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引起頭髮脫落的藥物有很多,常見的有: ( l )抗癌藥物:烷化劑中的鹽酸氮芥、氧化氮芥(癌得平)、環磷酞胺(癌得星)、苯丁雙氯芥(瘤可寧)、卡氮芥;磺酸酷類如白消安(馬利蘭);抗代謝藥中的甲氨蝶吟、氟尿吻吮;抗腫瘤抗生素如博來黴素(爭光黴素)、柔紅黴素(正定黴素)、放線菌素D等;植物鹼類中的長春鹼、秋水仙鹼;未定類中的順鉑等常引起脫髮。 ( 2 )其他化學制劑:抗凝劑中的肝素、香豆素等;抗菌藥如吠喃妥因、慶大黴素、乙胺丁醇等;抗甲狀腺藥物如甲亢平、硫脈嚓吮等硫脈類藥;避孕藥如複方炔諾酮、複方甲地孕酮等;解熱鎮痛藥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還有醋酸鉑中毒、大劑量維生素A、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細胞毒類藥物、砷劑、安妥明、別嚓醇、苯苟二酮、三甲雙酮、普蔡洛爾(心得安)、撒利汞、來氟米特(愛若華)、苯妥英、碘昔(疙疹淨)、乙硫異煙胺等也可以導致程度不同的脫髮。抗癌藥物引起的脫髮主要是藥物導致毛球的有絲分裂停止,毛囊變細及縮窄,收縮嚴重時可導致毛乾斷裂。避孕藥之所以影響頭髮,是因為它含有雌激素或類似成分,服用後使血液中雌激素水平增高,抑制體內本身的雌激素的分泌。
9
回覆列表
  • 1 # 劉藥師話用藥

    脫髮是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化療藥物可引起脫髮為大家所熟知。

    在常用的細胞毒性單藥中,最可能引起完全脫髮(劑量和給藥計劃依賴性)的藥物包括烷化劑(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抗腫瘤抗生素(放線菌素D、多柔比星、伊達比星)、抗微管藥物(紫杉醇、多西他賽、伊沙匹隆、艾日布林)和拓撲異構酶抑制劑(依託泊苷、伊立替康)(表 3)。博來黴素、表柔比星(尤其是<30mg/m2)、氟尿嘧啶、吉西他濱、美法侖、甲氨蝶呤、絲裂黴素C、米託蒽醌、鉑類(奧沙利鉑、順鉑和卡鉑)、拓撲替康和長春花生物鹼類較少引起脫髮或引起不完全脫髮。

    分子靶向藥物也可引起瀰漫性脫髮。採用西妥昔單抗時發生率為4%。脫髮通常為非瘢痕性的,因此可逆。然而,至少有2項報告稱患者長期接受這類治療後發展為瘢痕性脫髮。

    化療後永久性脫髮不常見,大部分病例都是發生於使用大劑量化療(通常為白消安、環磷醯胺、塞替派)並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後。但現在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乳腺癌(尤其是應用多西他賽,有劑量和治療時間依賴性作用)及生殖細胞腫瘤的標準劑量化療可引起永久性或長期脫髮;長期應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等小分子EGFR抑制劑也可引起永久性瘢痕性脫髮

    此外,一些抗真菌藥也可以引起脫髮。據報告,長期使用大劑量氟康唑後可出現脫髮脫髮和甲改變。脫髮似乎是長期使用伏立康唑患者中常見的問題。一項調查納入接受伏立康唑至少1個月的患者,152例患者中有125例(82%)報告出現脫髮,19例(15%)報告因大量脫髮而佩戴假髮或帽子。脫髮平均發生在開始伏立康唑治療後75日。114例停用伏立康唑至少3個月的患者中,94例(82%)報告停止脫髮,79例(69%)報告頭髮開始再次生長,

    在移植受者中,脫髮是不常見但越來越為人所熟悉的免疫抑制治療併發症;一項研究將脫髮歸咎於他克莫司。在一個移植中心內,使用該藥的移植受者中有3%-6%出現脫髮。劑量越高,風險越大。據另一項研究報道,在使用他克莫司的腎-胰移植受者中,脫髮的發生率為30%。

    以上介紹了一些常見引起脫髮的藥物,當然,還可能有些其他藥物引起脫髮,臨床應用時需要注意觀察,必要時停藥對症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S管理的實施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