝直撞,周邊山坳和峽谷,根本不適合重騎兵展開戰鬥。

    3.為什麼不採用夜戰近戰的方式呢?

    首先來說,當時情況緊急,不允許僧格林沁有其他想法。

    咸豐帝嚴令僧格林沁阻敵於北京城外,八里橋已是退無可退之地。

    面對著不斷逼近的敵人,僧格林沁只有在八里橋白天開戰,哪有時間考慮夜戰或者其他。

    其次,重騎兵戰鬥一般而言都是正面衝撞,如果採用夜戰近戰,反而是以己之短爭敵之長,戰術安排,根本不允許這麼做。

    最後,題主可能是受現代戰爭思維影響,認為近戰夜戰更能取勝,但事實是近代特種作戰發展至今也沒多久,大兵團作戰思維即便在解放戰爭中還是主流。

    名將巴頓說過:戰爭對於下層軍官和士兵而言就是一部巨大的絞肉機。

    這句話就適用於大兵團對戰,正面剛。

    雖然有排兵佈陣的說法,但是,那是在敵我實力均等的情況下。

    以少勝多的確是佳話,但被直接幹掉的更多。

    而近代戰爭更偏向於區域性化、區域化、城市保衛化,所以,並不適用大兵團作戰,高效、快捷,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勝利,才是現代戰爭的訴求。

    自然,夜戰、近戰、特種戰應運而生。

    這在當時,根本沒法想象。

    4.如何評價這場戰爭?

    個人認為,僧格林沁無疑是一名有著卓越軍事才能的愛國將領。

    但僧格林沁生不逢時,在清末腐朽的朝廷中,拿著有限的經費出征打仗,在武器裝備落後於敵人的情況下創造戰爭神話。

    不容易,但更能彰顯僧格林沁的才能。

    所以,對映至八里橋一戰,雖然戰敗,但僧格林沁無罪可言。

    論軍事才能,其前有重創英法聯軍的事實,後有多次敗捻的佳話,這一戰,雖敗猶榮,至少比那些主和派要好。

    失敗的原因,就是腐朽不堪的清廷和還在做著天朝上國夢的統治者。

    僧格林沁只是將帥一名,他做到了自己的本分,甚至在本職的工作上做到了完美。

    但他也僅僅只是一個人,無法阻擊清廷的落後與衰敗。

    這一戰,該敗。

    但不是敗給英法聯軍,而是敗給了清廷統治者。

  • 7 # 翡翠鑑賞風

    八里橋是運河上的一座石橋,因東距通州城8華里而得名,是進入通州進北京的要道,去過通州的朋友都知道,那一帶全是平原,本來就沒有什麼山地,從那兒一直到天津,基本就是沿著現在的京津第二高速走,一路都是平原。所以依託運河在八里橋組織防禦完全是正確的選擇。

    至於為什麼不進行夜戰,其實在古代戰爭中,夜戰大都是不可行的,我們能說出來的所謂夜戰都存在於小說演義中,現實歷史中除了一些特例基本不存在,比如唐代雪夜襲蔡州,是因為大雪之夜月光又很好,大雪反光有良好的視線。而大多數時候,古代打仗天一黑雙方就各自收兵回營了。古代即沒有照明也沒有現代的通訊手段,聯絡都是靠旗號,成千上萬人馬晚上出動,別說打仗了走都很容易走散,大家可以試一下,幾十個人如果沒有手機對講機,沒有定位,在曠野中行進,百分之百要走散。更別說指揮打仗了。還有古人普遍都有夜盲症,到了晚上什麼也看不見。

    那為何清軍會遭到慘敗呢?其實,在現代軍隊面前,古代軍隊只能是遭到一邊倒的屠殺,代差不光是武器,而且軍隊的作戰思維和體系。武器上,聯軍裝備的是前裝遂發槍和少量最新的後裝線膛槍,線膛炮,清軍火炮還是200年前的紅衣大炮,火槍也是200年前的火槍抬槍,主要是弓箭為主,而就是弓箭也遠遠不如他們的先輩,大都只能拉開幾十斤的輕弓。

