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洋網

    何謂三伏天灸

    三伏天灸屬於中醫的外治療法,在中國已經有1000多年曆史。傳統天灸療法主要用於肺系疾病的治療,後經現代中醫改良,透過使用不同的藥物處方,可用於多種疾病的治療,亦成為中醫“冬病夏治”的重要手段。

    據昌崗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醫生介紹,三伏灸主要是將各種中藥材料加工後貼敷到人體的穴位上,以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隨做隨走,貼敷一定時間後自行除掉外敷的藥物即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貼不同的穴位,一般一個病種貼敷的基本穴位是6個,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病症貼敷不同的穴位。

    三伏天灸雖好,但並非人人適合

    三伏天灸雖好,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據昌崗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醫生介紹,急性發作期、發燒、咽喉發炎、一歲以下幼兒、孕婦、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時間內敷貼即會大量起水泡患、面板貼外用藥容易過敏者等不適合做天灸。

    天灸治療起不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堅持。三伏天灸包括伏前加強、初伏、中伏、中伏加強、末伏、末伏加強,時間有嚴格規定,如今年三伏天灸在7月6日左右開貼,此後每隔10天貼一次,共5次。每年最好完整地完成整個治療過程,效果更明顯。

    三伏天灸需注意以下事項

    1.選擇的藥物及穴位要與疾病相符合。

    2.敷藥後,要固定好,防止脫落,以免導致敷藥時間不夠,影響療效。貼藥時間一般小孩0.5~1小時、成人2~4小時為宜。

    3.應按規定時間把貼藥撕除,如若感到特別灼痛,則可隨時撕除。去除貼藥後如區域性出現水泡乃正常現象,輕者可自抹萬花油,若水泡潰破可自行塗紫藥水,結痂後待自然去痂,注意預防感染,若區域性反應嚴重者,請到醫院處理。另,貼藥6個小時內不要洗澡。

    4.貼藥後三天內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慎食易化膿的食物,如牛肉、燒鵝、鴨、花生、豆製品等,戒食魚蝦、生雞等易致過敏食物。

  • 2 # 中醫養生鄭芝環

    每年的三伏天,很多人就會爭先恐後地到醫院做“三伏天灸”!在中醫裡面有“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思想,三伏天灸能夠起到溫陽祛病的作用!

    但是,老百姓普遍存在著對三伏天灸的一些偏見和誤解,下面這些看看你會不會犯錯?

    首先,有些人認為三伏天灸什麼疾病都能夠治療,其實“三伏天灸”對哮喘、過敏性鼻炎、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胃腸虛寒、宮寒等疾病或陽虛體質療效明顯,但並非什麼問題都能解決;對於陰虛火旺、火熱太盛的人並不適合,另外孕婦、糖尿病人、容易面板過敏的人也不適合治療。

    其次,有些人認為“三伏天灸”貼藥時間越長越好,其實貼敷的藥粉配方不同,病人的病情、年齡不同,天灸的貼藥時間也不同,聽從醫師建議,一般控制在2小時左右;如果自行延長貼敷時間,很容易出現面板起泡、潰爛等現象,所以,貼敷到皮膚髮紅,輕微燒灼感即可。

    還有些人早早的趕到醫院,希望儘早貼敷,其實三伏天灸是在三伏天最熱的時候貼敷,效果最好。所以,儘量選擇在早上十點鐘到下午三四點這個時間段來貼敷最合適。

    還有些人做了一次三伏貼敷之後,覺得身體的症狀改善不大,就放棄治療;其實,“三伏天灸”一般需要連續貼敷三年以上,效果更明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改善體質要有耐心,平常注意生活養生保養,少吃生冷冰凍食品,加強體育鍛煉,配合“三伏天灸”自然能夠看到中醫的神奇療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光伏板雙波的安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