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農周哥
-
2 # 桃子日記558
我們都知道要減肥,可是很多時候就是管不了自己的嘴。尤其是吃了甜食之後,心情會大好。我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去找當地的美食,比如來福州,就想吃吃福州的美食,魚丸啊之類的。可是我們安馨營養師都是專業的營養師,知道食物怎麼樣搭配才健康。用安馨3021低碳的飲食方式,是沒有問題的。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瘋狂吃東西,以此來緩解壓力,是許多人都會選擇的減壓方式。這種以進食行為作為應對消極情緒(如焦慮、抑鬱、憤怒、孤獨等)的反應,被心理學家Van Strien定義為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借吃消愁”。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發現,自己其實很難區分“飢餓進食”和“情緒性進食”的區別。很多突然胖起來的人,可能都選擇了將食物當作填補情感需求的工具。從而越來越胖,一胖不止。
情緒性進食形成的原因,其實比較複雜。就像很多胖子之所以胖,往往也有各方面的原因。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借吃消愁”是我們從嬰兒時期延續下來的習慣,是天性,不容易改的。那時母親是我們最為信賴的人,是我們獲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徑,而哺乳則是母子之間最重要的互動——
因此,“通過嘴來獲取安全”的機制,從那個時候開始留在了我們的潛意識中。即使已經長大多年,當我們在面臨緊張和壓力的時候,還總會想著吃點什麼來緩解焦慮。
從生理的角度看,巨大的壓力會使我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含量迅速上升,這種激素的大量分泌會讓人感受到異常渴望高熱量的食物。所以,當你因為情緒不好而想吃東西時,炸雞和薯條往往比一份蔬菜沙拉要誘人許多,雖然在平時你可能並不會喜歡這樣的食物。
同理,一個人成年後,長期被自己的伴侶情感忽視,也可能對他產生同樣的心理影響。由此產生情緒問題後,人也更容易選擇“情緒性進食”來緩解問題。
那麼,“借吃消愁”真的可以緩解我們的焦慮和壓力嗎?還真可以。
在我們體記憶體在一套“自主神經系統”,它調節著我們的激素分泌,也影響著我們的心情。自主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當其中的一套系統被啟用時,另一套系統就會被相應削弱。
當巨大的壓力襲來,就會啟用“交感神經系統”,於是我們會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全身心進入備戰狀態。
而吃東西,又能讓“副交感神經系統”被啟用,“戰鬥模式”解除,我們會進入“享受人生”模式,心跳平緩,生活進入美滋滋狀態。
情緒性進食還有啥影響?
既然“借吃消愁”可以緩解壓力,那又為啥不推薦人們使用呢?
因為它雖然有效,但效果可能也很有限,甚至容易引發更多其他問題。
首先,為什麼說情緒性進食的安撫作用非常有限?正如我們前文所講,吃東西之所以可以緩解焦慮,是因為消化系統激活了”副交感神經系統“,但這種刺激並不會持續很久。
所以,當你暴飲暴食之後會發現,那些糟糕的情緒很快又將捲土重來。
其次,我們在壓力下更多的會選擇高熱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所以情緒性進食極易引發肥胖、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當我們認清自己剛剛攝入了多少卡路里,一種新的對於體重的焦慮會油然而生,再加上剛剛捲土重來的本身的焦慮感,此刻我們會感到比之前更加強烈的糟糕的感覺。
這種突增的焦慮,會讓我們產生更為強烈的想要暴飲暴食的慾望,我們往往就這樣陷入”借吃消愁愁更愁“的惡性迴圈。
一旦這種迴圈開始,我們的生活便會落入失控感的旋渦。當什麼時候吃、吃什麼東西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時候,我們厭惡毫無自制力的自己。每一次在鏡子前,日漸豐腴的小肚子都在提醒自己——再這麼下去,坐公交就會被當孕婦了。
更可怕的是,當人習慣了情緒性暴食,當食物淪為了對抗情緒的工具,人便很難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也很難從中獲取到真正的快樂了——體會不到美食的美好,豈不是太可怕了?
