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乃布衣

    不知道這個意義是是指讀書的成效還是讀書的必要性?

    如果是說讀書的成效,有條件的讀書肯定比無條件的讀書效果更好,收穫更大,這是毋庸置疑的。記得上中小學時候條件有限,手裡除了教科書,很少接觸到其他書籍,以至於對外面的世界比較無知。有條件的孩子可以買很多課外書,瞭解到很多課堂外的知識。又比如當下,我們不懂的地方可以上網搜尋,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每天都在給我們推送大量的訊息,我們因此都可以窺探宇宙,豐富了不少見識。

    如果是指讀書的必要性,那沒有條件的人更應該讀書,古人常講“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條件好的人,成功之路有很多條,而對於普通人,讀書真的是改變命運的一條捷徑。工作中認識一位報社編輯,出身農村的他選擇了當兵,在部隊裡看見別人文章寫得好,獲得了不少殊榮,他也想學寫作,這對初中沒有畢業的他很有難度,但他發奮看書,虛心向文書請教,堅持從一篇篇通訊稿開始寫起,文章也漸漸地登上了團報,後來也陸續登上了市報、省報,為此在部隊裡提了幹,轉業後在一家省級報社做編輯,他常說是文字改變了命運。

  • 2 # 竹隱閒士

    有條件的讀書和沒條件的讀書哪個更有意義?

    如果猜的不錯的話,我想題主是想說,“沒條件的讀書”是隨心所欲、按自己的興趣去讀書,是為自己讀書。“有條件的讀書”是順著別人指給的道兒讀書,按別人提出的要求去讀書。比如從小學到中學再大學為應考而讀書;比如說為了應付某種培訓考試而讀書,再比如說為了應付職業考試,律師、醫生執業資格的考試而讀書,這是有條件的讀書。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想有條件的讀書和沒條件的讀書,各有利弊。 有沒有意義?意義的大小?也看你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來說。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意思是說,“對於學習這檔子事:瞭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喜愛學習的人;喜愛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 從孔子的角度來看,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樂。那麼顯而易見,“沒條件的讀書”,為自己的興趣而讀書肯定更能以學習為樂。那這麼說來,就是沒條件的讀書追隨著自己的興趣和感覺的讀書更有意義。但問題在於,如果是從頭說起,我們從學前兒童、甚至到了小學,知識面不夠豐富,對人生、對社會不夠理解了解,那麼該讀哪些書、學哪些內容,心裡是沒數的。如果完全是隨著自己的感覺走,很可能就是,碰到自己感興趣的就會信馬由韁地走進去;但是人生畢竟還是要吃飯要參加工作的;完全跟著感覺走而讀來的書可能並不能當飯吃,不能解決我們就業問題。一般來說興趣往往不能實用,解決不了職業、飯碗的問題。

    如果人的一生從一開始,興趣和職業就完全結合在一起;“知之”、“好之”、“樂之”如果完全一致,那是一件非常完美的事情,那就是幸福的人生。我相信,後來在職業上做出巨大成就的人往往就有這個原因在裡面,因為樂之就會不知疲倦、就會忘我投入,而這些投入和興致,最後又變成了職業的巨大產出,最後就能變出人生財富來。動力足就會不知疲倦、興趣大就容易產生“靈感”,然後就容易出成績。

    但更多見的是為了職業飯碗而犧牲個人興趣。也正因為如此,所以職場上往往有個環節就是入職教育,實際上就是端正對職業工作的態度,解決對職業不夠熱愛、有顧慮、興趣不足,一些思想上的疙疙瘩瘩問題。事情在往前推,也就是入職以前所學的那些專業知識了。也就是所謂“有條件的讀書”讀的那些書。一般來說,職業肯定是社會所需要的,為入職而準備的專業知識體系設定也都是比較科學的。社會的行業規劃、專業教育的課程設定都是有周全考慮的。所以如果自己入職以前對以後所從事的工作有所瞭解,應該能解決這些熱愛、興趣不夠足……這些問題。但是畢竟是職業、為了謀飯碗,可能在很多時候和個人的興趣確實不能夠完全一致,不夠“好之”、不夠“樂之”。

    怎麼辦呢?一般來說,有付出就有所得;要有所得就必須有付出。為職業、為人生的飯碗,犧牲點個人的人的興趣,有時是必要的。還有就是興趣其實也有個培養的問題。也見過很多很多這樣的例子:一開始可能不太感興趣,更談不上熱愛,但是幹了久了,熟能生巧,也體會到了裡面的樂趣,慢慢也就愛上了這份工作,這種情況也是正常的、可以接受的。這樣的讀書也就不至於那麼痛苦,所以“有條件的讀書”也是必須的。

    總之,有條件的讀書,可能有時心裡會有點兒彆扭,不夠有興趣,但是最後往往會有實際的收穫。跟著興趣走,“無條件的讀書”可能心裡感覺更享受一些,但是有可能會荒掉,變不成實際的財富,沒有實際的收穫。如果二者能結合起來,為職業讀書和跟著興趣走的讀書完全一致起來是最好不過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子彈爆炸影響百年,為何日本廣島和長崎人丁興旺?