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042772024920

    孔子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熟為汝多知乎?”

    譯:

    孔子到東方去遊學,途中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詢問他倆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卻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前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大得像車上的篷蓋,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清涼涼,等到正午時就熱得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這不是近的時候熱而遠的時候涼嗎?”

    孔子聽了,不能判斷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孩子們是在“譏笑”孔子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第十一冊中編了一篇《兩小兒辯日》的文言文,在期末考試時也出了一道與這篇文言文相關的判斷題,原題為:“兩小兒笑曰:‘熟為汝多知乎?’是兩個小孩在譏笑孔子嗎?()”當改這道判斷題時,老師們因意見不統一而分為了兩派,一派認為是正確的,一派認為是錯誤的,針鋒相對地爭持了很久,誰也說服不了對方,最後只好“寬大處理”,無論學生判斷是對還是錯均不扣分。雖然試卷如此改完了,可我卻耿耿於懷,怎能如此含糊地給學生一個答案呢?

    事後,我翻閱了許多工具書,各種說法都有。語文第十一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上說“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是採用反問句式,這裡應明確兩小兒的笑並無譏諷之意。”可《字詞句段篇章》(延邊大學出版社)卻是這樣解釋的:兩小兒譏笑孔子說:“看誰還能說你是位博學多知的聖人呢?”我透過反覆琢磨,研究文字,推測作者立意,也認為沒有譏笑。其理由是:

    一、琢磨文字。

    課文中當時兩個孩子的年齡較小,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孩子的心是最單純、最純潔的,沒有大人們那麼多的雜念,他們心理怎麼想就怎麼說,不會像大人們說話那樣含沙射影。只不過在孩子的心目中,他們認為孔子是聖人、大學者,就應該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這更體現了孩子的天性——天真無邪;而當時兩個孩子又自認為這個問題很簡單,他們覺得根據生活經驗——早上太陽大,中午太陽小以及早晨、中午太陽的冷熱程度就能判斷它離人的遠近,而在孩子們看來這麼“簡單”的問題卻如此為難了孔子,令孔子不能作答,覺得很是奇怪,於是“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應理解為:兩個人孩子笑著說:“誰說你懂得的知識多?”也就是說—兩個孩子笑著說:“你懂得的知識不多。”他們哪裡知道這其中蘊涵著深刻的科學道理,在當時落後的社會條件下,孔子也是無能為力的。況且,學問無邊,就是現代人的我們也不能完全解釋得清楚身邊的所有現象,故沒有譏笑之意。

    二、研究立意。

    從作者本人寫這篇文章的立意來看,也不應該有譏笑的含義。眾所周知,一篇文章都有它的立意。這篇文章能成為千古絕唱就是因為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向我們說明做人要像孔子那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同時也有告之後人“學問是大無邊際,就連孔子這樣的大聖人都有不明白的地方,告誡後人要謙虛好學。”之意。況且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貢獻是對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較大。從這點看,孔子不能回答科學方面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也不是去譏笑他。

    三、體現人文。

    這句話更體現了人文性,更體現了孔子的育人思想:“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同時也有慨嘆惋惜之意,慨嘆知識無邊,學問無止境,作為大聖人的孔子也不能一一作答,不能把浩瀚知識學完呀!何況常人的我們呢?知識無窮盡,人呀,要活到老,學到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打動你的地方是哪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