·吃東西能解決的壓力,其他方法也可以解決
前面說過,吃東西之所以能緩解情緒,是因為它激活了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
那麼除了進食,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得到同樣的體驗。
比如用涼水洗臉,敷一張面膜,也許就是更簡單有效的辦法。當臉接觸到冰涼的東西時,迷走神經被刺激,此時“副交感神經”會順勢得到啟用。
如果手邊沒有涼水和麵膜,也可以閉上嘴巴、扭住鼻子,然後輕輕地試著向外呼氣。此時,胸腔內的壓力會逐步增加,迷走神經得到啟用,也會順勢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
如果捏鼻子讓你感覺太難受,降低呼吸速率也是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一種方式。花2秒鐘吸氣,憋氣5秒,然後用7秒來慢慢把氣吐出來。重複幾次之後,你的情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別讓自己處在太餓或太累的狀態
回想一下自己暴飲暴食的經歷,是不是大都發生在三更半夜?我們感到極度的疲憊時,最容易發生情緒性進食。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我們的認知資源會變得極其有限,這會導致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進行自我控制。
所以,保持規律的三餐和作息是減少情緒性暴食的有效途徑。
情緒性進食的的本質,在於我們沒有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來安撫自己的糟糕感受,所以只能吃。
比起責怪自己長胖,嘗試找到替代性的自我安撫方式才是當務之急。
感到沮喪和孤獨,打個電話給心愛的人,或者養只小貓小狗,跟他們玩一玩,都會令人感到舒適。如果此時並沒有容易獲取的陪伴,看一看自己喜歡的照片、擺弄下喜歡的物件,也會讓你感到更加溫暖。
感到焦慮時,跳舞、跑步、做瑜伽等任何可以讓你出汗的方式都可以快速消耗掉你的緊張能量。
感到筋疲力竭時,在吃東西之前,先冷靜下來喝杯茶,洗個熱水澡,點份香薰,然後把自己裹進被子好好睡一覺。
總之,原理就是找到另一件喜歡的事情,來替代吃東西。
·接納自己的感受,瞭解自身的情緒機制
最後這個技能,會更偏向心理諮詢的原理:
當你發現自己存在情緒性進食的問題,先不要焦慮,也不要責怪自己。去接納自己的情緒,去想一想:是什麼導致自己開始情緒性進食?是工作壓力太大?是從小到大父母對自己的情感忽視?
一定是有一些不適的感受,才會讓人產生情緒性進食。所以當我們真正瞭解情緒性進食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並能對自身產生理解和同情時,或許情緒性進食就會自動得到緩解。
即使沒有,這也將為你徹底遠離情緒性進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變瘦”和“擁有更加科學的飲食方式”是許多人的目標。可當聊到這些話題時,人們總認為這是一個和“自律”高度相關的問題,以至於壓根沒意識到“情緒性進食”的存在。
其實,情緒也是影響我們身材的重要因素,我們要戰勝肥胖,根本原因也許並非在於不夠自律,而在於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處。
