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繁星落石

    很難。不是說蘋果在AI方面的能力弱(確實也沒有強過google),而是蘋果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和平臺。google的無人車已經在加州跑了快2年了,積累的資料數量就不是蘋果能比的,即使蘋果這個時候提出要造車,或許提出來得更早,但是公路經驗卻少之又少,而資料這個東西,日積月累出來的,如果沒有人幫助,那這個差距確實是很難依靠一個公司的品牌來填補上。

    所以蘋果確實有可能造出無人車,甚至可能造出蘋果風格的無人車,但是無人車在設計和技術方面,可能都會跟google大相徑庭,而且會落後google釋出。

  • 2 # 葛小波

    在美國,類似Drive. ai這樣的研究無人駕駛技術的公司不再少數,人大多數這樣的公司,最終的結局都是被收購。

    早在2016年,無人駕駛技術還是在風口之時,通用汽車就耗資10億美元,收購了自動駕駛的技術團隊Cruise Automation,目的也是為了增強通用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力量。雖然看似Cruise Automation是獨立運營,但實際上,它就是為了通用汽車服務的一個部門。

    2017年的2月,福特也宣佈以10億美元的架構收購Argo AI,為的也是在無人駕駛領域擁有自己的研發力量,為未來的發展進行技術儲備。

    2017年的10月,Tier 1德爾福宣佈以4.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商nuTonomy。而nuTonomy的商業模式就和Drive. ai非常相似。

    大多數的無人駕駛公司,都最終被汽車製造商們收歸旗下。但是,這確實早些年的故事了,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投資者也慢慢的趨於理性,不再像以前那樣的對無人駕駛進行追捧了。

    就在今年的4月,作為無人駕駛領域最被看好的企業之一、曾創下最高A輪融資的Roadstar. ai突然停擺,曾經幾億美金的估值,後來作價數千萬美元尋求收購方,但卻無人問津。

    Drive. ai也是同樣的景象,蘋果雖然收購了Drive. ai,單並不是高價收購的。在一度被蘋果估價到2億美元的Drive. ai最終結果,只是蘋果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接收了Drive. ai幾十名技術人才和產品設計師,還有它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IP資產。

    無人駕駛領域預冷,已經不是無人駕駛企業裡的新鮮事了,在這樣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這些無人駕駛企業還企圖超越谷歌的無人駕駛技術,就更是異想天開了。

    要知道,谷歌已經宣佈要開始量產無人駕駛汽車了,在即將來到的5G時代,谷歌的無人駕駛將會穩居第一。

  • 3 # 蒼穹一嘯

    一句話,不要忽略主機廠的積累,ai普及實現程度需要傳統工藝的基礎,就像8848之於淘寶的網路和物流基礎。算了,再補充一句,人就是ai的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王小波的書,按什麼順序呢?買哪個出版社的版本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