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咕咚健康

    中國有句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蝦子吃泥巴。”很好地描述了池塘生態系統中生物吃與被吃的關係。成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也反映了叢林生態系統內動物世界的弱肉強食。在自然界生存鬥爭中,一切動植物彼此之間都存在吃與被吃的複雜關係。正是這種吃與被吃的關係,構成一條鏈條,人們把它稱為食物鏈。

    從植物和動物的最初出現到今天,這種提供食物和取得食物的連鎖關係,基本上沒有改變,營養物質透過食物鏈在不同的生物之間流動。農田裡,蝗蟲吃莊稼、青蛙吃蝗蟲、蛇吃青蛙、老鷹吃蛇就是食物鏈的一個典型例子。在人們生活的空間裡,有許多這樣的食物鏈。

    按照生物之間的相互關係,食物鏈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一是捕食性食物鏈,以植物為起點,由植物到小動物,再到大動物,後者捕食前者。植物→昆蟲→青蛙→蛇→鷹,就屬於這種型別。

    二是寄生性食物鏈,以大動物為基礎,小動物寄生在大動物身上。如跳蚤寄生在動物身體上,跳蚤體內有原生動物寄生,原生動物又成為細菌的宿主,而細菌上又可能寄生病毒。大動物→寄生動物→原生動物→細菌→病毒,就屬於這種型別。

    三是腐生性食物鏈,動植物死亡之後被細菌和真菌分解,能量直接從生產者或各級死亡的動植物殘體流向分解者。腐爛碎屑被消耗分解,最終釋放出二氧化碳、礦物鹽類等,也稱為分解鏈。植物殘體→蚯蚓→線蟲類→節肢動物,就屬於這種型別。

    在自然界每個生態系統中,都存在有這樣的食物鏈,它們構成生態系統中能量輸入和流動的“命脈”。食物鏈上的每一個環節,叫營養級,任何一種生物都屬於一定的營養級。

    太陽能是以光能的形式進入生態系統的,被綠色植物(屬生產者)吸收轉化為化學能後,貯存在植物體內,以有機質形式供植物自身和其他生物利用。所以,綠色植物是一切生物的食物基礎,位於食物鏈的開端,是第一營養級;草食動物屬第二營養級,儘管蝗蟲和田鼠很不相同,但它們都是草食者,處於同一營養級;青蛙吃蝗蟲,貓頭鷹捕食田鼠,它們是第二級消費者,佔據第三營養級;蛇吃蛙是第三級消費者,佔據第四營養級;吃蛇的鷹是第四級消費者,佔據第五營養級。由此可見在生態系統中,透過食物的關係,能量由植物→草食動物→肉食動物,有次序地一步步流動,每一步或每一環節就是一個營養級,因此,食物鏈也稱營養鏈。最後,由細菌和真菌等分解者把動植物屍體分解為簡單的化合物,在分解過程中,把能量釋放到環境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程式設計這項工作未來會不會被機器人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