-
3 # 六咖物語
首先感覺你有嚴重的強迫症,對吃是無法自拔,難以剋制住。其次,你是個缺乏生活樂趣的人,難道除了吃就沒有別的事可做了嗎?再者,無論用誰的錢吃喝,都應該有個度,把吃零食的一部分錢留出來投資自己,或者存起來不是更好嗎?最後可以發現你在人生規劃方面缺乏認識,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
-
4 # 老王農村人實話實說
大地人間,民以食為天,吃是好事,能吃會吃,更是好事,有句話叫,事做人不驚猶在可,飯吃人不驚就苦一生,所以人只要在正常的情況下一日三餐或者是空閒時少吃多餐這都是合情合理的,當然如果一個人整天什麼事都不做,成天都只想著吃那這就是極不正常的表現,由此若說一個女生總想著吃該怎麼辦?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這個女生是在工作以外的情況下總想著吃,還是一天到晚什麼事都不幹總想著吃,如果是在工作以外的時間總想著吃這就不必大驚小怪,要知道天下美食佳餚皆為人饞,那個女生見了不吃,尤其是當今社會好吃讓人嘴饞的食餚是琳琅滿目,味香撲鼻,應有盡有,這不得不說現在的條件好,吃喝不愁,穿戴自由,要怎麼享受就怎麼享受,如今不但是光女生總想著吃,男男女女,大大小小,老年人,年輕人,男人,女人,小孩等等誰不是總想著吃吃喝喝,瀟灑娛樂,吃喝才灑脫,不過現在的法制社會不能參加賭博,儘管吃,儘管喝,好吃的東西大街小巷是琳琅滿目,只要吃喝能開心快樂,人生就是風姿綽約,當然如果是一個女人一天到晚什麼事都不幹,這樣總想著吃,這就是錯誤的理念,也是屬於好吃懶做的表現,任何人,吃要吃出點名堂來,坐吃山也空這是不對的,總想著吃就必須要做,不做哪來的吃,不做事憑什麼有得吃,老實懶得去做而要靠別人的施捨和救濟那是打發叫花子要飯的,懶到這種程度還總想著吃就沒有什麼意義,尤其是女生若總想著吃完全要靠男朋友或指望男朋友供養她那是叫天方夜譚,世界上有那個男人如此善心地供養一個好吃懶做的女人這是不太可能的,由此若遇到有這樣的女生總想著吃該怎麼辦?我看如果該女生理智就好辦,這樣可以與她溝通,可以說服她,讓她能自食其力,或一道齊心協力,只要自己動手就可豐衣足食還怕總想著吃,再說如果一個女生她不理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樣的女生總想著吃那就不太好辦,因為你跟這樣的女人無法溝通,跟她講理也講不清,也不可能說服她,這樣的女人生性是好吃懶做,而且還可能是吃碗裡佔鍋裡,如果有那個男人碰到了這樣的女人我看除了放棄就別無選擇,面對耍賴的女人註定是無法而可治
-
5 # 玲瓏心理諮詢
要看她有沒有衝突,或者有沒有造成心理困擾,如果老想著吃,然後日子過得也很開心,也不會帶來身材的影響,那就開心地吃,有什麼呢?吃本來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只是如果本人有困擾,那麼可以去探究一下,心理學上說,口欲沒被滿足的人,會有一些停留,就是如果這個女生在嬰兒哺乳期沒有吃夠媽媽的奶,在吃方面是會有些心理髮育的停滯的。
-
6 # 香妃存在嗎
謝謝邀請,吃到最後變成大胖子,別人嫌棄的目光看過來了,沒有男孩子追求了,三高也跟隨你了,或許因為肥胖你失去更好的工作崗位了,還有多姿多彩的美麗動人的衣服棄你而去了,你某一天想撒個嬌別人說你醜豬多作怪,當你對這一切的一切都無所謂你就可以敞開了吃!吃是你的權力!但如何看帶你是別人的權力!