    陣型上聯軍採用的是三列線陣和空心方陣,經過幾百年排隊槍斃戰術鍛煉出的聯軍,可以面對敵人從容不迫的一輪一輪射擊。而且聯軍新式步槍射程極遠,在剛剛結束的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聯軍步槍火力完全碾壓俄軍。蒙古騎兵不是不想近戰,事實上蒙古騎兵表現的很勇敢,多次不顧傷亡,衝到距聯軍幾十米處對射,但他們幾十斤的弓只能擦破錶皮,而自己在一輪一輪的齊射中倒下,甚至有幾次還衝破了聯軍的陣型,但空心方陣的作用是不怕被衝破的,衝進來的騎兵被四面的火力消滅。

    很多朋友認為僧格林沁沒有機動靈活的發揮騎兵優勢,其實,騎兵戰也沒有優勢而是同樣被一邊倒的屠殺,戰役最後,英法聯軍出動1500名騎兵發起衝擊,造成了清軍全面的崩潰。近代歐洲軍隊,騎兵和步兵一樣是非常強調整體和紀律的牆式衝鋒,過去法國的胸甲騎兵可是赫赫有名的,在這種千人如一體的先進戰術面前,舊軍隊那種靠個人勇武,單打獨鬥式的騎兵戰術只能是完敗。

  • 8 # 星輝650

    僧格林沁,作為滿清著名將領,是震懾漢軍八旗的著名將領,

    本身軍事素養不是沒有,而是有限,並且他的軍事行動也受朝庭節制,在哪打,怎樣打,也並不全由他作主,八里橋之戰其實很被動,時間,戰場,裝備,彈藥都不理想,

    八里橋最主要的動機是拱衛京師,而不是放手全力殲滅敵人,當然他也不是不想殲滅敵人但,更重要的是擋在京師與敵人之間,這就很被動了,

    再看時間地點戰場,氣象,

    春秋天,基本晴天,能見度好,利於英法軍射擊,小雨天氣最好,但是等不來呀!

    丘陵開闊地,己經不錯了,有丘陵可以避免直線被秒殺,還是開闊地對騎兵有好處,

    戰前佈置不全由他,能在各種侷限條件下選個差不多,好歹硬著頭皮也只能那樣了,

    再說臨戰指揮,他大清本來理念就落後,騎兵小馬槍大炮就不如人家機槍小炮排子槍,

    衝鋒時沒有臨時指揮線性衝鋒,而是大隊平推,這衝鋒陣型組織的不好,不是上上之選的陣型,

    而且衝鋒波次間隔掌握的不好,

    前隊衝上去,吸引住火力,後隊沒及時跟上,間隔太大,

    總之這幫人平時就沒留神過先進列強的戰術戰法,臨時上陣,

    雖然打的很英勇很慘烈但基本徒勞。

    再看三元里,

    雨天,泥地,英法野炮行動不便,槍支失靈,

    三元里是動了腦筋的。

    其實英法聯軍上岸後軍糧彈藥補給是很受限的,子彈,炮彈都是有數的,

    三元里,引著英法軍瞎轉,把英法軍的炮陷住了,巷戰半巷戰也限制洋槍直線射擊瞄準,

  • 9 # 大侃聊歷史

    八里橋不是僧格林沁選的,他是被英法聯軍逼退到了八里橋附近,在他身後就是北京城,皇帝就在那看著他,僧格林沁已經退無可退。

    八里橋之戰是他與英法聯軍的決戰,勝了萬事太平,敗了皇帝都可能被抓,僧格林沁作為清末最著名的軍事將領,他要比任何人都適合指揮這場決戰。

    僧格林沁的指揮沒有一點問題,他所能倚仗的就是手中的一萬鐵騎,他指望著這一萬鐵騎還像多年來一樣,一個衝鋒打亂敵人部署,然後砍瓜切菜般取的勝利!

