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銳眼財經

    嗯,海底撈股價又創新高了,跟股價一起創新高的還有海底撈的市值達到1800多億港元,以及身價直逼王健林的張勇夫婦。說估值高的也罷,說海底撈不值這個市值也罷,但事實就是事實,市場確實給了海底撈這1800億港元的市值,這是無可非議的!對於很多深入使用者消費習慣的企業登入資本市場,人們總免不了有各種各樣的爭議,最近兩年登入港股不僅僅有海底撈,還有小米、美團、美圖等。只是這幾家公司中,只有海底撈的股價是一直向上的。不管怎麼樣,對於買了這幾家公司股票的股東來說,海底撈的回報是最高的了。也許,有人又要反駁,說海底撈是餐飲企業,怎麼能跟小米、美團、美圖這幾家網際網路企業比呢?

    的確是無法簡單的透過股價來對比這幾家公司,說誰好誰不好,但需要明確一點是海底撈所處的行業的“吃”這個行業,它的需求要遠大於手機、網際網路額需求。

    海底撈確實已被高估是的,筆者認為,當前海底撈的股價已經被高估,但高股不代表股價就不漲了,甚至應該下跌了。對此有何不理解的可以參照A股股價上漲的邏輯。那麼為什麼說海底撈股價已經高估呢?對比一下,從行業,從已經上市的公司中,經營業務、經營模式與海底撈最接近的就是呷哺呷哺了,簡單來對比一下。主要看它們的這幾個指標,淨資產收益率(ROE)、TTM市盈率、市淨率、資產負債率,圖中數列資料均為年報資料。ROE:海底撈 19.09%,呷哺呷哺 20.63%,說明這兩家公司賺錢能力差不多。TTM市盈率:海底撈 83.86倍,呷哺呷哺 21.75倍,對於兩家賺錢能力差不多的公司,市場卻給了海底撈比呷哺呷哺高4倍的市盈率,這是高估的第一個理由。市淨率:海底撈 17.22倍,呷哺呷哺 4.49倍,從淨資產的角度看,海底撈同樣比呷哺呷哺貴4倍多,這是高估的第二個理由。資產負債率:海底撈 45.69%,呷哺呷哺31.10%,海底撈的負債要比呷哺呷哺更高,但是海底撈的淨資產收益率卻比呷哺呷哺低,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海底撈整體的賺錢能力其實是低於呷哺呷哺的。那麼海底撈、呷哺呷哺這兩家公司到底海底撈被高估了,還是呷哺呷哺被低估了?

    如果說當前海底撈的最高股價對應的是83.86倍的市盈率,而呷哺呷哺最高股價時對應的市盈率才37.33倍,顯然是海底撈被高估了!

    市場為何給它超高的溢價?還是那句老話,股票市場短期是個投票機,長期是個稱重機。因為呷哺呷哺比海底撈上市更早,股價走勢更完整,或許可以從呷哺呷哺的走勢中,看到未來海底撈估值迴歸的過程。呷哺呷哺股價從2016年初的不到2港元,一路漲到2018年7月的最高點17.94港元,漲幅達到7倍多。而伴隨股價高漲的過程,是呷哺呷哺利潤的持續增長。現在海底撈也同樣表現出了持續增長的盈利能力,而且增速好像還遠遠大於呷哺呷哺。筆者猜測,這或許是海底撈能夠持續被高估的原因,有呷哺呷哺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那,幾乎已經是人人都能看得見的了。想想,這個時候二級市場的投資者是不是都想買入,然後等著股價上升呢?換一個角度說,一個股票較高的市盈率,其實就已經說明了投資者對它的追捧熱情,一般我們把它叫做熱門股。而所謂的“熱門股”能不能持續熱下去了,那就要看公司是否能夠持續保持高速的盈利增長了。如果大家不太能接受較高的市盈率的話,再給大家說一個思科的故事:思科股票在1997年的時候,已經連續漲了很多了,市盈率達到200倍,而在此之後,一直到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之前,思科股價漲了10倍以上。講思科的故事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想告訴大家,較高的市盈率或許代表股票價值被高估了,而股價高估絕對不代表股價就見頂了,不漲了!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盡的邊界遊戲中怎麼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