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漢人子龍
-
2 # 逸暢juris
我看到的讀書人還不少,但是玩手機的更多。我喜歡讀書,尤其是紙質書,當然我還有一個kindle。
對了,現在我還透過“得到APP”的老羅每天聽本書的欄目,尋找自己喜歡的書精讀。
-
3 # zhouzhouzhou魚
當代人玩手機的確實要比讀紙質書的人多的多。但是同樣玩手機的不代表就不看書,電子書也同樣有很多人在閱讀。
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媒體引用一家報告,說華人均讀書是多麼少,在世界排名是多麼低,中國的未來是怎樣堪憂。
讓所有華人都覺得,現在是捧起書閱讀的時候了。
更有好事者,專門到歐洲的地鐵站,拍歐洲人地鐵上讀書的場景,與中國地鐵上人人玩手機形成對比,藉此批評華人不愛閱讀。
實際上,人真的需要讀那麼多書嗎?
或者說,人真該讀那麼多紙質書嗎?
2
馬雲曾經做個比喻。
一個人好比是一輛汽車,書好比是汽油,一輛汽車裝滿了汽油,那就成為油罐車了。
人不應該讀那麼多書。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我們並不需要讀那麼多書,更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一個人喜歡讀書是件好事,沒時間讀書,也沒那麼難為情。
孔子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讀書,並非是什麼緊要的事兒!
3
我們的媒體,大多推薦的還是文學書。
今天我們的媒體被出版商操控著,他們大肆宣揚讀書,目的也不過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圖書銷售量,而他們出版的圖書,大多是沒有任何價值的。
聽信媒體的話,去書店買所謂的暢銷書,最後也不過肥了這些出版商。
閱讀一部真正的名著,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國外的,都要投入大量精力,有時候泛泛而讀,結果會適得其反。
一年認真讀一本好書,都是難得的。
假如說讀書為的是陶冶情操,或者為了業餘消遣,還不如擁抱這個時代,去看一部經典的電影,看一部經典的紀錄片,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
不應該僅僅憑紙質書的閱讀量,就武斷地下結論,就給自己或別人貼上不愛學習的標籤。
聽信媒體的話,一年泛泛而讀三五百本書,也不會有多大作用。
4
這世界讀書不是唯一的,學習卻是多元化的。
一個人不喜歡紙上的東西,不該因此低人一等。
這世界有太多人,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最後乾的都是畜牲乾的事!
聽信媒體的話,讀所謂暢銷書籍,最後不過是上了出版商的當。
唐代章碣說過:“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不是劉項不讀書,是那些宣揚讀書的儒家學子太迂腐了。
唯紙質書閱讀論,要不得!
-
4 # 娛樂阿水
其實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讀紙質圖書的,那是一種享受,我自己也是一名大學生,我的書桌上就有許多書。當然,我最喜歡的要屬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小說,喜歡他的那種嚴謹的邏輯,出乎意料的故事情節。午後,自己端著一本書,坐在窗前,靜靜地讀著,不知不覺夕陽西下,紅色的霞光映在書面上,與自然與書與故事融為一體,這是手機所不能帶來的!
-
5 # 叮冬香河坊
其實喜歡讀紙質書的人還是要很多的,比如在校學生和老師們。只是相對普通市民會少一點,而且用手機也是一種閱讀方式,而且手機閱讀更方便,尤其影片會更直觀讓人理解一些內容,效果會更好。除小孩自我控制能力不夠外,其他人群喜歡玩手機並不影響學習和閱讀。
回覆列表
首先要肯定的是當代讀書的人非常少,再就是由於大多數人喜歡便學式瀏覽所以對眼睛傷害比讀書人更厲害了。
這種模式改變了過去的沉浸式學習,現在是瘋狂短頻快的橫向怪獸發展時代,人們普遍缺乏內容的縱深。
那種深度學習,慢讀,思讀,實踐練習的可實操讀書少之又少了。在未來一百年的網路時代,社會進入流量時代。
流量代替貨幣,人氣,名譽,地位,等等!人工智慧將改變生活與智慧類別。頂端是流量明星,底層是垃圾廣告。
未來只有靈性,玄學,成為人類最後一塊綠地。超科技的特異功能將與人工智慧平行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