-
7 # 沉迷無法自拔
挺好的啦,簡單快樂。讓人羨慕不來呀。大多數人想的東西太多了,快樂不起來。
對於她男朋友來說。吃貨女朋友單純可愛。要求也是挺簡單的吧。物質女才不會滿足於吃呢。
不過女生也要注意。吃美味可以,嘴巴饞也可以。注重吃的質量不要數量,吃太胖了瘦下來就難了。還有你的傻子男朋友可能會嫌棄你喲。
回覆列表
有一個令人缺氧的事情:每到下午,實習妹妹就會準時在工位嘬辣條。味兒大,勁兒足,方圓10米沒有鼻子能倖免。
她說這是“零食減壓大法”,吃東西能令她緩解焦慮。晚上在家趕稿時,她還能連吃3大包薯片,兩個蘋果,一盒炸雞,情到深處再來一個自熱小火鍋。
真餓嗎?其實一點都不。
她也承認,等東西一吃完,消失的壓力就又回來了。緊接著還增加了對自己不自律的譴責和挫敗感,形成新的恐慌。但在下一次面對焦慮壓力的時候,她還得拿一堆食物放在身邊,那是120斤的她深陷焦慮時最重要的救命稻草。
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瘋狂吃東西,以此來緩解壓力,是許多人都會選擇的減壓方式。這種以進食行為作為應對消極情緒(如焦慮、抑鬱、憤怒、孤獨等)的反應,被心理學家Van Strien定義為情緒性進食(Emotional Eating),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借吃消愁”。
很多時候我們都沒發現,自己其實很難區分“飢餓進食”和“情緒性進食”的區別。很多突然胖起來的人,可能都選擇了將食物當作填補情感需求的工具。從而越來越胖,一胖不止。
為什麼人容易選擇“情緒性進食”?
情緒性進食形成的原因,其實比較複雜。就像很多胖子之所以胖,往往也有各方面的原因。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借吃消愁”是我們從嬰兒時期延續下來的習慣,是天性,不容易改的。那時母親是我們最為信賴的人,是我們獲取安全感的重要途徑,而哺乳則是母子之間最重要的互動——
因此,“通過嘴來獲取安全”的機制,從那個時候開始留在了我們的潛意識中。即使已經長大多年,當我們在面臨緊張和壓力的時候,還總會想著吃點什麼來緩解焦慮。
從生理的角度看,巨大的壓力會使我們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含量迅速上升,這種激素的大量分泌會讓人感受到異常渴望高熱量的食物。所以,當你因為情緒不好而想吃東西時,炸雞和薯條往往比一份蔬菜沙拉要誘人許多,雖然在平時你可能並不會喜歡這樣的食物。
而更深一步講,借吃消愁的習慣,甚至還可能與你的情感經歷有關。比如心理學家Jonice Webb指出,在童年曾遭遇過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加容易出現情緒性進食的問題。“被情感忽視”,就是指一個人的情感需求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滿足,不被鼓勵表達自己的情緒,覺得自己的情緒無法被他人接納,最後導致自己在面對自己的情緒時也變得手足無措。
同理,一個人成年後,長期被自己的伴侶情感忽視,也可能對他產生同樣的心理影響。由此產生情緒問題後,人也更容易選擇“情緒性進食”來緩解問題。
那麼,“借吃消愁”真的可以緩解我們的焦慮和壓力嗎?還真可以。
在我們體記憶體在一套“自主神經系統”,它調節著我們的激素分泌,也影響著我們的心情。自主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當其中的一套系統被啟用時,另一套系統就會被相應削弱。
當巨大的壓力襲來,就會啟用“交感神經系統”,於是我們會瞳孔散大、心跳加快,全身心進入備戰狀態。
而吃東西,又能讓“副交感神經系統”被啟用,“戰鬥模式”解除,我們會進入“享受人生”模式,心跳平緩,生活進入美滋滋狀態。
除了快速變胖
情緒性進食還有啥影響?
既然“借吃消愁”可以緩解壓力,那又為啥不推薦人們使用呢?
因為它雖然有效,但效果可能也很有限,甚至容易引發更多其他問題。
首先,為什麼說情緒性進食的安撫作用非常有限?正如我們前文所講,吃東西之所以可以緩解焦慮,是因為消化系統激活了”副交感神經系統“,但這種刺激並不會持續很久。
所以,當你暴飲暴食之後會發現,那些糟糕的情緒很快又將捲土重來。
其次,我們在壓力下更多的會選擇高熱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所以情緒性進食極易引發肥胖、營養不良等健康問題。當我們認清自己剛剛攝入了多少卡路里,一種新的對於體重的焦慮會油然而生,再加上剛剛捲土重來的本身的焦慮感,此刻我們會感到比之前更加強烈的糟糕的感覺。
這種突增的焦慮,會讓我們產生更為強烈的想要暴飲暴食的慾望,我們往往就這樣陷入”借吃消愁愁更愁“的惡性迴圈。
一旦這種迴圈開始,我們的生活便會落入失控感的旋渦。當什麼時候吃、吃什麼東西都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時候,我們厭惡毫無自制力的自己。每一次在鏡子前,日漸豐腴的小肚子都在提醒自己——再這麼下去,坐公交就會被當孕婦了。
更可怕的是,當人習慣了情緒性暴食,當食物淪為了對抗情緒的工具,人便很難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也很難從中獲取到真正的快樂了——體會不到美食的美好,豈不是太可怕了?
