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幾言
-
2 # 秋風嫵媚
孩子長大了,我也開始了我的陪讀之路!我們一起分享,一起成長!
今年孩子初一了我是辦託管的,說實話!兒子的小學時代我是從三年級開始參與的!以前和老婆在外地打工,但慢慢的感覺這樣一來怕兒子“廢了”,沒辦法我們開始回家!後來由於因緣巧合做起了託管,不過今年兒子上了初一,我也知道初中的作業課程很多,所以託管只招了幾個人孩子,每天晚上和早上抽時間出來和孩子一起學習!
我的陪讀就是陪著一起學習我的陪讀之路,並不是干涉孩子的學習,我只是用我自己影響他,每天抽時間出來陪他一起預習複習,他的問題和他一起討論解決!我只是做他的一個“同學”的角色!我作為他的家長,用自身去影響他!
為什麼陪讀先不說社會的發展,只要孩子學習好了,其實對孩子來說就是信心,對我們來說就是金錢!別說我勢力,在我們縣城,學習好的獎勵好幾萬,上學不要錢,每月還發生活費!這就是現實!你辛辛苦苦努力的還不如孩子的努力!那麼孩子畢竟是孩子,我們要去引導他,幫助他,督促他,陪伴他!
陪讀只是一種方式,可陪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一起吧!
“陪讀”改為“陪伴”豈不更好?
古有陪太子讀書,今有陪孩子讀書。古今一字之差,但意義出發點完全不同。“陪太子讀書”屬於教書育人,尋求謀生手段;“陪孩子讀書”則屬於心理焦慮症,該治療治療了。有家長可能會反對,認為我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讓孩子更安心學習豈不更好?持此觀點的家長略顯片面,試想一個孩子只會讀書,連自我照顧都不行,將來何以擔大任?初高中陪讀現象比比皆是,但真正優秀的孩子往往是那些獨立自主性較強的孩子。何以至此?有人曾總結過陪讀的兩宗罪:第一,陪讀讓孩子產生依賴感,學習生活的自主性不強;第二,陪讀給家庭產生不必要的經濟負擔。當然,前者是問題的重點。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陪伴”,這裡的陪伴既有空間距離的接觸,但更多的是心理距離的融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對家長的需求更多是心靈上的關心、交流和理解。適當的空間距離恰恰更能讓彼此更有安全感。所以,陪讀的家長應該反思了,不是孩子擔心學習,而是我們過於擔心、焦慮孩子學習。相信孩子、鼓勵孩子、支援孩子,把“空間陪讀”改為“心靈陪伴”豈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