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基礎是什麼?依靠什麼翻越傳統車企的大山?
新勢力造車的模式可以參考智慧手機,做系統生態的研發但並不做零部件以及整機生產,核心只是系統、硬體依靠採購、生產依靠代工。成熟的供應商和成熟的代工廠決定了造手機沒有那麼困難,但汽車不可以,因為結構太複雜。
新勢力雖然是以結構更加簡單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主,電機、電池、電控系統三大總成也有成熟的供應商,但是汽車並不是只有動力傳動系統;僅底盤懸架一項所有的新勢力車企都沒有一點競爭能力包括特斯拉,底盤結構包括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統,其中每一項都是影響汽車操控的核心。
傳統車企中中國產企業經歷是數十年的研發進步才有了一些能體現出操控的高階車型,如MTS懸架調教平臺全球不夠30餘臺其中中國產車企只有一家擁有。
電動汽車雖然電動機有恆扭矩發力的特點,但強勁的效能也不能掩蓋操縱的短板,這點實操特斯拉是有明顯感受的;而特斯拉畢竟經歷了幾年的研發還有一定升級,那些從各個領域的一窮二白開始造汽車的新品牌至少不如特斯拉,綜合特斯拉的新勢力品牌與傳統車企更沒有可比性。
一群只會組裝模型的資本家紛紛轉型造汽車,這就像漢語文學博士去說相聲一樣不靠譜,他們就不是行內人。
所以只能提供設計方案和系統建設的新勢力品牌往往沒有生產汽車的能力,這些品牌只能透過傳統車企進行代工或者收購一些苟延殘喘的邊緣車企,那麼就有兩個問題了。
①·有實力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傳統車企沒時間給新勢力代工,自己的產能都不能滿足訂單哪有時間理他們。
②·有條件為新勢力品牌代工的車企在乘用新能源汽車領域其主品牌產品存在感都很低,比如江淮海馬;能被新勢力甚至低速電動車製造商收購的車企如力帆Mustang陸風,在傳統車企中它們還有排名嗎?自己都造不好車說明沒有技術實力和科學系統的品質管控,代工產品又能如何?
新勢力造車短期內遠不能談到翻過傳統車企的大山,這些企業連山腳都還沒到呢。不過這種模式並不是錯,只要有一家強有力的第三方代工廠出現還是可行的,只是很可惜目前還沒有一家這種企業,所以最早出現的場景應該是大浪淘沙。
造車新勢力的基礎是什麼?依靠什麼翻越傳統車企的大山?
新勢力造車的模式可以參考智慧手機,做系統生態的研發但並不做零部件以及整機生產,核心只是系統、硬體依靠採購、生產依靠代工。成熟的供應商和成熟的代工廠決定了造手機沒有那麼困難,但汽車不可以,因為結構太複雜。
新勢力雖然是以結構更加簡單的新能源電動汽車為主,電機、電池、電控系統三大總成也有成熟的供應商,但是汽車並不是只有動力傳動系統;僅底盤懸架一項所有的新勢力車企都沒有一點競爭能力包括特斯拉,底盤結構包括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統,其中每一項都是影響汽車操控的核心。
傳統車企中中國產企業經歷是數十年的研發進步才有了一些能體現出操控的高階車型,如MTS懸架調教平臺全球不夠30餘臺其中中國產車企只有一家擁有。
電動汽車雖然電動機有恆扭矩發力的特點,但強勁的效能也不能掩蓋操縱的短板,這點實操特斯拉是有明顯感受的;而特斯拉畢竟經歷了幾年的研發還有一定升級,那些從各個領域的一窮二白開始造汽車的新品牌至少不如特斯拉,綜合特斯拉的新勢力品牌與傳統車企更沒有可比性。
一群只會組裝模型的資本家紛紛轉型造汽車,這就像漢語文學博士去說相聲一樣不靠譜,他們就不是行內人。
所以只能提供設計方案和系統建設的新勢力品牌往往沒有生產汽車的能力,這些品牌只能透過傳統車企進行代工或者收購一些苟延殘喘的邊緣車企,那麼就有兩個問題了。
①·有實力轉型新能源汽車的傳統車企沒時間給新勢力代工,自己的產能都不能滿足訂單哪有時間理他們。
②·有條件為新勢力品牌代工的車企在乘用新能源汽車領域其主品牌產品存在感都很低,比如江淮海馬;能被新勢力甚至低速電動車製造商收購的車企如力帆Mustang陸風,在傳統車企中它們還有排名嗎?自己都造不好車說明沒有技術實力和科學系統的品質管控,代工產品又能如何?
新勢力造車短期內遠不能談到翻過傳統車企的大山,這些企業連山腳都還沒到呢。不過這種模式並不是錯,只要有一家強有力的第三方代工廠出現還是可行的,只是很可惜目前還沒有一家這種企業,所以最早出現的場景應該是大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