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星雨永恆的希望

    魯迅小說,收錄在其小說集《吶喊》中。“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區域名稱,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

    本文是魯迅1922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說。作者以自己少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依據,用第一人稱寫了“我”20年來3次看戲的經歷:兩次是辛亥革命後在北京看戲,一次是少年時代在浙江紹興小村看社戲。課文節選的是看社戲部分。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刻畫了一群農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現了勞動人民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好品德,表達了作者對少年時代生活的懷念,特別是對農家小朋友誠摯情誼的眷念。

    《社戲》寫於一九二二年十月。作品寫到在北京看戲的時候,說那是“倒數上去二十年中”的事。從作品發表時算起,倒數上去二十年,便是辛亥革命前十年左右。當時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例如剛剛經過了一八九四年的中日甲午戰爭,一八九八年的戊戌變法一九零零年的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戰爭……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者正在“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和帝國主義勾結起來,加緊奴役和盤剝華人民。魯迅先生於一九零二年懷著救國救民的思想,留學於日本,一九零九年至一九一一年年底先後任教於杭州、紹興。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專制主義的清王朝,於一九一二年一日建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對此,魯迅先生非常興奮,熱情地歡迎和支援,並應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邀請,赴南京教育部任部員,後隨教育部遷北京。此後接連發生了袁世凱稱帝,張勳復辟……他說“看來看去,就看得懷疑起來,於是失望,頹唐得很了。”終於使他認識到,經過辛亥革命,中國的社會現狀“招牌雖換,貨色照舊”,沒有什麼改變。

    十月革命給正在沉思,探索的魯迅以強烈的震動,使他看到了“新世紀的曙光”和人民革命的希望。“五四”愛國運動暴發,使魯迅的革命精神更加振奮,於是用筆起來無情地揭露封建制度和孔孟之道的吃人本質,發出“救救孩子”和推翻封建“鐵屋子”的號召。他從此“一發而不可收”,以徹底的反封建的思想向敵人接連投去匕首和機槍,表現了鮮明的革命者的立場。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表了小說《社戲》。《社戲》透過寫“我”看戲過程的耳聞目睹,說明:如果不能把人民從封建的思想文化的束縛當中解救出來,人民仍舊處於麻木狀態,那麼一切革新都將是空談。然而希望究竟在哪裡呢?在“樂土”上生活的童年夥伴們的身上,因為他們有著美好的精神世界,他們不受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縛。為了使我們的後代不再過“辛苦輾轉的生活”,或者“辛苦麻木的生活“……而過上“新的生活,為我們所未經生活過的”,那就必須戰鬥。如果不是這樣,“一味姑息下去,則現在似的混沌狀態,是可以無窮無盡的。”這就是本篇作品寫作的意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增加日韓交納保護費,會引發日韓民眾的反美浪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