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23768274962

    1、的——定語的標記,一般用在主語和賓語的前面。

    “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後面的事物,說明“的”後面的事物怎麼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形容詞、名詞(代詞)+的+名詞。如: ①頤和園(名詞)的湖光山色(主語)美不勝收。②她是一位性格開朗的女子(名詞,賓語)。2、地——狀語的標記,一般用在謂語(動詞、形容詞)前面。“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後面的動作,說明“地”後面的動作怎麼樣。結構方式一般為:形容詞(副詞)+地+動詞(形容詞)。如: ③她愉快(形容詞)地接受(動詞,謂語)了這件禮物。④天漸漸(時間副詞)地冷(形容詞,謂語)起來。(一)“的、地、得”的相同之處。“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線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二)“的、地、得”的不同之處。呂叔湘、朱德熙所著《語法修辭講話》認為“的”兼職過多,負擔過重,而力主“的、地、得”嚴格分工。50 年代以來的諸多現代漢語論著和教材,一般也持這一主張。從書面語中的使用情況看,“的”與“地”、“得”的分工日趨明確,特別是在邏輯性很強的論述性、說明性語言中,如法律條款、學術論著、外文譯著、教科書等,更是將“的”與“地”、“得”分用。“的、地、得”在普通話裡都讀輕聲“de”,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在定語後面寫作“的”,在狀語後面寫作“地”,在補語前寫作“得”。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三)“的、地、得”用法的常見錯誤 一般而言,在特約記者和通訊員來稿中常見的“的、地、得”用法錯誤,主要表現在該用“地”、 “得”的地方全部用了“的”。如: ① 這兩年,該公司的職工不斷的(地)轉變觀念。我們說“地”是狀語的標記,用在謂語的前面。此例中主語是“職工”,謂語是“轉變”。很顯然,用“的”是錯誤的,應該用“地”。②該專案不僅創下了該公司單項工程總產值之最,更為重要的是成功的(地)闖進了上海的國際石油化工專案建設市場,踏上了一個更高的平臺。這個例句雖然比較長,但謂語“闖”前的“的”明顯用錯了,應該改為“地”。③各項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安全防範措施都落實的(得)很好。補語一般回答“怎麼樣”的問題,前面一句回答“做”得怎麼樣,用了“得”,很對;可接下來回答“落實”得怎麼樣問題時,作者卻用了“的”。這個錯誤非常明顯,可惜作者沒有發現,正確的用法應該是“得”。④身體更不敢碰到被太陽炙烤的(得)滾燙的鐵車梯。如果我們問“炙烤”得怎麼樣,就知道例句裡用錯了,應該用“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魯迅先生的社戲自我感悟。來幫忙啊!30字左右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