    這是他選在開闊地開戰的根本原因,至於題主說的為什麼不晚上開戰呢,這根本不現實,首先騎兵適合衝鋒,但不能在晚上,黑燈瞎火的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其次面對小股敵人可能一個衝鋒,敵人就全散了,可英法聯軍有將近一萬人,偷襲的效果很小,不如不打。

    那麼身經百戰的僧格林沁在八里橋怎麼就敗的如此徹底呢。

    時代不同了,清軍還固守落後的作戰方式僧格林沁領導的八里橋之戰是中國千年傳統的騎兵衝擊、冷兵器近戰與西方經過拿破崙戰爭和工業革命後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決戰,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炮。

    香港軍事評論員馬鼎盛這樣評價僧格林沁指揮的八里橋之戰,顯然蒙古鐵騎還是那支蒙古鐵騎,僧格林沁還是那個滿清的鐵帽子王,但是相比較太平天國的長槍短刀,這次八里橋換成了英法聯軍的機槍大炮。

    就像當年北美大陸發生的歐洲列強與印第安人部落的衝突一樣,根本原因是我們的武器落後了,排兵佈陣的指揮系統落後了。

    雖然,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配備了火器,但是明顯落後於英法聯軍,操作也不熟練。英法聯軍不僅裝備有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部分還使用了發明不久的新式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使用的是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等最新戰術。而八旗步兵營是以冷熱兵器混用為主的步騎混合軍隊,綠營軍裝備的是少數進口和仿製的舊式滑膛槍、自制的本國鳥槍,抬槍,抬炮、劈山炮、和大刀、長矛等冷兵器。

    當僧格林沁下令進攻後,悍不畏死的蒙古鐵騎高喊著口號衝向英法聯軍,迎接他們的是數百支康格列夫火箭組成的密集炮火。一下子戰馬受驚,連帶後邊跟進的步兵也陣型大亂,在英法聯軍的炮火下死傷摻重。

    僧格林沁早已看戰爭結果,他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要說僧格林沁不會指揮,那就太冤枉他了,翻翻僧格林沁的過往,他的每個頭銜都是真刀真槍掙來的,親王、世襲罔替、三眼花翎,別人羨慕不來的榮耀,僧格林沁統統擁有,足以證明實力之強。

    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就上書皇帝,堅決不投降,請命抵抗侵略者,可惜朝中求和派佔據主導地位,僧格林沁空有報國熱情,卻無處施展。

    眾所周知,十九世紀滿清政權已經腐朽不堪,與歐洲列強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毫無反省,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統治期間,為滿足私慾挪用軍費,導致軍隊戰力低下,內憂外患不斷而無力抗爭,從鴉片戰爭就能看出,清軍和英法聯軍的巨大差距。

    所以僧格林沁早就看到了戰爭的結局,但是作為滿清的將領,皇帝的臣子,他不能再退,八里橋就是他以死明志的地方,他決定在這裡拉開陣勢和侵略者轟轟烈烈的打一場,以報皇恩。

    八里橋一戰,僧格林沁不該背鍋,這個鍋他也背不起,這一戰只是清末封建王朝屈辱史的一部分而已,面對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的大趨勢,滿清統治者不懂得與時俱進,還在以天朝上國自居,豈能不敗。

    僧格林沁不能把握國家前進的方向,他只是個將軍,他已經做好了作為將軍該做的事,正如法軍軍官吉拉爾在《法蘭西和中國》中對清軍的英勇作戰描述的那樣:

    "光榮應該屬於這些好鬥之士,確是應該屬於他們!沒有害怕,也不出怨言,他們甘願為了大家的安全而慷慨地灑下自己的鮮血。”