如何緩解情緒性進食?
· 吃東西能解決的壓力,其他方法也可以解決
前面說過,吃東西之所以能緩解情緒,是因為它激活了我們的“副交感神經系統”。
那麼除了進食,我們可以用其他方式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得到同樣的體驗。
比如用涼水洗臉,敷一張面膜,也許就是更簡單有效的辦法。當臉接觸到冰涼的東西時,迷走神經被刺激,此時“副交感神經”會順勢得到啟用。
如果手邊沒有涼水和麵膜,也可以閉上嘴巴、扭住鼻子,然後輕輕地試著向外呼氣。此時,胸腔內的壓力會逐步增加,迷走神經得到啟用,也會順勢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
如果捏鼻子讓你感覺太難受,降低呼吸速率也是啟用”副交感神經系統“的一種方式。花2秒鐘吸氣,憋氣5秒,然後用7秒來慢慢把氣吐出來。重複幾次之後,你的情緒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 別讓自己處在太餓或太累的狀態
回想一下自己暴飲暴食的經歷,是不是大都發生在三更半夜?我們感到極度的疲憊時,最容易發生情緒性進食。在過度疲勞的狀態下,我們的認知資源會變得極其有限,這會導致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進行自我控制。
所以,保持規律的三餐和作息是減少情緒性暴食的有效途徑。
· 找一個能快速自我安撫的方式
情緒性進食的的本質,在於我們沒有找到更合理的方式來安撫自己的糟糕感受,所以只能吃。
比起責怪自己長胖,嘗試找到替代性的自我安撫方式才是當務之急。
感到沮喪和孤獨,打個電話給心愛的人,或者養只小貓小狗,跟他們玩一玩,都會令人感到舒適。如果此時並沒有容易獲取的陪伴,看一看自己喜歡的照片、擺弄下喜歡的物件,也會讓你感到更加溫暖。
感到焦慮時,跳舞、跑步、做瑜伽等任何可以讓你出汗的方式都可以快速消耗掉你的緊張能量。
感到筋疲力竭時,在吃東西之前,先冷靜下來喝杯茶,洗個熱水澡,點份香薰,然後把自己裹進被子好好睡一覺。
總之,原理就是找到另一件喜歡的事情,來替代吃東西。
· 接納自己的感受,瞭解自身的情緒機制
最後這個技能,會更偏向心理諮詢的原理:
當你發現自己存在情緒性進食的問題,先不要焦慮,也不要責怪自己。去接納自己的情緒,去想一想:是什麼導致自己開始情緒性進食?是工作壓力太大?是從小到大父母對自己的情感忽視?
一定是有一些不適的感受,才會讓人產生情緒性進食。所以當我們真正瞭解情緒性進食對自己意味著什麼、並能對自身產生理解和同情時,或許情緒性進食就會自動得到緩解。
即使沒有,這也將為你徹底遠離情緒性進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說到底,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容易”二字,只有“容易胖”。
“變瘦”和“擁有更加科學的飲食方式”是許多人的目標。可當聊到這些話題時,人們總認為這是一個和“自律”高度相關的問題,以至於壓根沒意識到“情緒性進食”的存在。
其實,情緒也是影響我們身材的重要因素,我們要戰勝肥胖,根本原因也許並非在於不夠自律,而在於不懂得如何跟自己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