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必去的:南禪寺、巖山寺、廣濟寺、佛光寺、顯通寺。
1.南禪寺
它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西南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
2.佛光寺
它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3.顯通寺
這是五臺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現佔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規模浩大。周圍山巒起伏,寺內殿閣巍峨,兼有蒼松翠柏參插其間,佛教氣息濃郁。
顯通寺坐落在五臺山中心區大白塔北側、菩薩頂腳下,是五臺山佛教聖地中最古老的寺院。因寺院所在山峰很象佛祖說法的靈鷲山,故名大字靈鷲寺。
4.廣濟寺
它俗稱西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城內西街。創建於至正年間,明清曾進行區域性維修。寺門緊臨大街,院內東西配殿奉觀音,地藏二菩薩,正中為彌陀殿,最後為大雄寶殿五楹。大雄寶殿和殿內塑像儲存尚完好。殿為五開間懸山式,殿內只用兩根金柱,空間面積異常寬闊。殿內有佛,菩薩,第子,金剛等塑像,兩側分別架麟,獅,象,都是元代佳作品。殿前唐代八角形石幢,高約4米,座上鏤以石獅,幢身雕有佛像,頂部覆以寶蓋,刀法簡潔,形制石樸。
5.巖山寺
它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靈巖寺,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城南峪口五臺山北麓天延村。創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屢有修葺。
巖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寺內正殿已毀,現存建築主要有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其它殿四間,禪房三間,垂花門一座,鐘樓一座兼做山門。除南殿外,其餘均為晚清到民間年間的建築。寺內青松鬱郁,古殿峻峨,壯觀幽謐,彷彿鑲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寺、巖山寺(繁峙縣)、洪福寺(定襄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塔院寺、菩薩頂、圓照寺、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延慶寺、公主寺(繁峙縣)、三聖寺(繁峙縣)、惠濟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縣);其餘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佈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
五臺山必去的:南禪寺、巖山寺、廣濟寺、佛光寺、顯通寺。
1.南禪寺
它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西南的陽白鄉李家莊附近的陽白溝小銀河的北岸,距今1200多年,寺宇坐北向南,佔地面積3078平方米,寺內主要建設有山門(觀音殿),東西配殿(菩薩殿和龍王殿)和大殿,組成一個四全院式的建設,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一座唐代木結構建築,寺中唐代雕塑精湛,堪稱唐代雕塑藝術的珍品,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藝術價值。
2.佛光寺
它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五臺縣的佛光新村,距縣城三十公里,因此寺歷史悠久,寺內佛教文物珍貴,故有“亞洲佛光”之稱。寺內正殿即東大殿,建於唐朝大中十一年,即公元 857年。從建築時間上說,它僅次於建於唐建中三年(公元 782年)的五臺縣南禪寺正殿,在全國現存的木結構建築中居第二位。佛光寺的唐代建築。唐代雕塑、唐代壁畫、唐代題記,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都很高,被人們稱為“四絕”。
3.顯通寺
這是五臺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現佔地面積約120畝,各種建築400餘座,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佈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規模浩大。周圍山巒起伏,寺內殿閣巍峨,兼有蒼松翠柏參插其間,佛教氣息濃郁。
顯通寺坐落在五臺山中心區大白塔北側、菩薩頂腳下,是五臺山佛教聖地中最古老的寺院。因寺院所在山峰很象佛祖說法的靈鷲山,故名大字靈鷲寺。
4.廣濟寺
它俗稱西寺,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城內西街。創建於至正年間,明清曾進行區域性維修。寺門緊臨大街,院內東西配殿奉觀音,地藏二菩薩,正中為彌陀殿,最後為大雄寶殿五楹。大雄寶殿和殿內塑像儲存尚完好。殿為五開間懸山式,殿內只用兩根金柱,空間面積異常寬闊。殿內有佛,菩薩,第子,金剛等塑像,兩側分別架麟,獅,象,都是元代佳作品。殿前唐代八角形石幢,高約4米,座上鏤以石獅,幢身雕有佛像,頂部覆以寶蓋,刀法簡潔,形制石樸。
5.巖山寺
它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靈巖寺,位於山西省繁峙縣城南峪口五臺山北麓天延村。創建於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屢有修葺。
巖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寺內正殿已毀,現存建築主要有南殿三間,東西配殿各三間,其它殿四間,禪房三間,垂花門一座,鐘樓一座兼做山門。除南殿外,其餘均為晚清到民間年間的建築。寺內青松鬱郁,古殿峻峨,壯觀幽謐,彷彿鑲于山野的璀璨明珠。
五臺山現有建築比較完整的寺院95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南禪寺、佛光寺、顯通寺、廣濟寺、巖山寺(繁峙縣)、洪福寺(定襄縣);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塔院寺、菩薩頂、圓照寺、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南山寺、龍泉寺、金閣寺、尊勝寺、延慶寺、公主寺(繁峙縣)、三聖寺(繁峙縣)、惠濟寺(原平市)、石佛堂(河北省阜平縣);其餘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宗教活動場所的角度,被公佈為全國重點寺院的有11處: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寺、殊像寺、碧山寺、金閣寺、廣宗寺、廣仁寺、黛螺頂、觀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