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MINI

    這題我來回答。

    經過:

    經過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國門大開,列強湧入。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利益。1856年10月英國、法國對中國發動戰爭,先後經歷了廣州城戰役、兩次大沽口戰役後,英法聯軍挺近北京,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俄國也對中國用兵,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璦琿條約》,並在《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分得一杯羹。

    結果: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與英法兩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北京條約》,透過割讓大片土地,賠償大量白銀的方式才使得英法退軍。

    影響:

    1.鴉片戰爭使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2.清政府部分統治者決心開展洋務運動。

    3.外國公使駐紮京城,清政府倍受控制。

    4.經濟貿易從沿海延伸至內陸。

    5.中國社會矛盾激化。

  • 2 # 一壺濁酒飲盡世間浮華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兩國在美、俄支援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其目的是英、法為了進一步開啟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可拆分為“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役”與“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第一次英法聯軍之役是從1856年戰爭爆發到1858年聯軍抵達天津附近海域為止簽訂《天津條約》,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是從1858年爆發第一次大沽口戰役到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為止。

    政治上,使中國損失了更多的主權和領土,中國喪失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條約還為沙皇俄羅斯更多地割佔中國西部領土製造了條件。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進一步加深;清朝統治者投靠外國侵略者,開始成為他們的附庸與工具,中外反動勢力公開勾結,共同鎮壓華人民的反抗。

    經濟上,外國侵略勢力擴張到中國沿海各省,並伸向中國內地,方便了列強傾銷商品,掠奪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使中國受到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性衝擊。

    喪失大片領土。 割讓給英國的九龍半島只是彈丸之地,而割讓給沙俄的領土則前後達150萬平方公里之巨,奠定了後來中華民國的版圖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棉麻的衣服要怎麼洗才會像剛買回來時那麼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