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夢迴伍千年
-
2 # 史公子
古代比較著名的酷吏基本上下場都不是很好,因為他們都是皇帝手中的劍,皇帝讓他們幹嘛,就要幹嘛,等到把事情處理的差不多了,得罪的人也差不多了,皇帝就會把他們放棄,另外在換一把劍,皇帝永遠不會缺少給他辦事的人。
比如張湯,張湯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小時候就比較喜歡律法,在長大以後繼承父職,任長安吏,後來更是為漢武帝處理陳皇后的巫蠱案件的時候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而且張湯也是一個對律法特別熟知的人,對於案件的處理也是比較英明的,處理事情也算是秉公執法。但是酷吏對於案件的處理有一個不好的地方就是喜歡株連,往往都是一個人犯罪喜歡株連一大群人,每一次都會造成哀鴻遍野。所以也是得罪很多人。
張湯也是,但是後來在漢武帝手中用處不大了,就被免官,後來還自盡了。而且張湯死後漢武帝並不是手下沒有酷吏,而是王溫舒很快就上位了。所以說酷吏的下場基本都不會很好。
-
3 # 加菲喵miao
歷史上酷吏很多,最有名的是“請君入甕”這個典故,武則天統治時期,周興是一個有名的酷吏,心狠手黑,殘害忠良。另一個酷吏來俊臣去捉他,估計來俊臣也對周興恨之入骨,用“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方法,讓周興明白什麼是自作自受。他問周興“如果犯人不認罪怎麼辦?”周興回答“把犯人放到大甕了,外面用火烤,不怕他不認罪”。然後來俊臣說“我是來審你的,請君入甕”。看不出來俊臣還很幽默,用兩頭堵的辦法,周興只能認罪。
歷史上酷吏雖然多,但是有一定的規律,就是一般在兩種歷史背景下產生。
一是,統治者不是很名正言順,政權不太穩定。比如武則天,女人當皇帝反對者太多,必須有酷吏用高壓手段維護統治,還有朱元璋,平民出身,也需要任用酷吏,用高壓手段防止大臣造反。
二是,皇帝推行爭議很大的政策時,為了打擊反對者,讓改革進行下去而任用酷吏。比如漢武帝時的張湯,漢武帝在竇太后去世以後,一改文景時期休養生息的政策,推行很多新政,需要有個酷吏來震懾反對者。秦孝公時的商鞅也算一個酷吏,為了推行變法,據史書記載,每日殺七百人,河水都染紅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任用酷吏都是皇帝在特殊時期的一種手段,目的達到以後,為了收買身心,平息民憤,給自己找個替罪羊,酷吏不可能有好下場。
-
4 # 二曲人
古代的酷吏具有兩面性,一是冷酷殘忍的一面,一是心底堅硬不為外物所動的一面。用封建時代對臣下的標準衡量,他們不是奸臣,反而可能是忠臣,但他們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不顧及人性,卻是人民所厭惡和唾棄的。正因為如此,封建史家在為他們作傳記時,筆尖也含著嘆息。酷吏一般忠於皇帝,應該說,有皇帝罩著,結局不會差,但由於其只認皇帝、只認自己的行事原則、只認所謂的法度,而且處事手段殘忍,雖然能夠在一定時段得到皇帝的信任與保護,但當事情發展到一定程度,皇帝為了不惹鬧大多數人、為了自己的皇位穩固,會放棄對酷吏的信任與保護,反而會主動“除害”。另一方面,酷吏只認自己的行事原則與所謂的法度,可能對誰都敢動手,所以,會得罪或危及一些他自己惹不起的人物,而這些人物的碾壓,會讓酷吏不得好死。所以,史上大多酷吏不得善終。如西漢的郅都,野豬在自己面前進攻皇妃,他都不管,只負責保衛皇帝,不近人情,最終被太后藉故殺了。如東漢的董宣,連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都敢得罪,雖然得到了劉秀的有限保護,但終生貧窮,死時身蓋破布,家中只有幾斛大麥。但這還是酷吏中下場較好的。如唐代的酷吏周興,忠於武則天,秉承旨意、陷害大臣,最終得罪人太多,武則天又用酷吏來俊臣以“請君入甕”的審訊手段把周興給辦了。然而,會寫“羅織經”的來俊臣,比周興更酷,皇親國戚他也敢惹,最後讓太平公主把其給辦了。雙雙身首分離。
回覆列表
酷吏是指用殘酷的方法進行審訊,屈打成招。或者是統治手下時,非常嚴厲苛責的一種古代官員。對酷吏來說一句話可以形容“殺人者人恆殺之”。
郅都:西漢官員,嚴刑峻法鎮壓不法豪強,推行嚴法,眾人時稱郅都為"蒼鷹"。最後為竇太后施壓下所殺。
義縱:西漢人,最開始是個強盜,為官後以嚴厲手段打擊豪強地主而出名,一次就報殺400餘人,被稱為"酷吏"。最後因破壞漢武帝的告緡政策被殺。
酷刑—剝皮
張湯:西漢官員,法家代表人物,但用法嚴酷,是中國古代歷史中酷吏的代表人物,最後被陰謀陷害,自殺身死。
張湯“審鼠”
王溫舒:西漢酷吏,最早為強盜,性格暴虐。為官後重用惡吏,羅織各種罪名嚴刑拷打,極少有人能活著出獄。最後因貪財被查,被誅五族而亡。
王溫舒---
周興:唐朝人,武則天時期官員,為官期間濫殺無辜數千人,創造多種刑法,用刑殘酷,著名的“請君入甕”主人翁。最後被武則天發配嶺南,半路被人截殺。
來俊臣:唐朝人,武則天時期官員,天資殘忍,為武則天手下官員,為迎合武則天旨意,每審一人,必定逼誘牽連出其他人。後蓄意謀反,被發現,斬殺於集市,最後被其他人分食骨肉。
“請君入甕”,來俊臣請周興入甕。
中國的歷史很長,最具“盛名”的酷吏是以上幾人,最後都是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