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532191985517

    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理解. 非專業人員, 業餘愛好西方哲學, 無文獻考證, 只談idea.

    蘇格拉底的一個最核心, 或者說最基礎的命題 (moral theorem) 就是: 知識即美德. (Knowledge is virtue.) 展開來講, 就是說一個人具有美德歸根結底就說他有知識. 反過來說, 一個人沒有美德, 去作惡, 歸根結底是因為他沒有知識. 蘇格拉底這個觀點跟王陽明四句教中的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陽明 (有的人會說是王畿自己的主張, 強行編排給他的老師王陽明) 之所以要說 "無善無惡", 就是要打破儒家幾千年迂闊的泛道德論, 比如一個人管理國家政事不行是因為他沒有道德這樣的觀點. 當你沒有知識的時候, 你是惡的, 因為你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但是這個惡並不是十惡不赦, 並不是罪大惡極, 而是從沒有知識到獲得知識的一個必要不充分條件. 這裡談一下蘇格拉底思想的背景. 蘇格拉底之前, 其實已經有泰勒斯 (Thales) 這樣的自然哲學家. 蘇格拉底的最大的貢獻, 就是把泰勒斯等自然哲學家 (所謂的前蘇格拉底們, Pre-Socrates) 的科學思想拿來用在研究人類社會中的道德問題. 蘇格拉底進行這樣的思考, 得出的結論就是人類社會中的道德問題一樣可以用科學思維方法加以解決, 人類社會並不是人腦思維活動不能觸及的禁區. 蘇格拉底 "知識即美德" 的信條直接影響了他的高徒柏拉圖, 和再傳弟子亞里士多德. 比如說, 柏拉圖的學院 (Academia) 在當時以培養大批數學家而聞名. 亞里士多德更是發揚了蘇格拉底的說法, 提出了 "人活著只有沉思 (contemplation) 才是最有價值的活動".因為 "知識即美德", 所以才有後世西方的道德哲學 (moral philosophy) 和認知論 (epistemology), 也才產生了經濟學, 政治學和其他社會科學. 早期古典經濟學家, 比如斯密, 邊沁, 約翰斯圖爾特米爾, 馬克思等, 也都是道德哲學家的底色. (馬克思博士論文研究的是伊壁鳩魯.)"知識即美德" 的最偉大之處是把知識擺在了核心位置, 而不是空談美德. 這直接影響後來的哲學家科學家去把尋找知識的科學活動作為最有價值的活動. Spinoza的神學認為尋求知識就是了解上帝. 愛因斯坦也曾說他只信奉斯賓諾莎的上帝.個人以為, 王陽明實際上是在講epistemology, 所以他才會與朱熹形成驢唇不對馬嘴. 從這點上去想, 心學中產生徐光啟這樣學習歐幾里得幾何還編寫農業技術書籍的人就不足為奇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駕游出行,全部費用應該AA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