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該書編纂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大典》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數量是前代類書《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自編成後,明成祖朱棣十分喜愛,經常查閱。百多年過後,至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宮中突然失火,幸好《大典》未受損失,但把嘉靖皇帝嚇得夠嗆。為此,他決定“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火後五年秋,重錄工作開始。此後《大典》便有了兩個版本:永樂正本(或稱永樂本),嘉靖副本(或稱嘉靖抄本)。
至清康熙年,人們見到的《大典》就已經是副本了,且數量也對不上號,按說副本也應如正本為11095冊,可實際卻少了一千多冊。
《大典》今存不到800卷副本,而且眼下散落世界各地的《大典》分冊,也都是副本。那麼,正本到何處去了?按郭沫若的說法,《大典》正本可能在明朝滅亡時,毀於李自成之手。但也有史學家認為,正本至今依然存在,很可能就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裡。
1972年,就職於中國社科院的錢鍾書先生對助手欒貴明說:“我給你出個題目,你去做。”這個課題就是研究《永樂大典》。錢鍾書說:“如果《永樂大典》正本還存世,永陵就是應該找而沒找的地方。”於是欒貴明透過研究《明實錄》,發現《大典》重錄完成與嘉靖皇帝的喪葬大體是同時。嘉靖帝死後三個多月才葬入永陵,為何如此延遲?推論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隆慶皇帝忙著把《永樂大典》正本陸續搬入永陵,以完成嘉靖帝的心願。
如果是現在,要裝完全部《大典》,需要四輛卡車。而明代只能靠馬車拉,故而搬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嘉靖皇帝不能及時入葬的原因。
隆慶帝在嘉靖帝入葬一個多月後,才賜賞《大典》副本的重錄人員,而重錄究竟完成於何時,史無記載。這說明重錄也許就根本沒有全部完成,而詭稱完成,從而造成副本的先天缺少。
若果真如此,那這和王羲之《蘭亭序》有可能藏在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中一樣,是我中華民族之大幸,因為總有一天,這些文化瑰寶會重現於世,而《大典》正本的面世,會使諸多“史實”將被改寫,諸多舛錯訛誤將被訂正。而許多古代文明將會被進一步研究整理出來。一句話,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將會起到劃時代的作用。
最後想說的是:如此珍貴重要典籍,為何不立即發掘,使其重現於世?這裡除了國家有規定,凡是已經明確墓主人的古代墳墓不能挖,像始皇陵、乾陵等,大約還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關於正本的下落,畢竟只是猜測,一旦開啟地宮,並無此物?豈不徒費人財物力?二是以目前科技手段,無論是對建築及文物的發掘還是日後之儲存,都無十足把握不使其受損。以前這種教訓很多。
俺前年初曾寫過的一篇博文(《隨便說說》——挖得挖不得),除對乾陵有較詳細的介紹外,也列舉了正反兩方的論點,當然,也談了自己的拙見。
這是因為:一來好奇心乃人之常情;二來如今能令華人振奮和喜悅的事與物,實在是太少了!
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墓區中的永陵
《永樂大典》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該書編纂於明永樂年間,全書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大典》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數量是前代類書《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冊府元龜》等書的五六倍,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之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
《永樂大典》自編成後,明成祖朱棣十分喜愛,經常查閱。百多年過後,至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宮中突然失火,幸好《大典》未受損失,但把嘉靖皇帝嚇得夠嗆。為此,他決定“重錄一部,貯之他所,以備不虞。”火後五年秋,重錄工作開始。此後《大典》便有了兩個版本:永樂正本(或稱永樂本),嘉靖副本(或稱嘉靖抄本)。
至清康熙年,人們見到的《大典》就已經是副本了,且數量也對不上號,按說副本也應如正本為11095冊,可實際卻少了一千多冊。
《大典》今存不到800卷副本,而且眼下散落世界各地的《大典》分冊,也都是副本。那麼,正本到何處去了?按郭沫若的說法,《大典》正本可能在明朝滅亡時,毀於李自成之手。但也有史學家認為,正本至今依然存在,很可能就藏在嘉靖皇帝的永陵裡。
1972年,就職於中國社科院的錢鍾書先生對助手欒貴明說:“我給你出個題目,你去做。”這個課題就是研究《永樂大典》。錢鍾書說:“如果《永樂大典》正本還存世,永陵就是應該找而沒找的地方。”於是欒貴明透過研究《明實錄》,發現《大典》重錄完成與嘉靖皇帝的喪葬大體是同時。嘉靖帝死後三個多月才葬入永陵,為何如此延遲?推論就是:在這段時間裡,隆慶皇帝忙著把《永樂大典》正本陸續搬入永陵,以完成嘉靖帝的心願。
如果是現在,要裝完全部《大典》,需要四輛卡車。而明代只能靠馬車拉,故而搬運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這就是為什麼嘉靖皇帝不能及時入葬的原因。
隆慶帝在嘉靖帝入葬一個多月後,才賜賞《大典》副本的重錄人員,而重錄究竟完成於何時,史無記載。這說明重錄也許就根本沒有全部完成,而詭稱完成,從而造成副本的先天缺少。
若果真如此,那這和王羲之《蘭亭序》有可能藏在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中一樣,是我中華民族之大幸,因為總有一天,這些文化瑰寶會重現於世,而《大典》正本的面世,會使諸多“史實”將被改寫,諸多舛錯訛誤將被訂正。而許多古代文明將會被進一步研究整理出來。一句話,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將會起到劃時代的作用。
最後想說的是:如此珍貴重要典籍,為何不立即發掘,使其重現於世?這裡除了國家有規定,凡是已經明確墓主人的古代墳墓不能挖,像始皇陵、乾陵等,大約還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關於正本的下落,畢竟只是猜測,一旦開啟地宮,並無此物?豈不徒費人財物力?二是以目前科技手段,無論是對建築及文物的發掘還是日後之儲存,都無十足把握不使其受損。以前這種教訓很多。
俺前年初曾寫過的一篇博文(《隨便說說》——挖得挖不得),除對乾陵有較詳細的介紹外,也列舉了正反兩方的論點,當然,也談了自己的拙見。
這是因為:一來好奇心乃人之常情;二來如今能令華人振奮和喜悅的事與物,實在是太少了!
位於北京昌平區明十三陵墓區中的永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