  • 10 # 老威觀史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僧格林沁之所以選擇在八里橋的開闊地段同英法聯軍展開決戰,實際上是因為認知差異,他沒有想到英法聯軍的火力會如此之強。同時,他所率領的是最為精銳的蒙古騎兵,開闊地本身就適合蒙古騎兵衝鋒,所以從他自身認知角度來說,他並沒有選錯決戰地點。

    當時已經沒有退路

    之所以要選擇同英法聯軍決戰,是因為當時已經沒有退路了。

    我們今天開啟百度地圖,就可以看到八里橋到故宮都已經沒多遠了,圖中畫圈的地方就是八里橋,在地圖上來看,已經沒有20公里了,也就是說,英法聯軍到了這裡你還不守的話,那就等於是把首都讓出來了。

    不管怎麼說,首都這樣重要的地方不守是說不過去的,而且當時清廷已經把北京附近的部隊都交給了僧格林沁指揮,他的任務就是防守首都。再說,英法聯軍打過來,也是僧格林沁扣押了對方的使者引發的戰爭,這個責任,僧格林沁還是要擔當的。

    僧格林沁在戰前也是經過了多方的部署,在部隊集結完畢之後,決定在八里橋展開一場決戰,試圖一舉擊潰英法聯軍。

    僧格林沁與英法聯軍作戰情況

    在八里橋決戰之前,雙方先是在張家灣進行了一場戰役。僧格林沁集結了3萬部隊,與他們對戰的是1萬名左右的英法聯軍。當時僧格林沁帶領17000人作為先頭部隊與英法聯軍交手,他用數千名步兵正面吸引對方的火力,然後出動騎兵從側翼包抄,試圖一舉沖垮英法聯軍。

    但是此時的英法聯軍的火力已經不能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同日而語了,此時的英法聯軍使用的是後膛槍,無論是射速還是威力還是射程,都已與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英中國人使用的前膛槍明顯有了改進。

    僧格林沁手上有11000多名蒙古精銳騎兵,在發動衝鋒的時候很快就遭受到了對方的排槍和火炮的猛擊,結果傷亡嚴重,基本衝不到英法聯軍的面前就基本全部報銷了。

    正面牽制的步兵就更不用說了,基本被火炮轟的七零八落。之後英法聯軍出動了騎兵部隊追擊,這些騎兵即可以用槍進行遠距離射擊,近戰也可以用馬刀肉搏,一舉將已經潰散的清軍打的亂跑。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僧格林沁也是看懂了,繼續打下去除了徒增傷亡沒有任何意義,於是他下令撤退,戰役就此結束了。

    此戰僧格林沁傷亡超過了1500多人,還丟掉了80多門大炮,而英法聯軍僅僅傷亡20人,這可以說不是在打仗,而是在屠殺了。

    之後英法聯軍步步緊逼一直到了八里橋。撤退到了這裡,僧格林沁不打也得打了,再退就等於把首都給讓出來了。

    此時的僧格林沁知道就是打也打不贏,但是作為當時全權負責防守北京的大將,僧格林沁不打就沒法跟朝廷交代,還是硬著頭皮再打了一場,結果蒙古騎兵依然慘敗,損失了超過1200多人,英法聯軍傷亡僅50多人。

    其實經過了前面的戰役,僧格林沁也知道首都守不住,八里橋之戰他也不是一味地硬拼,在傷亡了1200多人之後,他就撤了,當時他手上有3萬人左右。

    那麼話說回來為什麼不展開夜戰呢?因為當時清軍的士氣很低,如果是夜戰的話,是要組織敢死隊去打的,而願意去打夜戰的基本都是不要命的去做的,當時僧格林沁就是想組織夜戰,也沒人敢去,所以也就打不起夜戰了。

    當然,我們很多人都是受了影視劇的影響,如《火燒圓明園》之類的,裡面的清軍都是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地往前衝。但實際情況是,當時的清軍沒有我們影視劇裡面表現的這麼英勇,基本都是一些怕死鬼,唯一能打的也就只有蒙古騎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有過舊物改造的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